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风暴】席卷全球的“共鸣失真”

从凤凰山“第十三区”外围返回城市的道路,远比凌溯想象的更为艰难和漫长。

他不敢走任何主干道,只能在夜色的掩护下,沿着那些早已被废弃的乡间小路、荒芜的河谷,甚至是一些地图上都未曾标注的、几乎被植被完全吞噬的羊肠古道,艰难跋涉。

李明宇部长推行的“稳定”方针,如同水银泻地,渗透到了城市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即使在这些偏远的路段,他也数次险些与那些增设的、由地方警察和武装民兵组成的临时检查站遭遇。每一次,都依靠着黑色晶体赋予他的那种对“危险”的敏锐直觉,以及他在陈冲教授那些“生存狂”笔记中学到的反侦察技巧,才得以在最后一刻化险为夷。

他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脚上磨起了数个血泡,简单的擦伤和扭伤也因为缺乏及时处理而隐隐发炎。但他不敢停歇。王诩留下的数据,尤其是那个关于米娜“色彩感知”的“.MIND”文件片段,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点亮的一盏孤灯,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在短暂的、危机四伏的休息间隙,他会冒险打开那台军用级笔记本电脑,继续尝试解读王诩留下的其他加密文件。王诩的记录,如同一个疯狂的拼贴画,将各种看似毫无关联的“异常事件”、“都市传说”、“被封锁的政府报告片段”以及他自己的大胆猜想,都用一种独特的逻辑串联了起来。

凌溯发现,王诩不仅关注那些A级的“现实结构不稳定事件”,还记录了大量被他称之为“背景噪音增强”或“现实基频漂移”的微小异常——比如,全球范围内某些精密物理实验室的“真空零点能”在特定时间段出现无法解释的集体性微弱抬升;或者,某些深海声纳阵列捕捉到的、不属于任何已知海洋生物的、极低频但极具穿透力的“次声脉冲”……

这些“微小异常”,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王诩在笔记中用鲜红色的字体写下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推论:“这不是孤立事件!这是某种……全球性的‘现实底层协议’正在被改写或干扰的前兆!风暴……一场席卷一切的风暴,就要来了!”

凌溯最初对王诩这种略显“危言耸听”的结论还抱有一丝怀疑。但随着他自己对“意界”的感知能力在黑色晶体的“调谐”下日渐增强,他也开始隐隐感觉到,这个世界的“背景”,似乎真的……越来越“吵”了。

那种曾经只在他高度专注或接近“现实裂痕”时才能感知到的“高频异响”和“空间扰动感”,如今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他的意识边缘徘徊,如同无数只看不见的虫子,在他神经末梢上爬行,让他焦躁不安。

黑色晶体也变得越来越“活跃”,即使被铅盒和防辐射材料层层包裹,也时常会传来一阵阵微弱的、如同心跳般的“意能脉冲”,仿佛在与某种更宏大、更遥远的“存在”进行着他无法理解的“对话”。

2025年5月20日,凌晨4点44分。

当凌溯历经近两昼夜的艰难跋涉,终于潜回到城市边缘一个他事先选定为临时据点的、废弃多年的地下人防工程时,那场被王诩预言的“风暴”,毫无征兆地,以一种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降临了。

最初的异兆,是声音。

一种极其古怪的、仿佛来自宇宙最深处的、混合了无数种不同频率的“嗡鸣声”,如同无形的潮水,瞬间席卷了整个地球!

那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因为即使在真空环境下,它也同样清晰可闻。它更像一种直接作用于所有物质基本粒子、乃至空间本身的“振动”,一种……宇宙尺度的“共鸣失真”!

在这一瞬间,全球所有正在运行的精密电子设备,都发出了一阵刺耳的尖啸,然后……集体失灵!

从翱翔在数万米高空的洲际客机驾驶舱内的液晶仪表盘,到深埋于地下的超级计算机阵列;从遍布全球的通讯卫星网络,到每个人口袋里的智能手机;从医院里维持着病人生命的呼吸机,到金融市场上那些掌控着亿万资金流动的交易服务器……

所有的芯片,所有的电路,所有的屏幕,都在这恐怖的“共鸣失真”面前,变成了一堆废铁和闪烁着雪花点的玻璃!

紧接着,是视觉的异变。

天空,在同一时刻,被一种难以名状的“色彩”所浸染。那不是彩虹,也不是极光,而是一种……仿佛所有颜色都失去了固定波长,开始相互渗透、混合、冲突的诡异景象。太阳的光芒变得一会儿惨白,一会儿血红,一会儿又呈现出令人作呕的暗绿色。云层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搅动着,变幻出各种扭曲而怪诞的形状。

地面上,所有反光的物体——玻璃幕墙、汽车的挡风玻璃、平静的湖面——都如同哈哈镜般,映照出支离破碎、光怪陆离的倒影。

更令人恐惧的,是人类自身的感知。

无数人感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头痛、恶心、眩晕。一些“敏感体质”的人,甚至当场就因为无法承受这种“现实频率”的剧烈扰动而精神崩溃,发出意义不明的尖叫,或者像木偶一样,做出各种僵硬而古怪的动作。

“既视感”、“幻听”、“幻视”、“短暂失忆”……这些曾经只在精神病理学教科书上出现的词汇,在这一刻,成为了全球数十亿人共同的体验!

