- 当代俄罗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思潮与趋势研究
- 周启超等
- 946字
- 2025-04-28 19:03:21
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的中国阐释丛书总序
19世纪中期后,“西学东渐”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涌流。用西方治学理念、研究方法和学术话语重构中国学术体系、改良中国传统学术成为时代之风气,中国学术亦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不过,由于中西社会文化的历史性差异,在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背景反差、语境异态、问题错位、观念对峙、方法不适、话语离散等严重状况,致使出现了西方思想理论与学术对中国的“强制阐释”和中国学术对西方思想理论与学术的“阐释失真”。因此在纠正西方思想理论与学术对中国“强制阐释”的同时,中国学术也亟须对西方思想理论与学术进行返真的中国阐释。
当代中国学术要成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学术、话语中深刻理解和深度阐释西方思想理论与学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在中国的有效转场。为此我们组织出版了这套“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的中国阐释丛书”。
“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的中国阐释丛书”基于中国视角,运用中国的理论、方法对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进行剖析、领悟与阐释,注重对历史的还原。丛书的每一部著作,都着力于重返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的历史生活场域、文化语境和思想逻辑的现场中,都尝试以真诚的态度、合理的方法和求真的标准来展示史实的真实性与思想的真理性,高度关注谱系追踪,澄明思想的演进谱系,回归历史的本真和理论的本义,实现宏观与微观的融合,达成文本、文献、文化的统一。同时自觉追求中国化的阐释,拒绝虚无主义和主观主义,以积极的态度来回应和阐释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在对外国思想理论与学术的中国阐释中还特别关注思想史与学术史的回顾、反思、总结,以期达成中西的互鉴与互补。
今时今日,中华民族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无比豪迈的身姿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科学合理的阐释是思想演进的关键方法,也是思想持续拓展、深化、超越的重要路径。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博采人类思想之精华,集揽东西方智慧之长,运用中国智慧、借助中国话语、整合中国资源来建构、完善和发展阐释学理论,并付诸实践,是当代中国学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部丛书的出版就是我们为实现这个宏大梦想而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