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追踪】消失的实验室与加密数据
- 从未知异兆到宇宙执笔者
- 替我发誓
- 4066字
- 2025-05-15 23:48:38
城市的霓虹在远方编织着虚假的繁华,而凌溯则藏身于这片繁华无法触及的阴影之中。
这是一段废弃多年的城市供暖管道的检修分支,深埋于地下近二十米。入口被一块巨大的、伪装成普通窨井盖的特种合金板封死,只有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机械密码锁才能开启——这是陈冲教授早年间,出于某种凌溯至今未能完全理解的“危机预案”,秘密改造的数个“安全屋”之一。若非王诩的加密讯息中,提到了这个只有他和导师才知道的“最后的避风港”的代号,凌溯几乎已经将它遗忘了。
管道内部比他想象的要宽敞一些,至少能让他勉强伸直腰背。空气中充满了铁锈、陈腐的机油和一种淡淡的泥土腥味,但比起在旧城区那栋摇摇欲坠的小楼里时刻担心被发现,这里至少能提供暂时的、物理层面上的安全。
他用一块防水布在相对干燥的地面铺开,将那只装着黑色晶体的铅盒放在一旁,然后打开了自己那台经过特殊改装、具备军用级加密和物理防护能力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冷光照亮了他疲惫却异常专注的面容。
在逃离王诩的秘密据点后,他不敢有丝毫停留,凭借着对城市地理的熟悉和从陈冲那里学到的一些反追踪技巧,在夜色中穿梭了数个小时,确认摆脱了任何可能的“尾巴”之后,才启动了这个“最后的避风港”。
现在,他终于有时间,来仔细研究王诩用生命冒险留下的那份“临别赠礼”,以及导师陈冲那更为庞大和核心的“最终档案”。
他首先将从王诩电脑中复制出来的U盘插入。文件夹结构与他在王诩据点看到的一致:“A级现实扰动原始影像”、“核心区域能量波动频谱分析”、“‘他们’的蛛丝马迹”、“我的猜想与最后的警告”,以及那个最神秘的、名为“潘多拉之盒”的、内含未知格式“.MIND”文件的压缩包。
凌溯先点开了“A级现实扰动原始影像”。里面是数十段视频,每一段都记录着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可能事件”。有他之前瞥见过的“涩谷行人半透明化”、“亚马逊雨林植物电路板化”、“西伯利亚钻井平台空间跳跃”,还有更多他未曾见过的:一段来自欧洲某小镇的监控录像,显示整个小镇的居民在同一时间如同梦游般走出家门,聚集在广场上,用各种废弃物搭建起一个巨大而怪异的、类似祭坛的建筑,然后在第二天清晨又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各自散去,对前夜的集体行为毫无记忆;一段来自北美某国家公园的游客手机录像,画面中,一只正在湖边饮水的麋鹿,其身体的一部分突然像素化,然后像数据错误般解体、消失,几秒后又在不远处完好无损地重新出现,眼神中充满了惊恐。
这些影像,比凌溯自己经历的那些“小麻烦”要直观和震撼得多。它们清晰地表明,这种“现实结构不稳定”的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一种不断加速的、多样化的方式蔓延。
而“‘他们’的蛛丝马迹”文件夹里,则是一些王诩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到的、关于某些神秘组织(包括一些被他打上“高度可疑”标签的政府部门和跨国公司)在这些“异常事件”发生后,迅速介入、封锁消息、甚至带走“证物”或“关键人物”的零星证据。其中,一个被王诩用红色标记反复圈出的机构名称,让凌溯的瞳孔猛地一缩——“国防安全第七处”。
显然,王诩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个在暗中活动的庞大阴影。
至于那个名为“潘多拉之盒”的压缩包,凌溯尝试了数种解密算法和王诩可能使用的复杂密码组合,都无法打开。那个体积异常庞大的“.MIND”文件,就像一个沉默的黑匣子,紧锁着它最核心的秘密。凌溯隐隐觉得,这个文件,可能需要某种特殊的“钥匙”或“环境”才能解读,而那把钥匙,或许就与导师留下的黑色晶体,或者那座神秘消失的实验室有关。
他暂时将王诩的资料封存,转而打开了导师陈冲的“最终档案”。如果说王诩的资料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现实碎片”,那么陈冲教授的档案,则是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并窥探其背后“完整图景”的理论框架。
凌溯的目光,重点落在了“观测报告”和“异常数据记录”这两个子目录上。他相信,关于导师那座私人实验室的线索,一定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枯燥的实验数据和观测笔记之中。
陈冲教授的私人实验室,代号“薛定谔的猫舍”(一个充满物理学恶趣味的名字),其具体位置一直是最高机密,连凌溯都不完全清楚。他只知道,那是一个位于本市远郊山区、拥有独立供电系统和高级屏蔽设施的地下建筑,导师在那里进行着他那些最“离经叛道”的研究。
凌溯逐行逐句地阅读着导师的实验日志,分析着那些复杂的光谱数据、能量波动曲线和空间参数记录。这些记录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年,详细记载了陈冲教授从最初的理论猜想,到利用各种自制设备进行小范围实验,再到最后接触并研究那块“黑色晶体”的全过程。
在早期的一些实验记录中,凌溯发现导师曾多次提到需要一个“背景辐射绝对纯净”且“地磁干扰极低”的环境,来进行某种“高维弦振动探测实验”。笔记中附带了一些地质勘探数据和区域电磁频谱图,虽然关键的地理坐标被刻意隐去了,但通过交叉比对这些数据的特征,以及本市山区的一些公开地质资料,凌溯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几个可能的区域。
而在关于“黑色晶体”的实验日志中,线索变得更加清晰。
“……‘潘多拉’(黑色晶体)对特定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异常敏感。我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完美屏蔽现有CMB干扰,并能主动聚焦特定‘宇宙弦遗迹信号’的地点,才能进一步研究它的共振特性……”
“……高山观测站……对,就是那个早已废弃的凤凰山天文台!那里的海拔、地质条件、以及残存的一些射电望远镜阵列,如果稍加改造,或许能成为我研究‘潘多拉’的最佳场所……而且,那里足够隐蔽,远离尘嚣……”
凤凰山天文台!
