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召见相府属官(求月票求评论追读)
- 三国:从讲出师表开始三兴大汉
- 未见北凉雪
- 2153字
- 2025-06-02 00:15:45
当知道这个消息后,诸葛亮肉眼可见的慌乱起来。
趁刘备驾崩,魏国来犯他没慌,南中三军叛乱他也没慌,但接到阿斗失踪这个消息后,他是真的慌了。
他不仅仅是害怕国本动摇,他更是怕辜负昭烈帝那托孤之重!
得知这个消息后,这两日诸葛亮在路上吃喝都难以下咽,担忧万分。
如今越是靠近成都,诸葛亮脸上担忧的神色便愈发忧愁。
突然,
一队驿卒的出现在远方天际,此时,一阵微风吹过。
“这些是往汉中方向而去的驿卒,拦住他们!”
马车旁的护卫得令去了,不一会,一个驿卒便被卸去了全身所有的刀具,仔仔细细搜身之后带到了诸葛亮的身边。
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驿卒将董允的信拿出,
诸葛亮接过之后,扫了一眼,心中悬了许久的石头砰然落下。
“陛下无恙。”
心情瞬间大好的他对几位驿卒说道,
“汝等回到成都后去相府找董侍郎领赏吧。”
诸葛亮挥了挥手,
“出发。”
这次,心情舒缓的诸葛亮靠着马车车厢一闭眼轻轻睡去。
已经两天多没有吃饭睡觉的他实在是有些扛不住了,已经四十七岁的他身体大不如前。
车夫察觉到丞相睡着后,特意放缓了车速,使出生平最高超的驾车技术,使车尽量平稳。
一个时辰后,马车才缓缓驶入成都。
最终缓缓的在相府侧门前停了下来。
车停下的那一刻,诸葛亮同时也睁开了眼睛,拿起座子上羽毛扇轻轻挥动两下之后,仿佛入定了自己的心神。
侍从掀开车帘,诸葛亮踩着脚凳稳稳的站在地面上。
“速召董允、蒋琬、费祎、向宠来见,着其行踪务须稳秘,切勿走漏消息于任何人。”
诸葛亮走入书房,再次打开阿斗的密信看了起来。
“妙啊!太妙了。”
纵然是诸葛亮,每读一次,都会发出一阵赞叹,“如此奇妙之法,亮怎么从来都没有想到过?”
一刻钟后,闲不住的诸葛亮又打开汉中到雍凉的地图,仔细研究起来。
嘴中不断嘀咕着,
“陈仓,褒斜道,祁山道,上邽,街亭,长安,子午谷。”
汉中能够出兵的路线也就那么几条,从哪打,怎么打才是最关键的。
“文长、子龙、幼常、子远皆尝与我论北伐之策。”
“文长行事过躁,子龙、子远用兵太懦,幼常之策亦颇务虚。”
诸葛亮用羽毛扇在地图上不断滑动,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推演。
但每一次推演到一半的时候,诸葛亮都会发现漏洞,继而推倒重来。
就这样又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
诸葛亮已经感受到有些疲劳,正巧这时门吏来报,
“丞相,长史,侍郎,参军,中督来了。”
诸葛亮挥手示意让他们都进来。
四人两前两后进入相府书房,毕恭毕敬的向诸葛亮行礼,
“拜见丞相。”
“无需多礼,诸位请坐。”
诸葛亮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一周,
几人也算是高官了,平日里能够限制几人的不多,但在丞相面前却是大气不敢喘。
丞相虽然平日里平易近人,但是这次没打招呼突然便回到成都,定然有大事发生。
而这大事是什么,这几人心里门清。
“陛下身体还好,但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如果还有下次,那我可不会轻饶你们。”
诸葛亮神情如常,语气也没有什么大的波动。
但是在几人耳中听到却是如平地起惊雷,后背皆是渗出细密的心中不断打鼓。
在他们面前的这位虽然名为大汉丞相,但却是真正掌握大汉国家走向之人!
好在诸葛亮也没有为难他们,知道过错大部分都在阿斗身上,所以很快转移了话题。
“陛下身边最近有没有出现什么人,以前从未见过的。”
“或者陛下单独和哪些人见过面,听谁说过什么话?”
董允略微上前一步,
“丞相,陛下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最近并没有什么调动的记录。”
“要是严格来说,倒是有一个,那便是几日前陛下派黄皓出宫,不知是前往汉中还是何处。”
“另外根据那小黄门的汇报,近些日子并没有益州本地豪族在陛下耳边煽风点火。”
“陛下送到丞相处劝阻北伐的密信目前还没有查清是什么人用什么的手段蛊惑陛下的。”
董允说了半天,就是不敢说是是刘禅自己本身的意思。
“嗯,陛下送来我这的密信并没有阻止北伐的意思。”
“陛下想要推行新法,进行一场改革,此事有眉目之后我会与尔等商议的。”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陛下劝说丞相改革?陛下什么时候有如此见识了?这还是那个每天只会斗蛐蛐,不干正事的陛下吗?
但是这些话几人自然不敢说出来,作为官场老狐狸,自然表现得不动声色。
“对了,黄皓带着陛下的另一封亲笔密信找到了我。”
几人紧张的看向诸葛亮,心脏再次提了起来。
像黄皓这种宦官本就不该出现在诸葛亮的面前,他每日日理万机,怎么有空理会黄皓呢?
但是从诸葛亮的神情中并没有看出来想要责怪几人的意思,
“陛下让黄皓带去的密信中写着此人是个奸佞之人,日后必然成为祸患,所以借我的手杀了他。”
诸葛亮轻飘飘的一段话却让几人直接懵逼。
“那可是黄皓啊!”
“陛下身边最为宠信的太监!”
“陪伴了陛下数年之间,从没有受到过陛下一次责骂,从来都是把陛下哄得开开心心。”
“结果轻飘飘的一封信就这么把他处理了?”
几人想起昨日刘禅在永安宫的样子,不由得多想起来,
“难不成陛下之前都是故意藏拙?麻痹魏吴两国?”
“还是说,陛下背后另有高人指点?”
但,说起高人,除了他们面前的这位诸葛丞相,谁还能称得上是高人?
诸葛亮挥了挥羽毛扇,
“近两日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但还没有来得及上报的?”
蒋琬躬身行礼道,
“禀丞相,昨日陛下失踪后又突然在永安宫中出现,微臣几人得到消息后急忙赶去,之后......”
诸葛亮微微皱眉,
“陛下变得威严起来了?有当年先帝之风采?”
“好好好!”
诸葛亮连说三声好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不愧是先帝子嗣,必能三兴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