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京师的反应
- 大明:我是朱祁镇,开局土木堡
- 雨对云
- 2027字
- 2025-06-22 18:09:05
李实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眼前一亮。
都是朝中官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亲信在军中任职。
这么多官员加在一起,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只要提前联系好,清君侧一号召,军营大乱,浑水摸鱼的情况下,岂不是很轻松的就能完成他们的目标。
一群人热切的讨论起来。
尽管所有人口中都出言谋逆,意欲弑君,可此时所有人竟然都觉得他们口中说的没有问题。
为何如此无君无父!
因为和自己的身家性命相比,朱祁镇的生死根本不重要。
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王直眼中也一下有了光,“李大人说的对,陛下宠信王振,打压朝臣,王振一手遮天,我等要清君侧,斩杀王振,要众正盈朝,再现仁宣盛世!”
“是,大人!”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大人,还请大人请示上面,请求支持。”
王直脸上带着笑意点点头,“放心,本官会请示,尔等立刻想办法联系各自的人手,按计划进行,还请各位全力配合,完成大计!”
“是,大人!”所有人异口同声的答应。
.......
郕王府中。
于谦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郕王的书房。
“你来了,皇兄威武呀,麻峪口大捷,阵斩三万,何等威风,臣弟佩服。”
朱祁钰手捧书籍淡淡的道。
“王爷,陛下确实威武,谁都没想到陛下竟然能一举擒获阿刺知院。”
于谦感叹道,捷报的消息一传到京师。
留守京师的大部分官员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感叹。
这和他们印象中朱祁镇完全不一样。
“你深夜到此有何事?”朱祁钰放下书,亲自给于谦续上茶水后,淡淡的问道。
眼神中闪过了一丝不可察觉的惊慌。
“王爷,陛下大捷,接下来我等应当如何做?”
于谦请示问道。
“如何做,还能如何做,当然要做好迎接皇兄回京的准备,于侍郎,你是兵部侍郎,可得做好迎接圣架的准备!”
朱祁钰淡淡的道,语气中却充满了杀气。
“是,王爷,但城中现在有点乱,还请王爷示下!”
“已经乱起来了吗?”朱祁钰冷声问道。
“是的,下官前来时,朝中不少大臣不顾宵禁到处奔波!”
朱祁钰很聪明,他其实知道这次朱祁镇亲征的内幕,只是未曾告知朱祁镇,但也未加入其中,他只是冷眼旁观,然后任由事态发展。
没办法,那个位置太具有吸引力。
而他则是最靠近那个位置的人了。
“传本王令,让五城兵马司立刻调动人手,加大巡逻力度,确保京师安稳。
同时将所有深夜行走的人,全给本王抓起来。”
“是,王爷!”于谦点点头,从怀中掏出手令,递给朱祁钰。
他是兵部侍郎,在大军出征后,京师的防务问题就交到了他手中。
五城兵马司也在他的控制之下。
而朱祁钰监国,这种小事可以不用通过朝廷便可下达命令。
朱祁钰简单的扫视了两眼后,就直接用印。
放下大印后。
朱祁钰一口将杯中茶水喝干后,将茶杯狠狠地砸在地上后,才淡然的道,“于兄,我真的没机会了吗?”
于谦点点头,“王爷,陛下此次大胜,直接收揽边军、京营的军心,消息传出后,整个大明的军心都会向陛下靠拢。
而后陛下会携带大胜之威,返回京师,任何敢阻挡在陛下面前的敌人,都会被无情的碾压,绝无成功的可能。
除非......”
“除非什么?”朱祁钰追问道。
面对皇位,没有人能真正的保持镇定。
“除非陛下在接下来和也先的大战中大败,生死不明,或者王爷绝无机会。”
“可皇兄已经大胜阿刺知院,也先难道还敢和皇兄交战?”
“陛下,目前我等收到的情报只是陛下的捷报,具体的战损以及粮草等问题,我等都未知晓。
一切只有等明日具体战报到来,方可知晓。”
“那皇兄一旦再胜也先呢?”
“那王爷绝无机会!”于谦很肯定的道。
“那本王该怎么做?”朱祁钰颓废的问道。
“王爷,接下来你应该和那群文臣划开界限,无论接下来事态怎么发展,绝不能再跟着他们走。”
“本王晓得,但本王担心,之前的那道文书,上面有本王的印章。”
“王爷,此事很好解决,只是互开马市的文书,就算陛下发现追究,王爷也可以推脱,皆是文臣提议,共同协商而定,王爷没必要担责。”
“那其他的呢?”朱祁钰不放心追问。
毕竟朱祁镇的亲征,起因可是因为猫儿沟大败,而猫儿沟大败,包括后面的阳和口大败,具体原因他都知晓。
“那些和王爷可有关系?”于谦反问道。
“没有!”朱祁钰肯定道。
“那既然如此,王爷何必害怕。”
“本王明白了,但宫中......”
“宫中的事情,宫中会自行了结,王爷放心,宫中的那位绝对不会让宫中的事情影响到王爷。
况且现在宫中也应该知晓陛下大捷了,很快就会有具体的消息传出,还请王爷安心等待。
从现在起,王爷一动不如一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本王受教了!”朱祁钰郑重的回答道。
“王爷,既如此,下官告辞了!”
朱祁钰点点头,随着于谦离开书房,随即书房的烛火熄灭,朱祁钰的身影消失在书房中。
而此时的宫中,仁寿宫灯火通明。
孙太后得知朱祁镇大捷后,狂喜,下令宫人准备夜宵,同时赏赐了身边的宫人。
“吾儿有太宗之相!”
“太后,陛下大捷,阵斩三万,远超太宗功绩。”有内侍在一旁祝贺。
“闭嘴,掌嘴三下,太宗岂是尔等可以言语的?”孙太后轻声的斥责道。
可嘴角的笑容怎么都压制不下。
可见内侍的话说在了他心里面。
“是,太后,奴才该死。”内侍简单的拍打了自己三下。
“行了,下去吧,伺候有功,赏银百两。”
“多谢太后!”
相比孙太后狂喜,而宫中的另一处,却显得异常的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