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信
- 重生之我在2003的开挂人生
- 椰奶酥
- 2558字
- 2025-05-18 20:40:16
方忠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接进来吧。”
电话那头传来钱博文熟悉的声音,依旧是那副高高在上的语气:“方行长,我的感谢信收到了吧?本金不还,利息照付。你们现在只能支持我,否则后果自负。”
这哪里是感谢信,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胁。
方忠亮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颤,却不得不强装镇定:“钱总,事情总该有个说法...”
“说法?”钱博文冷笑一声,“18亿的买方信贷额度,牵扯到全国教育系统。你觉得,这个说法该怎么说?”
电话挂断了,留下一室沉寂。
方忠亮站起身,走到窗前。楼下的银杏树叶随风摇曳,金黄的叶子不时飘落。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方行长,内审组的人到了。”秘书在门外轻声提醒。
果然来了。东陵方面对TOP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不死不休。有人把消息捅到了人行,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让我想想......”方忠亮喃喃自语。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推开办公室的门:“我要检举!”
三年后。
华城数码广场内,人声鼎沸。
钱建军、田义和孙涛挤在一楼看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热舞的女团。舞台上的灯光绚丽,音乐震耳欲聋。
“这舞蹈,绝了!”孙涛看得目不转睛,“这腰这腿,啧啧......”
“新罗女星就是不一样。”田义附和道,眼睛一眨不眨。
钱建军撇撇嘴:“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原版MV才叫精彩。这些都是模仿的。”
“得了吧,你家陈蕊溪要是看见你这样,晚上有你好受的。”田义打趣道,用胳膊肘捅了捅钱建军。
正当几人看得入神时,钱奕推着小推车从后面走过来:“别看了,林总等着呢。”
几人这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向货梯走去。
钱奕默默跟在后面,推着装满电脑配件的推车,心事重重。本来以为上了好的大学,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谁知大三的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从招办被发配到乡村教书,家里只剩下不到两万的存款。
电梯里,钱建军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表演,但钱奕已经听不进去了。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
好在山海明珠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愿意为他提供一个类似委培的机会。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闷热的空气在狭窄的货梯内凝滞,钱建军抹了把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水,喉咙干得发痒。他偷偷瞥了眼身边的田义和孙涛,两人都是一副生无可恩的表情,脸上的汗水在日光灯下闪着油光。
作为新来的兼职生,他们对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还不太适应。相比之下,已经在这里干了十来天的钱奕倒是显得从容许多,整个人都变得沉稳了不少。
货梯缓缓上升,伴随着机械运转的声响,钱建军不由得想起了第一天来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们还在笑话钱奕太较真,现在看来,或许是他们太过轻浮了。
“这鬼天气,热死了。”孙涛不停地扯着已经被汗水浸透的衣领,脸上写满了烦躁。
田义突然眼睛一亮,凑到钱奕身边:“老钱,听说这公司的饮料是真免费?”
钱奕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些人肯定要去喝可乐,但那玩意越喝越渴,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这些天的经历让他明白,有些事情不是靠投机取巧就能解决的。
电梯门刚打开,几人就看到陈蕊溪黑着脸站在门口,紧握着一个计时器。她的目光在几人身上扫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这速度?比女生还慢,你们还有点血性吗?”
“大嫂,这也太严格了吧!”孙涛忍不住哀嚎起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委屈。
陈蕊溪没有理会他的抱怨,只是瞪了钱建军一眼,示意他们赶紧进去。几人刚推着货车走出电梯,林欢就迎面走了过来:“正好,你们来跑线。”
“跑线是什么?”钱建军一脸茫然地问道。
钱奕却立刻行动起来,拉着还在发愣的孙涛把车推到黄线处。看到其他人还是一脸困惑,林欢解释道:“按照正常步伐,沿黄线走就行。”
几人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照做了。毕竟旁边站着公司总经理陈谦和其他管理层在观察,没人敢造次。陈谦是从远景集团空降来的副总,自从他来了之后,这个原本杂乱无章的公司总算有了点样子。
“你们看,他们用9码方式装车,不是规定的6码。”陈谦突然开口,目光锐利地盯着几人的动作。
钱建军和田义的脸一下子红了,确实是为了少跑几趟才这么干的。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陈谦接下来的话却出人意料:“但9码方式并不影响效率,反而提高了装载量。说明我们之前设计的通道确实窄了,需要扩宽。”
钱奕趁机凑到陈蕊溪身边,小声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似乎是准备换个新的生产基地,搞什么8S管理。”陈蕊溪压低声音回答,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
林欢听到后立刻解释:“对,8S现场管理法包含整理、整顿、清扫等八个方面。现在主要是做安全管理,规范通道。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中午休息时,几人挤在林欢办公室吃盒饭。办公室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但却没人有心思细细品味。
“林欢,我有点不明白。”田义放下筷子,皱着眉头说道,“听说你们现在就是接电脑城的装机生意,一台才赚5块钱,这是要干什么?”
林欢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地说:“这是为了培训你们。根据董事长的安排,我们很快要完成10万台品牌机的装配。与其找市场上的老油条,不如现在就开始培训你们这些学生。”
“董事长?”钱建军愣了一下,“至于这么生分吗?老幺不还是我们的兄弟吗?”
林欢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只要有外人在,我就不会改口。而且,‘老幺’这个称呼,这事儿咱们就当没发生过。现在的身份不同了,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陈蕊溪赶紧踩了钱建军一脚,瞪了他一眼:“欢欢说得对,必须维护董事长的尊严。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品牌机?”孙涛突然反应过来,眼睛瞪得老大,“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做的啊!要办理一堆资格证明的。”
“这些交给董事长和小雨。”林欢笑着说,“明后天就开始试产了。对了钱奕,到时候可不能偷工减料了,硬盘不能只上四颗螺丝。”
钱奕的脸一下子红了,连连点头。这些天的经历让他明白,做事情不能总想着取巧,该严谨的地方一定要严谨。
当天晚上,试产就开始了。为了保密,只让季阳的同学参与。整个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混合着人们忙碌的脚步声。
“整个组装分13个步骤...”老师傅站在流水线旁,仔细讲解着每一个细节。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在场所有人的耳中。
几个实习生被安排去做底盘组装。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每个步骤都要求极高的精确度。
“我只讲一遍,都给我记清楚!”老师傅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这不是过家家,每个螺丝的位置、每个线材的走向都不能出错。”
孙昌浩心里暗自吐槽这武侠小说看多了的口气,但还是认真地记着每一个细节。他知道,这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