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七零:我的经方图鉴游戏成真了
- 原现
- 2123字
- 2025-05-19 00:01:47
经过顾琰昭的实地考察,他发现大队确实很穷。
路上坑洼不平,房屋也破旧得很。
小孩们的衣服上布满补丁,但即使这么瘦弱矮小,也不得不帮家里人干点农活。
原本顾琰昭以为村里这么穷,是因为粮食收成不好。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土质不好,所以种出来的粮食质量也不高。
但顾琰昭到农田里,蹲下身抓起一把土看了看,却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农田里的土黝黑松软,明显是上好的黑土。
那么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土种出来的粮食,这样应该不会太差才对。
顾琰昭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稻田,数量是少了点,但长势看起来并不差。
这是怎么回事?
好奇怪啊!
顾琰昭困惑地挠了挠头。
一个老农正好从农田里走出来,扛着锄头,拿着肩上的毛巾擦着汗。。
顾琰昭赶紧朝他走过去,问道。
“叔,能问你一个问题吗?我看咱们这的土质都挺好的,那村里怎么还这么穷,又缺粮食呢?”
老汉看了一眼顾琰昭,“哦,原来是新来的知青啊。”
他又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摇摇头。
“咱们村里的土质是好啊,看到那座桐君山没?估计是有了山林的滋润,咱们农村的土质也不会太差。”
“那怎么……?”顾琰昭更奇怪了。
老汉苦笑着说,“咱们这土是好土,种出来的粮食也不孬,可架不住没机器加工啊!”
“加工?“顾琰昭愣住了。
“是啊,你们从城里的知青不知道吧,粮食都要加工才能吃啊!”
“水稻要脱壳碾米等步骤,就算是不用脱壳的麦子也需要碾压机,不然这些步骤都用人工手动剥的话,那要弄到何年何月!”
老汉叹了口气说,“咱们大队里没有机器啊,得借公社里的机器才能加工。”
“公社里的拖拉机两个月左右才来一次,而且里面的位置有限,装不了多少。”
“所以就算种多了粮食,大家也吃不上啊,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老汉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继续说道,“有次隔壁老张头的儿子,觉得好不容易种那么多粮食,不能加工可惜了。”
“于是他坐牛车走了几十里地去加工,结果半道上摔沟里去了,粮食全洒了不说,人还骨折了,在床上躺了足足好几个月才恢复呢!”
老汉压低声音说道,“其实以前粮食收成特别好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就算给公社要交去一半的公粮,但剩余的也足够大家吃喝了。”
“结果那年公社拖拉机好巧不巧坏了,公社里又没人会修拖拉机,只好上报到县里,请专门的人来修。”
“这一来来回回,等到拖拉机修好了,都已经大半年了!”
“我们这儿天气又潮湿,粮食不好储存,大家眼看着辛辛苦苦种好的粮食,放仓库里全都发霉了,那叫一个心疼啊!”
老汉又叹了口气说。
“有娃子不懂为什么种好的粮食不能吃,他们又饿得不行,就偷偷把带壳的粮食往肚子里塞,结果拉肚子差点没救回来呢!”
老汉又跟顾琰昭絮絮叨叨了一会儿,才扛着锄头离开。
顾琰昭又问了几个村民,这才弄清楚缘由。
大队里以前种出来的粮食产量确实很多,但是粮食种出来又不能直接吃,还得加工。
村里没有脱壳机和碾米机这样的加工机器,要加工的话只能去公社的米面加工厂。
村民们还告诉顾琰昭,公社每两个月会派来一次拖拉机,到各个大队里收要上交给公社的粮食。
大队里自己要吃的粮食也可以这个时候一起去加工厂,加完工再带回来。
但在公社下属的几个大队里,莽山大队是离公社距离最远的。
因此轮到拖拉机接他们大队的人上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空位了,所以每次带去加工的粮食就没有很多。
如果要用拖拉机以外的方式去公社加工的话,路很远很难走。
所以种多了粮食也没有用,又没有机器加工,他们种粮食的积极性也降低了。
想了想后,顾琰昭就去找大队长何守田。
大队长何守田正蹲在门前抽着旱烟,看顾琰昭来了,懒懒地抬了抬眼皮。
他答应把何方执和他的朋友们带进大队以后,他这份人情就算是还完了。
因此他现在对这些知青也不会太过热情。
顾琰昭先是跟大队长何守田寒暄了几句,然后直入主题问道。
“大队长,咱们队里土质这么好,种出来的粮食质量也好,把它们放在仓库里堆着多可惜啊!”
“我们队里为什么不买个加工的机器呢?”
“这样也不需要等几个月到公社加工厂去加工粮食,咱们队里自己就可以把粮食加工了,这多方便啊!”
大队长何守田有些惊奇地看了顾琰昭一眼。
没想到这才到大队两天,这个知青就把这里的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了。
大队长何守田站起来吐了口烟圈,“咱们哪是不想买啊?咱们大队这不是没钱吗?没钱怎么买机器啊!”
这简直是个恶性循环——因为没有加工机器,所以不愿多种粮食;因为粮食产量少,就更没钱买机器...…
顾琰昭看着大队长何守田一副无所谓的嘴脸,心里吐槽道。
大队里是穷,但我看你这大队长何守田可不是很穷的样子啊!
之前何方执和他塞给何守田的粮票,何守田可是一句话都没推辞就收下了。
这样的干部,说他很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没有贪污这里半毛钱,那顾琰昭是不会相信的。
但话,肯定也不能说的这么直白。
于是顾琰昭试图继续劝说道。
“一部加工机器的钱,大家攒一攒总是可以凑到的,实在不行咱们跟公社说一说,先欠着嘛。”
“如果有了加工机器,大家种多少就能吃多少,能吃饱饭,这样大家种粮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之后大队的收入不也能提高吗?”
顾琰昭还想继续说,被大队长何守田不耐地的打断了。
“知青同志啊,别想那么多了。大队里的情况,我能不比你清楚?
“公社给多少指标,咱们就种多少,要交多少公粮,咱们就交多少,剩下的粮食,够自己够吃就行!”
“反正咱们靠山吃山,只要队里的土质一天不变差,咱们就一天不会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