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上映,票房成绩

5月1日19点23分,BJ朝阳区保利影城的霓虹灯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陈默把棒球帽压得更低了些,黑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

于佳明挽着他的胳膊,两人像普通情侣一样混在散场的人群中。

于佳明指了指角落里的取票处。

“那边,我刚问了,3号厅还有五分钟开场。”

陈默取票时他忍不住回头,影院大厅最显眼的立式海报上,段奕宏雨中回望的剧照被灯光打得发亮。

“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几个烫金大字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感觉怎么样?”于佳明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陈默喉咙突然有些发紧。

“像做梦一样。”

他的目光扫过一对正在海报前自拍的大学生情侣,女孩兴奋地指着海报下方的导演署名。

“看,这就是我说的那个新锐导演!”

………

爆米花的甜腻香气弥漫在3号厅的走廊里。

陈默选了最后一排角落的两个位置,这个角度能看清全场观众的反应。

灯光暗下的瞬间,陈默不自觉地攥紧了可乐杯。

熟悉的龙标音乐响起时,塑料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紧张?”

于佳明凑到他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

“嗯。”

陈默点点头,喉结滚动了一下,“比柏林首映还紧张。”

银幕上开始播放雨夜戏份时,他清楚地记得这场戏拍摄时的每一个细节。

那天京城突然降温,段奕宏在雨中连续拍了七条,最后因为失温被送医。

此刻,观众席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有个女孩甚至捂住了嘴巴。

当剧情进行到关键转折点时,陈默突然发现前排那个女孩的肩膀在微微抖动。

借着银幕的反光,他看到对方正在悄悄抹眼泪。

………

片尾字幕升起时,全场爆发出的掌声让陈默浑身一震。

有观众站起来鼓掌,后排几个年轻人激动地讨论着剧情细节。

俩人趁着灯光未亮时悄悄离场,经过安全通道时,听到保洁阿姨正在用方言感叹。

“这电影看得人心口疼,但真好哇!”

五月的夜风带着槐花香拂面而来。

陈默深吸一口气,胸腔里翻涌的情绪终于找到出口。

“今天就正式上映了。”

“会好的。”

于佳明捏了捏他的肩膀,指向街角的报刊亭。

最新一期《中国电影报》国际版封面上,陈默的侧脸在聚光灯下棱角分明,标题“中国电影的新声音”用了醒目的烫金工艺。

………

第二天中午,陈默工作室的电话被各路媒体打爆时。

刘小川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实时票房数据,手指微微发抖。

“陈导,首日180万!艺术片年度开画纪录!”

韩国方面的捷报在晚餐时分传来。

负责对接海外发行的制片主任激动得破了音。

“首日8万人次!CGV院线要加开早场!”

陈默看着手机里传回的影院照片,观众排队的长龙一直延伸到街道转角。

最令人意外的是日本市场的反应。

东京新宿影院经理发来的邮件里附带了观众调查表,有位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在留言栏写道。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小津安二郎的人情味,又有黑泽明的力道。”

当首周票房数据汇总到陈默案头时,连一向沉稳的韩三平都亲自打来电话。

“小子,你知道1550万意味着什么吗?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首周才...”

电话那头突然传来翻阅文件的声音。

“等等,刚收到消息,韩国想购买翻拍权。”

………

“啪!”

韩三平把一摞盗版光盘摔在会议桌上,塑料壳裂开的脆响让中影会议室瞬间安静。

五张不同封面的《不可饶恕》盗版碟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

最上面那张印着“影院高清枪版”的红色字样。

“这才上映第十天!”

韩三平的手指重重戳在桌面日历的5月9日。

“华星影城经理刚汇报,他们抓到三个拿着DV偷拍的!”

陈默拿起一张盗版碟,封面是段奕宏的剧照被P得面目全非,背景还加了爆炸特效。

他苦笑着递给身旁的王磊。

“这修图水平比我们海报设计师还专业。”

“韩总,陈导!”

