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星语者的阴影

那神秘的低语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在凌宇的意识中泛起了久久不散的涟漪。尽管在接下来的几个工作周期里,它没有再清晰地出现,但那种奇特的感知体验,以及它似乎与“星语者”根系深处有所关联的模糊指向,让凌宇无法轻易将其抛诸脑后。他开始更加细致地查阅关于“星语者”的历史文献、生态结构图谱以及历年来的健康数据报告,试图从中找到任何可能与“低语”相关的蛛丝马迹,却都一无所获。

小溪忠实地记录着他的每一次检索和分析,并尝试从穹顶的知识库中寻找关联性,但结果总是指向“无相关记录”或“数据不足以支持假设”。

“凌宇,”小溪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柔和,“您最近对‘星语者’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根据您的生理指标监测,您的专注力非常高,但同时也伴有轻微的睡眠不足。是否需要为您调整一下作息建议,或者安排一次与艾兰导师的例行交流?”

凌宇揉了揉眉心,从眼前繁复的“星语者”早期基因演化图谱中抬起头。他知道小溪是出于关心,共生纪元的AI助手被设计为能够敏锐捕捉到人类伙伴的细微需求和情绪波动。“谢谢你,小溪。或许你说得对,我应该和艾兰导师聊聊。”他想。艾兰导师不仅是第七区植物神经索网络的总负责人,更是整个穹顶公认的顶尖生态学家之一,她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常常超越了数据和模型的范畴。

然而,就在他准备预约与艾兰导师的会面时,一项突发的常规监测任务打断了他的思绪——对“星语者”进行一次全面的季度健康扫描。这本是协调员的例行工作,但此刻,凌宇的心头却莫名地掠过一丝不安。

“星语者”,第七号穹顶“鸣泉”的绝对核心,并非一株单一的巨树,而是一个由主干、无数共生藤蔓、附生植物群落以及庞大根系菌群共同构成的超聚合生命体。它的主干高达三百余米,树冠如同一座翠绿的岛屿,悬浮在穹顶中央。它不仅是整个第七区生态能量的转化与分配中枢,更是维系区域内所有植物神经索信息稳定交换的“主服务器”。它的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数百万生命单位的律动;它散发的特殊“共生波频”,是第七区和谐生态环境的基石。可以说,“星语者”的健康,便是第七区的晴雨表。

凌宇熟练地调出“星语者”的实时数据流,海量的信息如瀑布般在他眼前的全息界面上展开。他首先检查的是基础的生理指标:光合作用效率、水分及养分吸收率、能量储备水平、以及核心温度的稳定性。

一切似乎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曲线平缓而富有节律,与上个季度的优秀数据相比,几乎看不出任何显著差异。

“各项基础生理指标均在健康阈值内,能量流稳定,信息素交换活跃。”小溪的声音适时响起,为他提供了初步的AI分析结论。

凌宇微微点头,但他心中的那一丝不安并未消散。他相信数据,但更相信自己对生命气息的直观感知。他闭上眼睛,尝试将自己的意识与“星语者”那庞大而深邃的生命场进行连接——这是协调员在长期工作中逐渐培养出的一种能力,虽然不如他的“特殊感知”那般精微,但也足以让他对所负责的植物网络产生一种超越数据的“体感”。

这一次,当他的意识触碰到“星语者”的生命场时,他清晰地感觉到了一丝……滞涩。

往常那种如海洋般博大、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感觉,此刻像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原本清澈流动的能量,也似乎多了一点难以察觉的粘稠。这种感觉非常细微,如果不是他对“星语者”的生命节律极为熟悉,几乎不可能察觉。

“不对……”凌宇猛地睁开眼睛,眉头紧锁。他迅速调出更深层次的监测数据——关于“星语者”内部微循环系统、次级代谢产物浓度以及菌根网络活性的报告。

这些数据通常波动极小,只有在生命体遭遇重大压力或病害时才会出现明显变化。然而,当凌宇将实时数据与历史平均值进行对比时,他的心沉了一下。

菌根网络的活性指数,下降了0.03%。次级代谢产物中,几种与应激反应相关的酚类化合物浓度,轻微上升了0.01%。内部微循环流速,特别是在靠近根系末端的部分,也出现了极其微弱的迟缓迹象。

这些变化都非常、非常细微,单独看任何一项,都可能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波动或传感器误差。但当它们同时出现,并且与他刚才那不祥的“体感”联系起来时,凌宇知道,这绝非偶然。

“小溪,立即对‘星语者’进行一次‘深度衰弱风险评估’,启用最高精度扫描模式,并将所有异常参数标记出来,与过去三个周期的同类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凌宇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急促。

“收到指令,凌宇。正在执行‘深度衰弱风险评估’……数据模型构建中……交叉对比分析中……”小溪的语速也略微加快,显示出它已识别到任务的优先级。

数分钟后,一份详尽的评估报告呈现在凌宇面前。报告的结论部分,用柔和但醒目的琥珀色字体标注着:“综合评估显示,‘星语者’目前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存在极早期、极轻微的生理压力迹象。菌根网络活性下降、特定应激代谢产物微量增加及末端微循环迟滞,均指向潜在的、来源未明的负面影响。当前数据不足以触发高级警报,建议持续密切监测,并考虑进行一次由高级生态协调员主导的‘生命场整体性诊断’。”

凌宇的心跳微微加速。AI的评估结果印证了他的感知,尽管措辞谨慎,但“来源未明的负面影响”这几个字,足以让他警惕起来。在共生纪元,任何对核心生命体的“来源未明的负面影响”,都是需要严肃对待的潜在威胁。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这份附带着自己详细观测笔记的评估报告,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发送给了艾兰导师。

