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找我?”李商隐很快就来报道了。
李瀍入宫后,他就去拜访好友令狐绹了。令狐绹是当朝太尉令狐楚之子,也是个爱好诗文的,由于李商隐先前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所以跟太尉之子的令狐绹交情不错。
如今他得了奇遇,当然要寻好友分享,两人探讨一番,说不定还能有几首好诗出来呢。
当然,顺便将新老板的诗才宣扬一下才是他的目的,能做出山坡羊那样心念百姓的作品,妥妥的是个圣君种子啊!大唐中兴有望了,老板的名声得先传出去。
“听说你去拜访诗坛好友了?”李瀍笑吟吟开口。令狐绹的名字他没听过,但仇士良的回报是这样,其实只是李瀍对晚唐的诗人不熟而已,令狐绹也是诗人一枚。否则即便他是太尉之子,也成不了李商隐这个大诗人的好友。
“哦,学生窃以为殿下会在宫中待段时间,就偷了个闲,有失怠慢……”李商隐下意识就想道歉。他还没中过进士,当然没侍奉过贵人,可从听说的情况来看,皇太弟入宫,随从就应该在外面等着,规矩如此,自己的行为有些孟浪了。
“诶,那么小心做什么?孤的规矩没那么大,用不着小心翼翼的,随意就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孤会提前告诉你,孤没说的,你尽管随意便是。孤是想义山去拜访一下诗坛前辈,比如白居易、刘禹锡他们。”
“香山居士?庐山居士?”李商隐吃了一惊,这二位可都是诗坛老前辈了,在朝中的身份也不一般,反正不是之前的他能随意拜访得到的。这也很好理解,李瀍前世也是码字的,但他要想拜访一下唐家三少、番茄等大神,人家也未必会搭理他。
“你现在身份也不同了,等孤登基,就在礼部下面设一个文学部,你来当部长如何?”李瀍缓声说出了他早就想好的舆论计划。以李商隐为部长,把这帮诗人集中起来,再将报纸搞出来,然后自己就可以控制舆论了,岂不是好?
做为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当然知道舆论的作用,想要搞定死太监们,对付晚唐时的遍地藩镇,没有舆论的推波助澜可不行。
“文学……部?殿下是要学生当尚书么?”李商隐有点把持不住了,颤声道。
“哦,那就叫尚书好了,听着顺耳就好。”李瀍倒是从善如流,直接改口,反正入乡随俗嘛。现在重要的不是叫啥,得让李商隐赶紧把台子搭起来。
自己现在要低调,不好去乱接交朝臣,容易卷入朝争。晚唐的朝堂也不安静,著名的‘牛李之争’正进行的红红火火的,也不知道这帮人这时候在争什么,皇帝都被太监架空了,这帮人居然还能斗得起来。
他们要争就随他们去,自己还是不要掺合的好,话说,跟前身词条绑定的比较紧的是个叫李德裕的,搞不好,是前身用的比较顺手的搭档,自己开报社这事,还是不要贸然卷进牛李之争的好。
还是用好李商隐这个白手套吧,反正他本来就是诗人,回头身份也有了,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自己因为爱好诗词,宠信了他,然后他自作主张开了个报社就最好了。
嗯,自己先前给人留的印象,似乎是宠信道人来着。不过自己对道术的痴迷,与其说是信了道教,还不如说是要想办法止疼呢。
高血压那病他可是印象深刻,大学时喝酒、熬夜都很容易导致头疼,那疼起来,就跟《西游记》描写的紧箍咒一模一样,他之前一直不知道,身边也没有高血压病人指出来,他就只能是当做太过疲惫导致的头疼。原主就跟没测过血压的自己差不多,头疼发作起来,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寄希望于道教就不奇怪了。
反正自己的转变,直接归因于自己见过了孙思邈的后人,得到了其指点,决定从此修身养性了也解释得通。正好自己也不打算灭佛了,佛寺拆完重盖,那是多大一笔钱啊,自己吃饱了撑的吗?灭哪门子佛啊。
而且,宗教人士他还有用呢。早点去联系归义军,就得靠和尚了,西域之所以那么难联系,就是因为吐蕃的封锁。不过,吐蕃人是信佛的,和尚在西域行走比较容易,要不归义军夺回西域十一州后,派回了一堆使者都没成功抵达长安,就悟真和尚成功了呢?难道和尚都遗传了玄奘大师的神行特质么?
就是吐蕃人对和尚相对客气而已。不管是不是黄教喇嘛,总归是信如来佛祖的,行走自然也方便点。吐蕃人开化程度虽低,但也不会轻易杀和尚,佛教弟子当使者,成功几率更高,如此而已。
嗯,自己到时候可以搞个佛道竞赛,让两边都派出使者,谁成功联系上归义军,自己就奖赏哪边。正好还能吸引百姓们的注意力,好主意。
“还是叫部长吧,叫尚书太高调了,恐引起朝野议论。”见李瀍这么好说话,李商隐倒是隐隐有些不安了。骤升高位,然后德不配位,栽个大跟头的事例,古往今来可不少见,尤其现在朝中局势并不安稳,多出个尚书这种事……搞不好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还是殿下考虑的更周全。
“怎么都行,反正孤登基还得一阵子呢,到时候再说好了,反正你以这个身份去拜访诗坛前辈,让他们帮你的诗社站台,咱们先成立个报社出来。”
“报社?”李商隐再次懵逼,殿下这新名词有点多啊,反应不过来怎么办?
“就是……”李瀍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拖过一张宣纸道:“就是这样一张白纸,上面印内容,比如这里,就是头版……”
哇里哇啦的解释了一堆,最后才总结道“诗、时事、政事、军事、外交,就这样,分几个部分,用尽量客观的语气广而告之出来,孤称之为报纸,你这个报社,就是专门编纂内容的机构。当然,你们那些诗人要有什么观点,也尽可加上,就叫评论员评论,让人知道是谁的观点就行,也省得你们在诗文里面讥讽世事了,如何?”
“好啊!殿下这么说,学生敢不尽力办好这报社。”李商隐激动了,谁喜欢在诗里面‘美刺’啊,直接说出来岂不是更好,只是这其中的妨碍,殿下别是没考虑吧?他提醒道:“只是殿下,万一……”
“怕什么?我朝太宗遗留的风尚,就是推崇‘谏臣’的,做为太宗子孙,当然也要让谏臣有发挥的余地,报纸上,你们尽管说,有人找麻烦就告诉他,这里是报社,孤罩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