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 大明:我是朱祁镇,开局土木堡
- 雨对云
- 2123字
- 2025-05-26 12:51:02
朱祁镇面无表情,脑子却转的飞起。
他在急速的搜寻脑海中关于土木堡之变的各种信息,希望分析出也先的大军到底埋伏在哪里。
忽然,李克的声音再次响起,“启禀陛下,前往鸡鸣驿的斥候小队归来。”
“宣!”
“具体什么情况?”
朱祁镇看着眼前三名还在喘气的小旗急忙问道。
鸡鸣驿离雷家站不过十七八里,按照距离远近来说,最先回报的就应该是他们,可却耽搁到现在。
朱祁镇都做好了鸡鸣驿出事的打算。
“回陛下,鸡鸣驿表面一切正常,但卑职等认为,鸡鸣驿中好像有大军潜伏。”
“嗯,尔等为何做出如此判断?”
“回陛下,卑职等人一路狂奔至鸡鸣驿三里外的一个小山丘,遥看鸡鸣驿发现,城中人声鼎沸,大约有千人左右在活动。
可卑职等在小山丘观望一刻钟,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出城,于是卑职等化妆成猎人,准备进城试探一番,可结果,还没等卑职等人靠近。
鸡鸣驿中有骑兵奔出,禁止卑职靠近,同时,原本喧嚣的鸡鸣驿,几乎瞬间安静了下来。”
“是否还有其他的发现?”
朱祁镇追问道,他发现了,明军的斥候都很不错,能通过有限的条件,分析出很多事情。
“回陛下,卑职被骑兵制止后,特意观察过,前来制止卑职的骑兵是边军精锐,他们原本应该在宣府,不知道为何出现在鸡鸣驿。”
“那你认为鸡鸣驿大军云集,全是边军,还是瓦刺大军也埋伏在其中?”
“回陛下,卑职认为,应当都是边军,边军和瓦刺大军不可能和平共处。”
“不错,赏,下去好好休息!”
“谢陛下!”斥候脸上漏出笑容,他知道有了皇帝陛下的这句话,他的人生即将辉煌。
朱祁镇脑子飞快的转起。
鸡鸣驿他昨天才率领大军路过,没见任何异常,而今天这千余军人又从何而来呢?
还有骑兵,骑兵到底有多少,真的是来至宣府吗?
“成国公、泰宁侯,你们两说说谁对鸡鸣驿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
“启禀陛下,臣略微熟悉一点!”泰宁侯站出来道,“臣在正统九年巡边的时候,特意在鸡鸣驿待过一段时间,鸡鸣驿和雷家站不同,鸡鸣驿是单独的军事驿站,位于鸡鸣山下,整体呈方形,城墙为土筑砖包。
东西长一百四十丈,南北长一百四十五丈,城墙高三丈五尺,有东西两座城门,同时内设有指挥署,水井,大型粮仓,长驻军约两百五十人,配备各类型火炮兵器,粮草充足,可以让守军坚持三个月。”
“泰宁侯,那你说现在这多出的七百余人到底从何而来,朕昨天路过的时候,可没有发现这鸡鸣驿还有这么多人?”
朱祁镇看向了地图中的鸡鸣驿,他记得很清楚,昨天路过的时候,鸡鸣驿守军绝对没有超过三百。
并且这里的地形更加的易守难攻,道路崎岖,也不适合骑兵的奔袭。
刚开始考虑退路的时候,他还特意考虑过,可以从鸡鸣驿撤退,留下千人镇守,就可以带领大军从容的从紫荆关返回京师。
“回陛下,臣不清楚,不过臣有所猜测,如果斥候所看没错,那么这多出来的七百余人,应该是来自保安州的兵力。”
“你是说有人故意将保安州让给了也先?”
“不,陛下,也先没有占据保安州,臣认为,应该有人不想让保安州发现也先大军的踪迹,臣以为,加大对保安州附近搜索力度,一定能发现点什么。”
朱祁镇微微点头,想了想,他手中的武将很多,但是能担当重任的太少。
“来人,宣驸马都尉井源、修武伯沈荣觐见!“
“是,陛下!”
“成国公、泰宁侯,你们认为如果朕派两千兵力入驻鸡鸣驿,挡住也先大军西逃的道路,如何?”
“陛下圣明!”
两人共同称赞道。
“这些话还是留给文官们说,成国公,你去做好准备,挑选出两千精锐,交给驸马都尉井源和修武伯沈荣让他们带领这两千人去接管鸡鸣驿。”
“是,陛下,那臣先行告退!”
朱祁镇下定决心后,就开始书写圣旨,其他的内容大差不差,只是强调,立刻接管,谁敢违抗,立斩不赦。
等驸马都尉井源和修武伯沈荣到了之后。
朱祁镇将圣旨交给两人,同时将王命令牌交给井源后道,“如果占据顺利,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鸡鸣驿,同时给朕查清楚,鸡鸣驿中多出的七百余人是否来自保安州。
如若不顺,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要将情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来,同时带领两千人给朕守在鸡鸣驿前面,绝对不能放任任何一人出关。”
“是,陛下,臣等领旨!”
井源接过圣旨,和沈荣拜谢了朱祁镇后,离开龙撵。
“你们也先下去,朕想要休息一下,记住,一旦有任何军情传来,立刻叫醒朕。”
朱祁镇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度用脑,有那么一瞬间感觉有点疲劳。
准备闭目养神一番,好迎接新的变化。
“是,陛下!”
另一边,宣府,英国公正在大发雷霆。
“你说宣府的粮草只够大军使用二十五天,怎么可能?”
英国公张辅听完麾下的汇报后,发出了不可置信的疑问。
“国公爷,卑职仔细统计了一番,发现宣府所存在的粮草,全部都是陛下留给宣府的,原有的其余粮草卑职等并未发现。”
“你的意思是说,除开大军留下的粮草,宣府粮仓中没有一颗粮食?”
英国公脸上都充满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是的,国公爷,也许是卑职等不知道宣府的粮仓到底在哪里。”
“行了,这事情交给我,你去做好你的事情,要确保大军粮草和水的供应。”
“是,国公爷,卑职告退。”
看着眼前的属下离开。
英国公回过头看向一直待在他身边的杨洪。
“杨总兵,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国公爷,下官不知道如何解释,宣府无粮下官早就上过折子,可是一直未能得到回复。”
“是吗,可是本官知道,宣府的存粮不会低于三个月,请问这三个月的粮草去哪了,那是接近两万旦的粮食,难道飞了不成。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