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号‘冲天大将军’

城门处。

三丈有余的城墙,在夜色笼罩下宛若一头匍匐着的巨兽,而城墙上星星点点的火光就宛若巨兽的眼睛。

赵炳一身满是鲜血的衣衫,带着三十多个弟兄,匆匆赶至城门口。只见三十几个身着皮甲的士兵,早已严阵以待,持着长枪准备着应敌!

赵炳下意识握紧腰间的一把长刀,眉头紧锁,心中暗忖:人手还是太少了,更何况人家还着甲呢,看来是得智取了!

有甲和无甲,在战场上的差别,那可是天壤之别啊!

恰在此时,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赵炳回头望去。只见上千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跌跌撞撞地跟随着。

他心中一喜,暗自庆幸自己之前的决定,高声喊道:

“大家伙!咱们人多势众,这几十个士兵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

若是留在城里,恐怕免不了一死!大家随我一起,冲出城池,寻一条活路!”

这话语说的就是模棱两可了,后面的百姓和前面的士兵,听到的意思明显不同。

百姓互相看了看,犹豫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呐喊,上千人齐齐向着城门的方向冲锋。

赵炳动作干脆利落地,将县令的头颅从腰间解下,用力丢了过去,同时扯着嗓子大喊:

“天兵已然入城,县令已死,尔等速速投降,或可免一死!”

原本阻拦在城门口的士兵们,瞧见如潮水般涌来的人群,只以为是城内叛军,心中已是胆寒。

又听闻县令已死,城内被攻打的消息,更是吓得亡魂皆冒。

“大家莫要被此人骗了,城内只不过是走水罢了,岂能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士兵们的小头领站出来,扯着嗓子大喊,试图鼓舞士气。

话音刚落,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朝着他飞了过来,小头领下意识伸手一接。

借着身旁士兵手中火把的微光,他看清了那圆球的模样,竟是县令的头颅!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一松,头颅“咕噜噜”滚落在地。

那些县兵们平日里虽然与县令接触不多,但好歹还记得他的模样。此刻见了这颗头颅,心中已然信了七分。

“快跑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士兵们顿时作鸟兽散,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原地只剩下县兵头领,孤零零地站在那儿,脸上满是惊恐与绝望。

赵炳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瞅准时机!

拎起长刀!

趁着县兵头领还在愣神之际,如鬼魅般冲了过去。

手起刀落!

“噗”的一声,鲜血如喷泉般喷涌而出,足足溅起三四米高。

不少人身上都溅上了斑斑血迹。这血腥恐怖的场景。瞬间震慑住了上千百姓,众人都愣在原地,大气都不敢出。

“老三、老四,你们去开城门!向外面打出信号!让你们二哥带人进来!”赵炳转头,对着李林和赵启急切地吩咐道。

李林身形微微一颤,脸上闪过一丝胆怯,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低声应道:“大哥,我这就去。”

赵启则是满脸兴奋,大大咧咧地吼道:“好嘞!看我的!”

说着,便和李林带着几个人,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赵炳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看向那上千百姓,朗声道:

“某家乃是‘冲天大将军’,立的乃是‘替天行道’的大旗,喊的乃是‘耕者有其田,劳者得饱暖!’的口号!

尔等皆是居住在南城的穷苦百姓,如今十年大旱,怕是早已耗尽了家财。

往后的日子,你们又该如何维生?莫非要像那些流民一般,浑浑噩噩,卖儿卖女?

如今,你们遇上了本将军,这便是你们的机缘!

只要愿意投靠本将军的,不说荣华富贵,但有本将军一口肉吃,必然有你们一口汤喝!”

这个“冲天大将军”的名号也是赵炳刚刚想的,原先赵炳也想过,叫什么秦王、楚王之类的。

不过这些名号太过于嚣张,恐怕容易引起朝廷的全力围剿。

至于普通的杂号,比如踏天鼻、老回回、曹操、闯将……这些可不够响亮。

读书人听了鄙夷,普通百姓听了也没太大的感觉。

“跟着你造反能吃饱吗?”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

赵炳定睛望去,只见一个身高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壮汉站在那儿。

这人与赵炳的猿臂蜂腰截然不同,一副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的模样。

可说出这话时,脸上却露出了与面容不符的憨笑。

可能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傻子!这是陆山给赵炳的第一印象。

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只见其他百姓脸上大多是犹豫和退缩之色。

赵炳心中明白,自己的鼓动怕是效果不佳。

既然没有王霸之气一开,无数人那头就拜的人格魅力。

那么就只有用收服手下的老办法了,威逼和利诱。

赵炳略一思索,立即就想出了个好办法。看向那壮汉,笑着说道:

“这位好汉,本将军一瞧你就是能征善战的猛将,跟着本将军,别说吃饱,便是顿顿吃肉都不在话下!

本将军在城外还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明日天亮后,本将军便封你个百户之职,手下管着百来号弟兄,那日子,岂不快活?”

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刀般扫向众人:

“你们剩下之人呢?难道不打算加入本将军的队伍?还是说,你们想去通风报信?

哼!别怪本将军没提醒你们。刚才那些士兵,可都瞧见了你们的模样。

他们会把你们当成普通百姓,还是跟着本将军的贼兵呢?

与其独自回去,日后被朝廷当作逆贼诛杀,倒不如跟着本将军。至少本将军能让你们顿顿吃饱,死也能做个饱死鬼!”

这一番话,如同一把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百姓们面面相觑,心中开始动摇。

的确,赵炳所言极是!这些镇守南门的士兵,平日里和他们这些南城百姓多有接触。

虽说天色漆黑,但认出几个人并非难事,谁又能保证认出的人里没有自己呢?

更何况,在他们的记忆里,官兵的恶行远比贼兵更甚。

贼兵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会去抢大户。可官兵呢?专挑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下手。

今天杀了县令,破了城池,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就算他们没参与,那些兵痞为了邀功请赏,也极有可能杀良冒功。

这些事,虽未亲见,但从祖辈口中代代相传,他们心里多少也有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