发行部主任急得直拍桌子。

“昨天上海联合院线单日票房从82万直接跌到45万!永华影院经理说,有观众拿着盗版碟来退票!”

………

“喂?对,我是韩三平。”

陈默接起手机,上海联和院线经理的声音炸响在会议室。

“韩总!今天早场有三分之二的座位空着!保安说在地下车库抓到五个卖盗版的小贩......”

“立即报警!”

韩三平电话吼道,“告诉你们老板,中影法务部已经联系文化执法总队了!”

电话刚挂断,宣传总监张晓璐冲进来。

“刚收到消息!”

她气喘吁吁地挥舞着一份文件。

“盗版已经蔓延到二三线城市!石家庄影城经理说,有观众在影院厕所里交易盗版碟。”

会议室门被推开,市场部小李举着传真气喘吁吁冲进来。

“最新数据,BJ地区上座率跌破50%!新影联要求缩减排片!”

......

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地下二层,戴着鸭舌帽的陈默蹲在盗版摊前。

摊主是个精瘦的年轻人,正唾沫横飞地向顾客推销。

“《不可饶恕》高清版,五块!比电影院清楚多了!今天天刚到的货!”

“画质能行吗?”陈默故意用山西口音问。

“绝对清晰!”

摊主神秘兮兮地掏出电脑。

“你看这场雨戏,连段奕宏脸上的皱纹都数得清!听说这片子在国外拿了大奖?”

于佳明在旁边假装翻看其他碟片,偷拍下了交易过程。

陈默花十块钱买了两张,发现封底还印着“内部流出版”的字样。

“这盗版质量确实高。”

陈默把光盘塞进笔记本电脑。

“连我在后期调色时做的暗部细节都保留着。”

“你还有心情研究这个?”

于佳明急得直跺脚。

“知道今天全国票房多少吗?跌破100万了!”

......

“要不降价?现在二线城市的观众都在抱怨票价太高!从40降到25,至少能挽回一部分流失的观众!”

“饮鸩止渴!”

宣传总监张晓璐“啪”地合上笔记本电脑,抓起企划案摔在桌上。

“《不可饶恕》的观众群体是都市白领和文艺青年,他们会在乎这十五块钱差价吗?降价只会让电影显得廉价!”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陈默看见财务总监赵志刚眉头紧锁,而市场部的小李正拼命往座位里缩。

“数据不会说谎。”

赵志刚调出投影,柱状图上的红色箭头触目惊心。

“过去三天,一二线城市的上座率暴跌60%。石家庄影城的经理说,有观众宁愿花五块钱买盗版,也不愿意花三十五进影院!”

张晓璐冷笑一声,甩出一叠调研报告。

“我们刚完成的观众问卷显示,87%的受访者表示'观影环境'比'票价'更重要。与其降价,不如加强影院的放映质量管控!”

“理想主义!”

赵志刚猛地扯松领带,“现在的问题是盗版已经有,何况市场环境在这里。”

………

刺耳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争吵。陈默看了眼来电显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央视电影频道。”

“陈导,我是电影频道《今日影评》的编导小王。”

电话那头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我们想做个反盗版专题,能不能请您……”

“当然可以!”

陈默突然提高音量,目光扫过目瞪口呆的同事们。

“我们愿意提供独家幕后花絮,包括被剪掉的珍贵片段。对了,段奕宏为角色减重20斤的纪录片也可以授权播出。”

挂断电话后,陈默轻轻敲了敲桌面。

………

演播室的聚光灯下,陈默摩挲着手中那张劣质盗版碟。

主持人方琼注意到他指腹在碟片边缘的划痕处停留了几秒。

“陈导,您手里这张盗版碟。”

方琼适时递过话筒。

陈默突然坐直了身体,灯光在他镜片上折射出一道锐利的光。

“说真的,如果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他的声音顿了顿,演播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请去影院支持正版。那里有最好的放映设备,能看清老段每个眼神里的戏。”

导播在监控室里做了个手势,大屏幕上同步播放出影院版与盗版画质的对比画面。

盗版版本里,段奕宏在雨中的特写镜头糊成了一片灰影。

“如果实在困难...”