凌溯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名字,他有印象!那是他还在读本科时,陈冲教授偶尔会提起的一个地方。导师年轻时,曾在那里参与过一个寻找“暗物质粒子”的早期科研项目,对那里的地形和设施了如指掌。那个天文台因为设备老化和经费问题,在十几年前就被废弃了,如今早已淡出了公众视野。
难道……导师的“薛定谔的猫舍”,就建在凤凰山天文台的旧址,或者……其地下深处?
凌溯迅速在加密的军用级地图上(这也是陈冲教授留下的“遗产”之一)找到了凤凰山天文台的精确坐标。那是一个位于本市西南方向约一百五十公里外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人迹罕至。
他继续在导师的日志中寻找佐证。
一段录制于失踪前一个月的视频日志中,陈冲教授显得异常兴奋,背景中隐约可见一些大型的、类似射电望远镜天线阵列的模糊轮廓,以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其地貌特征与凤凰山区域高度吻合!
“……成功了!我利用‘潘多拉’作为谐振核心,结合天文台的旧有阵列,终于捕捉到了一段……一段来自‘意界’的、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的‘背景咏叹’!那不是噪音!那是一种……一种‘信息’!一种超越我们现有所有语言和逻辑的‘宇宙元信息’!”视频中的陈冲教授,激动得语无伦次,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但紧接着,他的表情又变得极度恐惧。
“……不……不对……它……它不仅仅是‘信息’……它还是一个‘信标’!我……我好像……打开了不该打开的‘门’……”
视频到这里,便戛然而止。
凌溯的呼吸几乎要停滞了。
凤凰山天文台!黑色晶体!来自“意界”的信标!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导师陈冲的实验室,一定就在那里!而导师的失踪,以及他最后那段充满恐惧的警告,也一定与他在那里用黑色晶体进行的“实验”密切相关!
那个实验室,现在怎么样了?是被废弃了?还是……已经被“国防安全第七处”或某种更未知的力量所控制?
凌溯知道,无论那里潜藏着多大的危险,他都必须去一趟。那里,不仅有导师失踪的真相,有黑色晶体的秘密,更可能有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现实裂痕”危机的……唯一线索。
但是,如何去?
他现在身无分文,被全城搜捕。从市区到凤凰山,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沿途必然关卡重重。
他仔细研究着地图,眉头紧锁。凤凰山地处偏僻,没有公共交通直达,唯一的盘山公路也必然是重点设防的对象。徒步穿越山林?对于一个缺乏野外生存经验的科学家而言,无异于自杀。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王诩留下的那个“潘多拉之盒”压缩包。
“.MIND”文件……王诩称其为“潘多拉之盒”……
凌溯忽然想起,王诩在论坛上,曾经提到过他正在研究一种“基于脑波频率和潜意识意象的加密与信息存储技术”,并声称这种技术可以将海量信息压缩到“心灵的奇点”之中。当时,所有人都以为那是他的又一个“幻想”,一笑置之。
但现在想来……如果王诩的研究并非空穴来风呢?如果这个“.MIND”文件,真的需要某种特殊的“心灵状态”或“意能频率”才能解读呢?
而解读它的“钥匙”,会不会就藏在……黑色晶体,或者那座凤凰山实验室里?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凌溯的脑海。
他看了一眼那个被铅盒层层包裹的黑色晶体。导师警告过他,不要激活它。但现在,他似乎已经没有更多选择了。
如果那块晶体真的是“意界之钥”,那么,它是否也能……“指引”他找到通往实验室的、不为人知的“路径”?或者,至少,能在他接近实验室时,产生某种特殊的“共鸣”?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赌博。但他知道,时间不多了。
官方的封锁越来越严密,那天空中的“黑色裂痕”所预示的危机也越来越近。他必须尽快行动。
凌溯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将笔记本电脑中所有重要的资料再次进行了物理隔离备份。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铅盒,将那块冰冷而死寂的黑色晶体,重新握在了手中。
这一次,他没有感受到之前那种强烈的精神冲击和现实扭曲。晶体依旧冰冷而沉默,仿佛只是一块普通的黑色石头。
但他知道,这只是表象。
他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导师笔记中关于如何“初步调谐”这块晶体的频率的、那些语焉不详的片段。那需要高度的专注、特定的冥想技巧、以及……一种对“现实基频”的直觉性感知。
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但他必须尝试。
窗外,城市的喧嚣似乎也随着夜色的加深而逐渐沉寂。只有那废弃管道中,水滴偶尔落下的声音,在黑暗中发出单调而清晰的回响。
凌溯盘膝而坐,将黑色晶体放在双膝之上,双手虚握,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努力让自己的意识进入一种深度沉静的状态。
他的意识,如同一个孤独的潜水员,开始向着那片未知的、充满了危险与奥秘的“深海”,缓缓下潜。
而那座消失的实验室,以及其中隐藏的、关于导师和宇宙的秘密,就是他此行的唯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