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窃
- 夜半三更,总有狐仙敲我房门
- 天山有影爪
- 2186字
- 2025-06-16 16:02:01
崔青好整以暇,打量着身处的花厅。
此刻,厅上已经聚满了各种人,年纪有老有少,皆是文质彬彬,做读书人打扮。
他们有的远道而来,有的就住在清河水府,此刻都在琢磨着三道算题。
“又是这三道题,据说清河老人都没有研究明白。”
“实在是太难了,这怎么答得上来。”
“今天,大概是见不到清河老人了。”
众人的语气颇为遗憾,见不到这位清河老人,便失去了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仆人将一扇屏风推了出来,在屏风空白的地方,写着三道算题。
崔青也凑过去,随着其他人一起端详。
只见上面写着:
问,有三酒坛,分别盛酒八升、五升、三升。今有八升酒,欲分酒,使两坛恰好四升,仅用三坛互倒,如何为之?
问,一老翁欲渡河,舟载二人,连翁共三人可渡。翁有五子,皆欲渡河,舟每次仅载二人,问如何渡河?
问,农夫欲携一袋谷、一只鹅、一只狐过河。舟小,仅载农夫与一物。农夫不在时,鹅食谷,狐食鹅。如何渡河,使皆安全?
……
崔青琢磨了一会儿,感觉屏风上的三道算题不算简单,但也不算太难。
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得出答案。
可是周围人都是抓耳挠腮,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
崔青暗想,看来这方天地的术算水平的确不怎么样,自己有着前世的磨炼和积累,带到这方天地绝对是碾压局。
他隐隐有些兴奋,若是能够凭借这三道算题得到清河老人的赏识,自己也可在清河文坛赚得名声。
有了名声日后便好做事了,这次县学考试,自己之所以被抛在一边,不就是因为自己啥都不是嘛。
想到这里,崔青平复呼吸,同样取过一枚信封,开始解上面的算题。
这三道题若想真的解开,还是需要费一些脑子的。
在崔青皱眉苦思的时候,清河县教谕带着方周和许良从外面进来。
他们颇费了一番力气,方才算是解开了门前的算题,成功抵达了花厅。
至于另外三人,则是被拦在了大门外。
方周今年不过十三岁,仍是一脸好奇地看着四周。
他目光转了一圈,忽然落在了崔青身上,禁不住眼前一亮。
“专心解题,若能见到清河老人,可是你们难得的机会。”教谕吩咐道,对谁来说都是一样。
崔青思考了一阵,渐有所得,便唤人取过文房四宝,开始在信笺上答题。
这信笺想是价值不菲,有一股淡淡的兰花清香,不像崔青平素用的黄麻纸,质地粗糙,就这崔青平时都不舍得用。
“崔生,你怎么在这里。”这时,教谕向崔青走来,“你也有得到邀请么”
崔青没想到他竟认得自己,转念一想,有可能便是他夺走了自己县学考试的成绩。
于是脸立刻沉了下来,没好气道:“我只是路过,随便进来转转。”
教谕被噎得够呛,盯着崔青已经将答完题的信笺装进信封。
他眼珠一转,道:“你可知清河老人这三道题,难住了多少才子,凭你也能解开?”
崔青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我能不能解开,大人难道不知?”
“呃……”
教谕顿了一下,忽地展颜微笑,面部线条变得柔和起来。
“我当然知道你的能力,但你也应该知道,形势比人强,有些事我也无能为力。”他扭过头,看向许良与方周二人,道,“这一次,你若肯将手里的信封让出来,我保证你可以进入县学,以你的才学,下次县试你必然能够考中,而这只需要三两年的时间。”
崔青听出了他话中的威胁,既然能捧得起你也能往死里踩你。在一个县内,若是得罪了教谕,可以说终生科举无望。
他手握着装着算题答案的信封,递向了教谕。
教谕伸手去接,冷不防崔青的手又突然收了回去。
“呵呵。”
崔青冷笑一声:“我原本以为大人也是一个读书人,却原来……啧啧。”
教谕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黑着脸道:“你可想明白了?”
崔青当然想明白了,得罪了教谕自然是死路一条。
可如果自己不得罪他,他就肯自己活路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前世牛马的经验告诉他,只要你肯忍让,那你就必须一直忍让,直到被榨干价值。
为今之计,只要通过这三道算题搭上清河老人,为自己赚得名声,教谕方才不敢随意拿捏自己。
崔青拿着信封向管事走去。
教谕黑着一张脸,走向许良与方周,冲着崔青的方向指了指。
厅内的管事是一个青衫人,崔青听得旁人说起,他姓郑,也不知道什么名字,只是听旁人称呼他为郑官人。
崔青走过去的时候,他正在与旁边的人闲谈,接过崔青的信封时,口中笑道:“你真竟解了出来,你是今天第一个。”
说着,他便拆开了信封,要替清河老人先查看一番。
知晓清河老人痴迷术算,不少人将这当作敲门砖。
若是不事先替清河老人把把关,清河老人接到的信笺将会装满整座宅子。
随着信笺打开,他初时漫不经心,忽地皱起眉头,忍不住轻咦了一声。
身旁还有两人一着黄袍一着绿袍,也同时忍不住凑了过来。
受清河老人的影响,清河水府内的术算氛围很是浓厚。大家就算心里不感兴趣,为了讨好清河老人,也会装模作样地研究一下术算。
这三道算题已经出现了好多年,一直悬而未决,难倒了不少人。
大家眼睛越睁越大,口中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原来可以这样。”
“竟是如此。”
过了半晌,他们才回过神来。
郑官人将手中的信笺递给旁边一名书童,道:“快去献给清河老人,只说他那三道题被人解开了。”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扭过头来,看向这边,满脸诧异神色。
郑官人看向崔青,眼里满是欣赏:“年轻人,你竟解开了这三道难题。不知如何名姓,怎么不说出来,我等也好替你扬名?”
崔青拱了拱手,一板一眼道:“清河崔青,见过诸位。”
众人有些羡慕地看着崔青,心知过了今天,他便算是有了名声。
有了名声,诸多事也就好办了。
这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过来,在郑官人耳边低语了几句。
郑官人眉头微皱,上下打量着崔青,缓缓道:“崔生,我听人说起,这三道题的答案,是你从旁人那里窃来的,不知你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