李明宇部长苦心经营的“信息封锁”和“稳定”方针,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无可辩驳的“共鸣失真”面前,如同纸糊的堤坝,瞬间土崩瓦解!

凌溯躲在地下人防工程的深处,同样承受着这场“风暴”的洗礼。

那无处不在的“共鸣失真”,让他体内的黑色晶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反应!它不再是之前那种微弱的“心跳”或“指引”,而是像一颗被引爆的“意能炸弹”,在他体内疯狂地释放着冰冷而狂暴的能量!

如果不是凌溯的意识在凤凰山“禁区”的边缘经历过一次“撕裂般的成长”,并且与晶体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为稳固的“调谐”关系,单是这股能量冲击,就足以让他瞬间毙命或彻底疯狂!

饶是如此,他也感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揉捏、撕扯,大脑中更是如同有无数根钢针在同时攒刺,每一个神经元都在发出痛苦的哀鸣!

他死死地咬住牙关,蜷缩在冰冷的地上,用尽全身的意志力,抵抗着那来自晶体内部和外部宇宙的双重冲击。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次……“筛选”!

那些无法适应这种“现实基频剧变”的普通人,他们的精神和肉体,都将在这场“风暴”中被摧毁或异化。而那些能够勉强承受住冲击,并从中窥见一丝“真实”的人,则可能……被迫踏上“织梦者”的道路。

就在凌溯感觉自己的意识即将被彻底撕裂的边缘,他忽然“看”到了一些东西。

不是用眼睛,而是用他那经过黑色晶体“强化”的、对“意界”的特殊感知。

他“看”到,在席卷全球的“共鸣失真”的混乱背景之上,有无数道极其微弱、但却异常稳定和纯净的“色彩光流”,如同黑暗海洋中的灯塔,在各个城市的不同角落,悄然亮起!

这些“色彩光流”,有的呈现出代表“坚定意志”的赤金色,有的散发着代表“慈悲守护”的柔白色,有的则闪烁着代表“原始生命力”的翠绿色……

它们是……那些在危机中,凭借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或特殊的“意界亲和度”,本能地在守护着自己和身边之人的……天生的“织梦者”!

而其中一道“色彩光流”,引起了凌溯的特别注意。

那是一道……极其独特的、如同初生月光般皎洁,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空灵与悲悯的“月白色光晕”!

那光晕虽然微弱,但在周围那些狂暴、混乱的“共鸣失真”能量的映衬下,却显得格外的醒目和……纯粹!

而且,它所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频率”和“质感”,与凌溯在王诩那个“.MIND”文件中“体验”到的、属于米娜的“意识频谱”,惊人地相似!

米娜!

凌溯的心脏猛地一跳!

那道“月白色光晕”所在的位置……根据他脑海中那幅城市地图的模糊对应……似乎是……位于市中心偏北的……

“市第一特别现象研究中心”!

那是官方对外宣称的、一个专门研究“罕见自然现象”和“群体心理异常”的科研机构。但王诩的资料中,曾多次暗示,那里,实际上是军方和国安部门秘密收容和研究那些在早期“现实裂痕”事件中表现出“特异能力”或“高度精神敏感”的个体的“白色监狱”之一!

米娜……她在那里!

而且,从那道“月白色光晕”所展现出的稳定性和纯净度来看,她似乎……并没有在这场全球性的“共鸣失真”中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还在本能地用自己的力量,庇护着她周围的一小片区域!

这个发现,让凌溯在无边痛苦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到她!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平息之后,整个世界的秩序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国防安全第七处”的力量可能会暂时收缩,李明宇部长的“信息封锁”也必然会出现巨大的漏洞。这对他而言,既是更大的危险,也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共鸣失真”带来的全球性混乱,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当那股令人窒息的“宇宙嗡鸣”终于如同潮水般退去,当天空的颜色渐渐恢复正常,当那些失灵的电子设备在一阵阵令人牙酸的重启声中,开始断断续续地恢复运作时……

整个世界,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洗礼。

无数人在恐慌中哭泣,无数家庭在混乱中离散,无数城市的基础设施陷入瘫痪。

但也有些人,在这场“风暴”之后,眼神中,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对这个世界……更深沉的困惑,和更清醒的……认知。

凌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从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风口,艰难地爬回了地面。

他抬头望向天空。雨过天晴,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历经劫难的城市上空,显得如此不真实,又如此充满讽刺。

他知道,这场“风暴”,仅仅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意界狂潮”,还在后面。

而他,必须在那之前,找到米娜,找到导师的实验室,找到……那微弱的、但却不容放弃的……属于人类文明的,一线生机。

他将U盘和那块依旧散发着微弱“心跳”的黑色晶体,再次贴身藏好,然后压低帽檐,毅然决然地,向着记忆中“市第一特别现象研究中心”的方向,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是龙潭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