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践行ESG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发展经济、获取足够生活所需的资源和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环境,同时保证社会群体和个人尽可能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和环境福祉,以及构建可持续的社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ESG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传统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有助于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变得可衡量。将ESG理念和框架充分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就是要改变以往过于依赖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化以及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原则,打造高质量、低消耗、低污染的科技产业结构,从而形成资源高效、合理排放、生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就成为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点。

ESG包括披露、投资、评级等内容,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变为具体可衡量的标准。国务院国资委新成立了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在完成现有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建立以中国国情及民情为主导的、市场化的ESG共识及标准,推进ESG相关研究及产业政策制定。2023年2月,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2023年修订)》,明确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需求。若不能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ESG标准,衡量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社会责任担当与价值体现,则只会使“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可持续发展举措变成空话。再比如碳减排和各种污染治理是ESG环境主题的重要指标,通过度量碳减排量和污染治理指数,可以有效监测企业各项业务工程。由此可见,ESG指标可以成为企业降碳减排的风向标,为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投入和付出提供价值衡量标准。因此,ESG是除财务信息外,整合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多维因素,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价值理念和运营方式的新标准。践行ESG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评估企业综合水平的关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