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京都第一家剧本杀

迎新晚会之后,生活再次回到正轨。

对于学生们来说还是老样子,该上课上课,该泡妞泡妞,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尽管林绿收到很多邀约,有公司甚至愿意花高价专门捧她,为她出专辑开演唱会,还说要把她打造成下一个王菲。

虽然听起来很诱人,但林绿都一一婉拒了。

人家王菲是什么存在?

92年成名,港台顶尖歌手,华语圈绕不过的天后,自己拿什么跟人家比,脸上这一对小酒窝么?

毕竟只是大一新生,十八九岁的姑娘,她还真没准备好。

天赋可以让人惊艳一时,但要长久的走下去,非下苦功不可。

当然,林绿的天赋并不比王菲差,小陈总已经找到一条最适合她的路。

这个道理陈渊早就说过,林绿自己也是听进去了的。

当然,林绿之所以拒绝,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陈渊。

其实从一开始她就看出,陈渊的志向很远大,远大到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步。

他绝不会只满足当个班长,甚至整个戏剧学院也不是他的目标,否则也不会一手策划这一场精彩演出的同时自己还置身事外。

戏剧学院这一方小小的舞台,容不下陈渊的理想。

林绿想跟着陈渊,成为他计划的一部分,或者成为他的一部分。

小姑娘情窦初开,不知喜欢为何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陈渊开口,她会毫不犹豫加入。

当歌手也好,做编剧也罢,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当个小跟班,林绿也一百个愿意。

自从迎新晚会之后,这位来自川渝的的姑娘一夜之间似乎变了很多。

不过对于陈渊来说,林绿这样的好苗子百年难得一遇,自然要牢牢抓紧才是。

他也想赶紧成立公司,第一个签下林绿,然后赶紧送她出去捞金,再玩点小游戏之类的,狠狠享受一下当财阀的乐趣。

但是仔细一想,眼下还真不到时候,一来林绿太小,二来她资历不够。

林绿的天赋自然是没得说的,但是她的技巧和经验还是有些欠缺,贸然出道只会对她形象不利,更不利于她后期发展。

在唱歌这一块,他对林绿的期望很高,这是陈渊版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眼下最适合林绿的路子就是找机会参加小演出,偶尔上上电视台,不断磨炼自己的技巧,

在积累人气的同时继续精进,等到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完美出道,这是绝大多数歌手要走的路,林绿也不例外。

这个过程可长可短,但是作为歌手来说必须经历才行。

一步登天不是没有,只是后遗症太严重,最后的代价往往是沉沦,国内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陈渊这么做,对林绿来说其实算变相保护。

趁眼下还有时间,好好磨炼技巧经验,没事写写剧本,这对一个新人歌手来说同样重要。

或许不少人心里渴望,觉得成为女歌星是一条光芒璀璨的路,但只有陈渊自己明白,当歌手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

出道的那一天,也就是失去自由的那一天。

有时候他想想,还真不愿意那一天那么早到来。

除此之外,

随着迎新晚会结束,编剧班的气氛也悄然变化。

过去的编剧班大家都不说话,三三两两分成不少小团体,很少说话,,见面最多尴尬地打个招呼。

不出意外的话,这样的状态会一直持续,直到大学毕业。

甚至有些人直到大学毕业也不会出现,最后连吃散伙饭都叫不齐人。

这样的大学生活到处都是,不管是当年的1997,亦或者是后来的2025。

网上到处都是令人怀念的大学生活,现实里同学们之间很少有交集,大学四年无非是各吃各的饭,各看各的书。

很显然,这不是陈渊想要的大学生活,他想要看到一个变好的编剧班,一个向上的编剧班,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编剧班。

最让陈渊高兴的是,这次迎新晚会后,整个编剧班气氛活跃不少,

女生和女生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连话都比过去多了很多。

只要有话说,那就是好事。

因为陈渊的存在,整个编剧班的凝聚力被彻底激发出来,先前的晦暗一扫而空。

尤其是这几天,不少舞台系那边的学生都在向张明远咨询换专业的事。

至于晚会中出现的节目,按照张明远的说法,目前几乎确定《时光列车》和《不差钱》会入选,一个入选京都电视台,一个则要去央视那边试镜。

一旦试镜成功,最后登上春晚也不是不可能,李飞和宋金泽都乐坏了。

赵师夷则有些犹豫,他是想出名,但不是这种名。

而作为这两个节目的策划者,陈渊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这也是好事,陈渊大致算过,一旦这两个节目打出名气,到时候出场费、授权费、版权费都将是一笔不菲的数字,这可比挖煤轻松多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可就辛苦编剧班的学生们了,既要学习,又要演出。

不过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戏剧学院学生们的日常么?

陈渊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因为还有演出费拿,这笔收入对于编剧班的学生们来说很重要。

除此之外,胡同那边也传来好消息,陈渊的剧本杀门店已经完成装修,随时可以入驻。

趁着国庆节前的这一天,京都第一家剧本杀门店正式开业。

由于才开学没多久,陈渊也不认识什么人,为了不让自己的门店冷场,他特地把301天团都拉过去凑数。

宋金泽一脸好奇,赵师夷则对陈渊佩服得不行。

一般的大学生入学后,能好好学习就算对得起天地良心了,如果能再拿个奖学金,回去高低得让老妈杀只鸡。

而陈渊在兼顾学习的同时还能自己做起生意,就连自己这个外交官子孙也自愧不如。

自己的背景和资源不是陈渊比得了的,但自己偏偏就走在人家后面。

这家门店赵师夷亲自去看过,占地超过300平,里面都是院子,经过再次装修之后,整个四合院面貌焕然一新。

大厅,回廊,房间,每一处都有不同的主题。

古代场景,恐怖场景,欧美场景,悬疑场景,浪漫场景总之什么都有。

这家门店对其他人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戏剧学院的学生们来说那用处可就大了。

如此逼真的场景,不但有利于创作,更是可以直接过来排戏。

“老陈,你真他娘厉害!”

话语间,赵师夷朝陈渊竖起大拇指。

以前他还不太看得上煤老板,总觉得这个群体太土,一股子暴发户味道。

但是陈渊连续操作之后,赵师夷自己也无话可说,最起码这些事自己可做不到。

“走走做!今天给老陈撑场子去!”

“行!等我一下,我弄弄头发。”

“陈哥真太厉害了,开学一个月连自己的门店都开起来了。”

当然,除了301天团之外,编剧班不少女生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自发过来帮忙,东看看西瞅瞅,很是有趣。

林绿帮忙擦桌子,在店里忙东忙西,宋微微几人也帮忙摆放家具,又一阵指指点点。

不消片刻的功夫,店里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柴琳也跟了过来。

柴书记走进四合院就觉得不对劲,尤其在看到门头上“剧本杀”几个字后更是费解。

剧本她懂,但是剧本杀是几个意思?

“陈班长,什么是剧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