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麻峪口大捷消息抵京

土木堡,明军大营。

“陛下,恭顺候来报,粮草、物资已经转移一半,他准备连夜转运,明日天亮前将全部转运完毕。”

“朕知道了!”朱祁镇盯着手中的奏本一边看一边回答。

“陛下,泰宁候求见!”

“宣!”朱祁镇放下奏本,眨了眨眼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记忆中他记得太宗曾下令奏本字数不得超过300字,可他看到的奏本字数上全部超标,最基础的奏本都有千余字。

华丽辞藻堆砌,字体工整,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可整个奏本看下来,朱祁镇都不知道他们到底讲述了什么。

等回京后应该好好的下令整顿一番。

“爱卿,大营防守布置好了吗?”

“陛下,已经全部布置到位。”

“那爱卿找朕何事?”朱祁镇好奇的问道,毕竟这从昨天开始,大军不是在行进就是在打仗中。

朱祁镇进入营地后,就早早的下令各营除警戒外自行休息。

“陛下,臣听说明日一早永顺伯将带着四万步卒前往雷家站?”

“对,也先正在围攻雷家站和宣府,应当是为了埋伏援军。”

“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派出四万步卒,一旦被围,没有骑兵的配合他们很难突围出来。”

“泰宁候,这是军略,你先看看,记住不得外传!”

朱祁镇不想过多的解释,将今天制定的军略交给了泰宁候陈瀛。

泰宁候接过军略翻看了几眼后,“陛下圣明,既然如此,臣这就下令加固大营防守,多布陷马坑和拒马,防止也先骑兵突袭。”

“恩,下去吧,注意保密,记得保持好神机营的战斗力,能否留下也先全看神机营的发挥了!”

“是,陛下!臣告退!”

泰宁候退出营帐后,王振和袁彬走了进来。

“陛下,宣府有消息了,郭登被顺利拿下,正在严加审问。”

“不错,干的不错,瓦刺进攻宣府了吗?”

“还没有,正在扎营和打造攻城器械,好像要做长期围困的准备。”

朱祁镇盯了一眼舆图,就明白,英国公预判完全正确,也先这是故布迷阵,在为突袭大军的准备。

“你们锦衣卫和斥候一定要紧盯也先的动作,一举一动都要向朕汇报!”

“是,陛下!”

“说说吧,之前的死士有线索了吗?”

“回陛下,暂时还没有有用的消息,这些人没在名册内,是郭登以亲兵的名义带入军营中。”

“该死,难道将领的亲兵就不用登记吗?”朱祁镇大怒,一旦这是真的,岂不是大军中有上千的军人不在军营册中。

“陛下,有登记,但这是郭登在离开大同后才加入进来的,说是之前在外打猎,但因为他是主将无人敢追问。”

“传令宣府,告诉他们,严审郭登,必须从他嘴里面知道点什么。”

“是,陛下,卑职保证完成任务,卑职告退。”

袁彬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获得朱祁镇授权,否则对一个正二品武官动用大刑,锦衣卫根本不敢。

这可不是洪武时期,锦衣卫权力无边的时候。

正统十四年以前,锦衣卫稍微有点出格,都会被文官不断地弹劾。

朱祁镇微微点头,等袁彬退出营帐后,才开口问道。

“大伴伴,查到点什么没?”

“万岁爷,宣府那边他们正在抄家,下面的人手脚有点不干净,要不要警告一番?”

“不用,暂时不动,其他的事情呢?”

“万岁爷,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给事中包良佐、中书舍人俞拱、员外郎程思温这两天走得很近,好像在密谋什么。”

“其他人呢?”

朱祁镇回想了一下,都是些小官,最高不过从五品,不是他真正想找的目标。

“万岁爷,暂时没有太多的发现,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几人都在认真的处理政务。”

“不错!”朱祁镇很满意这几人的所作所为。

想了想道,“所有文官都要严加监视,特别是监察御史,给朕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棨,朕要知道他在宣府的的一举一动,麾下这么多叛徒,朕就不相信,作为他们的上官,他一点消息都不知情。”

“是,万岁爷!”

“下去吧,朕乏了!”

“是!”

王振离开后,朱祁镇也很快的在内侍的服侍下睡了过去。

就在朱祁镇躺下的时候。

京师却开始暗流涌动。

麻峪口大捷的消息被八百里加急传递到了京师,尽管天色昏暗,但多方势力都不顾宵禁开始召集人手商讨应对方法。

京师吏部尚书王直府内,灯火通明,十多人匆忙的赶到会客厅,后面还源源不断的有人赶到。

王直坐在面朝厅堂大门的两个主卫的左手位,明朝以左为尊,这也意味着本次的聚会,王直就是最高的领导人。

而坐在他右手卫的,则是很久没在京师官场露面的刘中敷。

目前白身。

他的出现让源源不断赶来的人都脸色微微一变。

一个被朱祁镇贬为庶民的人如何能坐上如此高位,而王直却没有反对,这已经能代表了很多东西。

能这时候赶来的,都是王直小圈子的人。

王直看着人数差不多到齐后,端起茶盏小饮一口后,不急不慢的开口道,“诸位,相信各位都认识刘尚书,刘尚书忍辱负重多年,可身居主位!”

王直话语很直白,就差说刘中敷是给大家背锅的,现在他要推动刘中敷上位。

在场的都是王直的下属或者附庸,在官场混了很多年,都是人精,王直直白的话语没有人听不懂。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王直缓缓的将茶杯放下后,然后用不慌不忙的声音道,“各位应该都听到了八百里报捷的消息吧,陛下在麻峪口大捷,阵斩三万,阿刺知院被俘。”

“听到了,报捷的骑兵一边跑一边喊,现在差不多全京师应该都知道了。”

“大人,按行程,陛下不是应当在土木堡扎营,为何会有麻峪口大捷,还阵斩三万,不知真假!”

有人直接提出疑问,毕竟这战果不得不让人怀疑。

太宗皇帝五次出征漠北,战果加在一起都没有如此多的斩获。

“是呀,大人,是否是边军杀良冒功,建议派人严查!”

官员们纷纷开口。

王直脸色平淡道,“消息十有八九为真,如果是假,绝不会有阿刺知院被俘的消息传出,总不可能阿刺知院故意送到陛下的手中。”

“这.......”

不少官员倒吸一口凉气,这战果要是真的,朱祁镇在军中的威望就将到达顶峰。

同时他们的谋划很有可能被曝光。

都是精明人,每个人都想到了这一层,脸色大变,不少人露出了惊慌的表情。

“不要慌,现在事情还没到那一步,本官此次召诸位来,就是商量对策,现在陛下大捷,诸位可有更好的办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