艾兰导师的工作室位于协调中枢的最高层,一个被珍稀附生兰和发光苔藓环绕的安静角落。据说,那里可以直接俯瞰整个第七区的生态景观。她很少出现在公共区域,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但她对整个穹顶植物网络的掌控力和洞察力,无人能及。

报告发送出去大约十分钟后,凌宇的个人终端传来一阵轻柔的振动。是艾兰导师的回复,简洁明了:“凌宇,即刻到我的工作室来。带上你所有的原始观测数据。”

凌宇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和数据,快步走向通往上层的生态廊道。

艾兰导师的工作室,与其说是一个办公室,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博物馆。空气中弥漫着奇异的植物芳香,四周摆放着各种形态各异的植物标本、能量水晶以及一些凌宇叫不出名字的古老生态研究仪器。巨大的弧形观察窗外,第七区壮丽的活体建筑群和繁茂的植被尽收眼底,阳光透过经过特殊培育的“聚光藤”枝叶,在室内投下柔和而富有韵律的光斑。

艾兰导师正站在观察窗前,她的身影在逆光中显得有些模糊,但依旧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种特有的、如同古老森林般沉静而渊博的气质。她穿着朴素的灰绿色工作服,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木簪随意地挽在脑后,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智慧纹路,但那双眼睛,却依旧如同星辰般明亮深邃。

“艾兰导师。”凌宇恭敬地微微躬身。

艾兰转过身,目光温和地落在凌宇身上。“凌宇,你的报告我看了。很敏锐的观察。”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谢谢导师。我只是觉得‘星语者’的状态……有些不对劲。”凌宇说道,同时将自己的个人终端连接到艾兰工作室的全息投影设备上,展示出他记录的各项数据和感知笔记。

艾兰仔细地审视着那些数据,时而微微颔首,时而陷入沉思。她不像其他协调员那样完全依赖AI的分析结论,而是更倾向于从数据背后去解读生命本身的语言。

“菌根网络……应激代谢产物……末端微循环……”艾兰轻声念着,她的手指在全息投影上轻轻滑动,调出更深层次的关联数据模型。“你感知到的‘滞涩感’,具体是怎样的?能量流的频率、强度,还是信息素的交互模式?”

凌宇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感觉,并试图用语言将其精确地描述出来:“更像是一种……‘疲惫感’。导师,您知道,健康的‘星语者’,它的生命场是充满活力和扩张性的,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心脏。但我今天感知到的,却像是它跳动的力量有所减弱,每一次脉动之间,都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沉重。”

艾兰导师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超越数据的感知,这在年轻的协调员中已经不多见了。很好,凌宇。”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报告中提到的‘来源未明的负面影响’,AI无法给出具体指向,这是因为它的数据库中,缺少对应的情景模型。但你的直觉,可能已经触碰到了问题的核心。”

凌宇心中一紧:“导师,您是说……”

艾兰走到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是第七区生态系统的微缩模型,其中“星语者”的位置用一块温润的月光石标记着。她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那块月光石。“‘星语者’不仅仅是一个能量中枢和信息节点,凌宇。它是第七区所有生命意识的一个……焦点,一个脆弱的平衡点。任何试图扰乱这个平衡的力量,都会首先在它身上显现出来。”

“那会是什么力量呢?”凌宇追问。穹顶内部的生态系统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和谐,理论上不应该存在能对“星语者”造成如此影响的内部因素。难道是……外部?

艾兰导师的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穹顶的屏障,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共生纪元的和谐,并非凭空而来,也并非永恒不变。它建立在对‘大失衡时代’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生命法则的敬畏与遵循之上。但宇宙之大,生命形态之多样,总有一些力量,游离于我们已知的法则之外。”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深意,让凌宇感到一种莫名的寒意。

“导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艾兰转过头,重新看向凌宇,眼中带着一丝凝重:“首先,将‘星语者’的警戒级别提升至‘橙色预警’,通知所有协调员加强监测,但暂时不要在社群内公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其次,我们需要对‘星语者’进行一次彻底的‘生命场深度扫描’,不仅仅是数据层面,更要深入到它的意识网络,甚至是……它的‘梦境’之中。”

“梦境?”凌宇有些惊讶。植物也会做梦吗?

“广义上的梦境。”艾兰解释道,“对于‘星语者’这样的超聚合生命体,它的意识网络在某些特定周期,会进入一种类似人类睡眠中快速眼动期的状态,信息流会呈现出高度的无序与重组,有时会映照出它潜意识中最深层的感知与记忆。这非常危险,但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那……我能做些什么?”凌宇问道,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一种混合着兴奋与不安的情绪涌了上来。

艾兰导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的特殊感知力,或许正是这次深度扫描的关键。普通的协调员,即使借助最先进的生物传感器,也只能记录到表层的数据。但我感觉,你或许能‘听’到一些我们听不到的东西。”她的话语,似乎印证了凌宇之前关于“低语”的猜测。

“导师,您是指我之前感知到的那些……‘杂音’?”

“或许吧。”艾兰不置可否,“准备一下,凌宇。明天清晨,当‘星语者’进入‘潮汐吐纳’最平缓的阶段,我们一同进入它的核心连接点。这不会是一次轻松的旅程。”

凌宇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尽管前方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为了守护他热爱的这个世界,为了揭开那困扰在他心头的谜团,他必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窗外,“星语者”巨大的树冠在穹顶柔和的光线下,依然显得生机勃勃,但在凌宇眼中,那片浓密的翠绿之下,似乎正悄然蔓延开一抹难以察觉的阴影。而那神秘的低语,仿佛又在他的意识深处轻轻回响起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