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共经十一帝,历时二百七十六年。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为清王朝奠定了基础。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沈阳登基,改国号为清,随后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

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皇帝崇祯自缢殉国。接着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领清军入关,迎清朝皇帝顺治进北京,清朝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顺治皇帝死后,康熙皇帝平定了南明割据政权,削除三藩,接管台湾,基本上完成了国家统一,随后清朝迎来了康熙、乾隆和雍正三朝盛世。此时清朝国力强大,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不但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也推动了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进程。

可是,从清朝中期开始,由于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内政治逐渐僵化,思想禁锢,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大力发展工业的西方各国。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开始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主权和领土丧失严重。

清朝统治末期,不堪忍受奴役的中国人民开始奋起反抗,展开了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探索之路。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多次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带领下,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救亡运动。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清朝正式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