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熟读

秦景远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转身上了马车。马车缓缓驶出府门,消失在街角。

回到内院,沈玉正走在回廊上,青石板路上落满了梧桐叶。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听说了吗?二姑娘这回惨了。”

“可不是,竟敢诬陷当家主母。”

两个丫鬟的窃窃私语传入耳中。

“西平郡主罚她在佛堂跪了快两个时辰了。”

“活该!谁让她不知好歹。”

桃儿看向沈玉:“姑娘,是三房那位二小姐污蔑你。”

两个丫鬟这才发现沈玉就在身后,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行礼。

“把事情说清楚。”沈玉淡淡道。

两个丫鬟战战兢兢地把秦玉绮被罚的事说了一遍。原来秦玉绮想借着今日的混乱,

栽赃说是沈玉指使人说的。但这话刚说出口,就被西平郡主狠狠训斥了一顿。

“去大厨房拿几个肉包子,送去佛堂。硬说那礼物是我送的。”沈玉吩咐道。

桃儿一脸不解:“姑娘,她都这样对您了,您还...”

“有时候,善意比怒火更伤人。”沈玉轻笑,“让她好好想想,到底是谁在害她。”

佛堂内。

秦玉绮跪在蒲团上,双腿已经麻木。佛像前的檀香缭绕,熏得她头昏脑胀。

当看到桃儿端着热气腾腾的肉包子走进来时,她气得浑身发抖。

“她是在嘲笑我吗?”秦玉绮咬牙切齿,“还是在显摆她的宽宏大量?”

可最终,她还是在饥肠辘辘中,狠狠咬了一口包子。

那模样,仿佛不是在吃包子,而是在啃沈玉的肉。

包子的香味在口中蔓延,秦玉绮的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她想起西平郡主说的话:

“你可知道,若不是大少奶奶从中周旋,你早就被发卖到乐坊司了?”

窗外的风吹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秦玉绮低着头,泪水一滴滴落在蒲团上,

晕开一朵朵暗色的花。

沉香轩的后院里,一缕茶香袅袅升起,穿过庭院间的花木,在微风中缓缓散开。

沈玉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目光落在案几上摊开的药方上。纸张已经泛黄,边角处还沾着些许茶渍,显然是经常翻阅。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纸面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每一笔都透着岁月的沉淀。

桃儿站在一旁,手中握着刚研好的墨,乌黑的墨汁在砚台中泛着微光。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沈玉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细节。

“这些药材......”沈玉一边翻看抽屉,一边低声呢喃。她纤细的手指掠过一个个小木格,

每一格里都整齐地摆放着不同的药材。有的色泽鲜艳,有的干枯发黄,

还有的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她取出一张白纸,开始记录缺少的药材。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朱砂、雄黄、芦荟......”她一边写一边默念,眉头微微蹙起。

写完后,沈玉将单子递给守在门外的暗卫:“去把这些药材买回来,务必要最好的。”

暗卫接过单子,身影很快消失在院落的拐角处。

沈玉揉了揉太阳穴,这些日子的忙碌让她感到一阵疲惫。她靠在小榻上,本想小憩片刻,

却不知不觉沉沉睡去。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桃儿见状,眼中有些异样。她屏住呼吸,轻轻走到沈玉身边,试探性地唤道:

“姑娘?姑娘?”

见沈玉毫无反应,桃儿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她蹑手蹑脚地来到药柜前,开始翻找各种药材。木格被她翻得凌乱,有些药材甚至洒落在地上。

“姑娘一直不肯教我配制毒药,那我就自己试试。”桃儿一边翻找一边嘀咕,

“这些药材我都见过姑娘用,应该不会出错......”

她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药材,生怕弄出声响。每当有风吹动窗棂发出响动,

她都会惊慌地回头看看沈玉是否醒来。

为了不引人注意,桃儿端着药炉来到院子角落的一棵老槐树下。这里人迹罕至,

正适合她偷偷实验。她将药材一味一味地放入炉中,看着药汁渐渐变色,

脸上露出诡异而兴奋的笑容。

与此同时,绿竹轩内。

秦玉瑶正专心抄写宫规,笔尖在纸上快速游走。她的手腕已经酸痛,但仍坚持不懈。

一旁的丫鬟正在研墨,砚台中的墨汁已经积了厚厚一层。

“姑娘,三姑娘来了。”小丫鬟轻声禀报。

秦玉瑶头也不抬,继续专注于眼前的抄写:“让她进来。”

秦玉漪款步而入,裙摆轻轻摇曳。她朝案几缓步而行,看着满桌的宫规抄本,

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你且坐,我快抄完了。”秦玉瑶说道,笔下不停。

秦玉漪却伸手拿起桌上的一本宫规,随意翻看了几页,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

“大姐姐,你这是白费功夫了。”

“此话怎讲?”秦玉瑶蹙眉,终于停下手中的笔。

“长乐公主被大嫂送回宫里,皇上罚她背熟宫规。现在她都已经背会了,

你抄这些还有什么用?”秦玉漪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得意。

秦玉瑶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她低头看着自己抄了整整二十遍的宫规,

只觉得手腕的酸痛更加难以忍受。案几上的烛火微微晃动,映照出她阴晴不定的脸色。

“砰!”秦玉瑶将手中的笔重重拍在桌上,墨汁溅出,在纸上留下几点黑斑。

丫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动吓了一跳,纷纷低下头,不敢看两位姑娘的脸色。

督察院内,林侍郎疲惫地靠在乌木椅上,案几上堆满了各种案卷。

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更显出他的憔悴。

“西陵侯还在看案卷?”他揉着太阳穴问道,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是的,大人。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没停。”衙差恭敬地回答,“已经是第三天了。”

林侍郎苦笑着摇了摇头。自从西陵侯进了督察院,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原本以为西陵侯会兴风作浪,没想到他竟日日泡在案卷堆里,这比兴风作浪更让人头疼。

每次西陵侯看案卷时总会说“这案子有问题”,然后把重审的活儿都推给他这个左侍郎。

案牍劳形已经让他感到不堪重负。

正想着,秦景远来访。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衙门中回响,显得格外清晰。

“《大周律法》可熟读了?”西陵侯抬头问道,目光如炬。

“已经熟读。”秦景远恭敬答道,神情严肃。

“既然如此,不如帮左侍郎分担些工作。”西陵侯的语气看似随意,却不容拒绝。

话音未落,一名小厮匆匆进来,在西陵侯耳边低语几句。西陵侯的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寒光,他立即起身,脸上露出一丝期待已久的神色。

“总算等到这条线索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压抑的兴奋。

“这些案卷送去府上,让崇儿他们闲时查查。”西陵侯一边说一边整理桌上的文书。

说完,他大步离去,脚步声渐行渐远。

林侍郎看着手中的画像,只觉得头更疼了。他终于明白,西陵侯进督察院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哪里是为民申冤,分明是在找毅国公的把柄。

衙门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林侍郎长叹一声,又拿起一份案卷开始审阅。夜已深,但他知道,这将是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