陈默举起那张印着错别字的盗版碟,突然转向镜头露出苦笑。

“至少别在地摊上买。中影正版DVD下周就上市,画质有保障,还能收藏。”

他从身旁纸袋掏出一张样品。

“这张送您,里面有半小时的删减片段。”

方琼敏锐地抓住话题:“听说正版DVD会附赠拍摄手记?”

陈默翻开小册子,某页上粘着片场咖啡渍。

“对。这里记录了老段和张佳译飚戏的幕后,打完点滴又回来拍的通宵。”

这段采访在当晚黄金时段播出时,新浪影视论坛瞬间涌进上万条留言。

一个ID为“雨中行者”的网友发布的帖子被顶上首页:

《我买了盗版后去影院补了票》

跟帖1:[用户“胶片人生”]我在影院看结尾时哭得隐形眼镜都掉了,盗版音效连背景音乐都是变调的!

跟帖2:[用户“项目经理张”]已组织全公司包场!技术部小哥说要把盗版碟熔了做成正版纪念章!

跟帖3:[用户“中戏02表”]陈导中戏师弟路过,即将入校!

………

6月1日的庆功宴上,香槟塔折射着吊灯的光芒。

韩三平举杯的手在票房数据前微微颤抖——3120万,这个数字在2002年的华语文艺片中已经堪称奇迹。

“三周的成绩单。”

西影厂刘主任把打印纸拍在餐台上,纸张边缘还带着传真机的温度。

“第一周1550万,第二周1270万,第三周...”

他的手指在300万上重重一敲,“要不是盗版...”

陈默的指尖划过表格上陡峭的下跌曲线。

他记得第三周去影院暗访时,看到售票窗前贴着“《不可饶恕》最后三天”的告示。

而隔壁盗版摊的喇叭循环播放着“高清完整版,十元一张”。

“最讽刺的是什么?”

韩三平突然大笑,茅台酒液洒在衬衫袖口。

“盗版让更多观众知道了这部电影!”

陈默凝视着月光下若隐若现的紫禁城尊轮廓,突然轻声说。

“下次做后期,我得在画面上打满水印,'此片值得去影院观看'。”

“哈哈,这想法有意思!”

韩三平拍着他肩膀的手突然顿住,“等等,你真要这么干?”

没等回答,中影海外发行部主拿着文件走了过来。

“全球数据出来了!”

手上上的Excel表格:

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合计410万美元

(香港百老汇院线创华语片年度纪录)

韩国:70亿韩元

(CGV院线特别延长上映期)

日本:17亿日元

(东京新宿Piccadilly影院单厅票房冠军)

“三地合计2060万美元!”

主任的眼镜片反射着惊叹号。

“西影这次真是做了一笔好投资!”

宴会厅角落突然爆发出欢呼。陈默转头看见段奕宏被宣传团队抛向空中。

………

“陈导!”

市场部小姑娘拿着最新《中国电影报》跑来。

“您看这个!”

报纸二版整版刊登着全国各地观众在影院门口举着正版DVD合影的照片,标题是《盗版打不倒的好电影》。

晚上11点,微醺的陈默独自走到酒店天台。

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从山西发来的彩信。

老家电影院门口,几个中学生正与电影的人形立牌合照。

远处传来早班公交的引擎声,他忽然想起中戏老师课上说过。

“中国观众会成长起来的。”

………

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陈默发现韩三平不知何时站在了身边。

“小陈,给市场和中国电影一点时间,我们会好起来的。”

“韩总,我相信市场会好的。说不定20年后,我们这个市场超日赶美。”

“超过日本我们有信心,赶美啊,难啊!”

“韩总,要有信心。我先去好莱坞探探路,赚点美刀回来发展我们自己。”

“好,小陈。中影一直做你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