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吃得过饱会使人昏昏欲睡。大迟从咖啡间泡茶出来,还没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时候就听见自己的手机嘟嘟响了一下。他拿起手机一看,是一条新的短信,林允芝发来的:“迟,能不能借我点钱?”大迟很是诧异,心扑通扑通直跳。很久没有她的消息,这次突然收到她的短信。为什么要借钱?她怎么会来找我?难道是有什么意外发生了?大迟想到这里,立刻回复短信:“借多少?”“八千。”大迟想不通林允芝为啥借这么多钱,是她买车了吗?现在车行完全可以分期付款,每个月也就是几百元。魁北克省的车险又便宜很多,加在一起也用不了八千。难道是她要租房子?如果是要预付几个月的租金,倒是完全有可能。不过她需要租多大的房间呢?这笔钱的确是多了点,除非要预付半年的租金?难道是她也买房了?那这笔钱又太少了,恐怕定金都不够,更谈不上首付了。如果真的是出了什么意外需要医治,现在都有医疗保险,大笔的费用更是有兜底,由医院和保险公司直接结算,也用不上这么大一笔钱呢。大迟实在是想不出这笔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他没有追问。一方面自己又不是付不起,问起来显得小气。另一方面,林允芝如果不主动告诉自己,怕是有其它的难言之隐。她不愿意说,自己又何必去问。总之,大迟没有问缘由,只是问林允芝问了汇款地址,然后自己写了支票寄过去。
大迟相信林允芝会还钱的。如果她不还,那么与她的一场恋爱以一个骗局最后收尾,绝对是一个悲剧。尽管是个悲剧,那样也好,至少能给大迟一个恨她,忘记她的理由。但是大迟还有另外一层心事。他思忖着或许这笔借款就是两个人还可以继续保持联系的理由。那最后一丝缥缈如蛛丝般的联系,上面系着自己沉重的爱情。大迟不止一次地在脑海中勾勒着她如何去花这笔钱的场景,反复盘算着她会用多久花完它。他始终没有去问林允芝。尽管他非常地想知道,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自己的好奇。他的心底里有种莫名的恐惧,他怕自己因为好奇的一时冲动会招来林允芝的鄙视,乃至厌恶。那两人复合的希望像是宇宙中残存的一点微弱星光,随时会被无尽暗黑的黑洞吞噬。尽管已经过去多日,大迟依然难以接受几年的爱情长跑在蒙特利尔的那个晚上戛然而止。虽然有家长的反对,他不是依然将陷入危机的爱情拯救回来了吗?他如知更鸟衔来稻草和羽毛筑巢一样布置下爱的小窝,信心满满地憧憬两个人未来的幸福生活。他甘愿让林允芝为自己的梦想去自由飞翔,自己默默地在后面保障。然而所有的梦想就如同阳光下七彩的肥皂泡一样,啪的一下破灭了。既不是令人喜极而泣的浪漫故事,也不是让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悲剧,而是令人羞于启齿的一场笑话。大迟毫不犹豫地借钱给林允芝,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的问题,他想借此行为以身说法,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只要她需要,自己就会一直在她的身边保护。他会永远是她可以信赖的避风港湾。在他的潜意识里,蒙特利尔的最后一面并不是一次永别。那个雪夜的车祸之后他还活着,他还有机会。
人力资源部发了一封通知邮件,宣布爱德华即日起正式从永久雇员转为合同制员工。大迟读完通知很诧异,爱德华好端端的为啥要转为合同制员工?全职的永久雇员不香吗?难道是有什么私事,莫非是他需要更多时间精力照顾他家的农场?不会啊,他说过自己喜欢写代码的工作胜过照料农场啊。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办公室总比那个鼠窜蝇飞的农舍环境要好吧?大迟没有去问去爱德华,他去找老韩,问他有没有看到通知邮件。
“转了合同制员工,合同结束就回家,等到什么时候有任务了再出来工作。这样转换雇佣关系岂不是朝不保夕?”
“哪里啊,不是这么回事。”老韩回答说,“我猜他多半是有手里多个关系攥着。等到一个合同结束,哪个合适就联系哪个。而且合同制收入更高。”
“不是同样的工作吗?为啥收入高?”大迟疑惑地问。
“公司不帮你缴纳养老金失业保险,你要自己缴纳,所以要高出很多。”
“如果是自己缴纳,那还不是一样?”
“不一样啊,合同制员工是你自己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和咱们公司签劳务合同。你自己缴纳养老金可以按照你自己的需要缴纳,自己控制现金流呢。有些人按最低标准缴纳,自己留在手上的现金就多些。你也可以按最高档缴纳,等退休了的时候拿出来用。不过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宁可少缴,让自己平时手头宽裕些。转合同制嘛,对于公司而言,生意忙碌的时候雇佣合同制员工,不忙了就解除,有了更多灵活性,花钱花得值。对于员工而言,单位时间的收入更高,时间自己支配也更顺心。”
“原来如此。”大迟明白了一些,他问老韩:“你要不要也考虑转合同制员工?”
“我就算了,不折腾。”老韩摇摇头,“我没有那么多关系在手上握着,自己注册公司年底再找会计报税,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现在这样比较省心。”
老韩叹了口气,继续说:“小伙子你还年轻,很多事情要自己亲自体验后才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什么都想尝试。等到结婚后,被生活慢慢打磨,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动力了。”
“可是经历过不就有经验啦?”
老韩一脸苦笑:“徒增些年纪罢了,都是用岁月作为代价去换的。”人生其实很矛盾,一方面期望成熟,拥有经验,一方面又羡慕年轻的纯真和质朴。
“你和女朋友关系怎样了?”老韩问大迟。
“不好,算是吹了吧。”大迟犹豫一下,补充到,“而且,她家里也反对。”
“嗯,你们后来还有联系吗?”
“没有,”大迟犹豫了一下,“也不是完全没有,就是最近一次和我借了点钱。”
“借钱?你傻啊!两个人都分手了还借钱?你不怕自己讨不回来?”老韩不敢相信还有像大迟这样的傻瓜。“现在骗子太多了,什么是杀猪盘你不知道吗?”
“她不是那样的人。”大迟回到道,他很确定自己的判断。
“别掉以轻心。”老韩非常严肃地说,“我在香港看到多了。写字楼里面整整一层楼都是做这个的。这些人大多是从大陆过去,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网发照片,打电话聊天。用各种理由先结识,然后慢慢建立关系。这在他们的行话里就叫做‘养猪’。等到慢慢熟悉了就开始各种花式借钱。最终钱一到手就消失不见,这叫做‘杀猪’。他们分工很细致呢,整个一条流水线操作。杀猪盘从养到杀,能持续几个月到一年。你借了多少钱给你女朋友?”
“八千。”
“还好不是很多。你还是悠着点。有的杀猪盘也不是一刀就斩完,有的借用各种名目,一次接一次借,越借越多。也有的开始的时候还能借一次还一次,但是金额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忽然就人间蒸发了。”老韩叹了口气,“已经借出去的钱就算了。如果再借,你就不要答应了。”
大迟点点头。他原本对于林允芝还钱的事情很确定,经过老韩这样一说,自己有些动摇。他不确定林允芝会不会再向他借钱。如果林允芝真的从此渺无音信,两人的交往便真正画上了句号。大迟自我安慰,或许林允芝还愿意记着自己。或许她会用这笔钱开始新的生活,找到更重要的,更值得珍爱的人,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就像阿琳一样。在那个时候,她是否还记得自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自己呢?大迟或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成功地忘记她,忘记发生过的许多事情。
从老韩那里出来,大迟下楼的时候遇到了正在上楼的艾莉莎。艾莉莎热情地和大迟打招呼:“嗨,迟!你气色看起来很不错。你们中国人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是吗?”大迟有些不解。
“我周末去商场,那里的每个中国人都戴着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