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菌巢一期工程(功能区)

菌核核心嵌入精铜炉壁的凹洞之中,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薄薄的菌膜传来,非但没有不适,反而给林墨带来一种沉甸甸的安全感。厚重的炉壁如同最忠诚的卫士,隔绝了腐泥潭的阴冷、潮湿和无处不在的危险气息。林墨的“意识”仿佛也在这片小小的金属空间中安定下来,思维变得更加清晰、专注。

主控室落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个合格的菌巢基地,绝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它需要功能区划,需要资源储备,需要生产单元!一个合格的地基,需要高效的组织和空间利用。

林墨的感知如同精密的扫描仪,再次审视着主菌室周围这片干燥、安全的炉内空间。炉底堆积的灰白色炉渣厚实松软,暂时无用,但可以作为缓冲层和未来改造的基础。他的“目光”在主菌室旁边平整的炉壁上逡巡。

“首先,物资储备!”意念锁定紧邻主菌室左侧的一片平整炉壁区域。这里位置隐蔽,靠近核心,便于随时取用。目标:开凿“储藏凹槽”!

有了开凿主菌室的经验,这次林墨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需要规划尺寸,林墨的意念勾勒出一个长条形、深度适中的凹槽轮廓,大小足以容纳现有的几样珍贵物资:沉灵铁精粹(微量)、鬼面菌麻痹毒素(中量)、剩余的下品灵石(2块)、以及那块巨大的蚀骨甲虫甲壳碎片(暂时只能存放小部分,大的还在外面)。

其实,还是同样的腐蚀软化步骤,几根菌丝尖端分泌出【腐沼菌液(强化)】,均匀涂抹在规划区域,深紫色的液体在黯淡的铜壁上滋滋作响,缓慢地软化着金属表层。然后,林墨继续利用菌丝精准冲击。需要等待数息,让酸液充分渗透软化目标区域后,【菌丝弹射】发动!坚韧的菌丝尖端如同高速凿子,精准地撞击在软化区域的中心点!

噗嗤!噗嗤!铜屑飞溅,一个浅坑迅速成型。效率比最初开凿主菌室时高了不少!

接下来,林墨还需要做最后的精细修整。林墨控制着菌丝,如同最灵巧的刻刀,小心地刮擦、拓宽、打磨凹槽的边缘和底部,确保光滑平整,避免尖锐棱角损伤存放的物资。

很快,一个长约半尺、深约两寸、内壁光滑的长条形【储藏凹槽】便宣告完工!虽然不大,但结构规整,位置绝佳。

林墨意念一动,几根菌丝立刻行动起来。

那团绿豆大小、闪烁着暗沉金属光泽的【沉灵铁精粹(微量)】被小心地安置在凹槽最深处,用一层薄薄的干结炉渣颗粒稍微覆盖隔离。

接着,承载着【鬼面菌麻痹毒素(中量)】的菌丝囊泡被轻柔地放置在凹槽中部,周围用细小的碎石固定,确保其稳定。

两块鸽子蛋大小、散发着温和乳白灵光的下品灵石被并排放在凹槽前端,随时可以取用。

最后一小块从巨大甲壳碎片上掰下来的、巴掌大小的暗褐色甲片,被放在凹槽最外侧,作为物理屏障和备用材料。

林墨看着凹槽内摆放整齐的“家当”,一种“仓廪实”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是他在腐泥潭挣扎求存、猥琐发育积累下的第一桶金!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接下来,生产单元!”林墨的“目光”转向主菌室右侧稍远一点的炉壁区域。这里位置相对独立,避免可能的污染或意外波及主菌室和储藏区。目标:开凿“培育凹槽”!

培育战斗菌种,是林墨深入思考后的关键发展方向!麻痹孢子弹的构想早已在他脑海中盘旋。这个凹槽,就是未来的“兵工厂”!

开凿过程大同小异,依旧是【腐沼菌液】软化+【菌丝弹射】冲击的黄金组合。不过,这次林墨对凹槽的形状有了更多考虑。

首先尺寸稍大,林墨把凹槽设计成一个直径约半尺的圆形浅坑,深度略深于储藏凹槽,提供更大的培育空间。

另外,林墨对于凹槽的底部有倾斜的设计,在开凿时特意将凹槽底部塑造成微微向中心倾斜的漏斗状,便于未来可能产生的液体培养液汇聚或排出。

林墨还对内壁的光滑程度做了打磨,为了更光滑,林墨的菌丝如同最精细的砂纸,反复打磨内壁,确保光滑无比,避免任何毛刺影响菌种附着或生长。

很快,一个圆润、光滑、底部微凹的【培育凹槽】也宣告完成!它静静地躺在炉壁上,等待着未来的使命。

两个功能区凹槽的开凿,消耗了林墨不少能量和时间,但看着初具雏形的菌巢内部,成就感满满。然而,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眼前。

无论是主菌室还是新开的两个凹槽,其边缘都是新开凿的金属,虽然经过打磨,但与周围历经岁月侵蚀的老旧炉壁之间,存在微小的缝隙和强度差异。更重要的是,林墨的警戒菌丝在探查整个炉体时,在几处非功能区(特别是靠近炉口和炉底边缘)发现了细微的锈蚀裂缝和孔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弱点,在未来可能成为防御的致命漏洞!

“必须加固!整体加固!”林墨立刻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安全第一!堡垒的每一寸都必须牢不可破!

林墨的意念扫过储藏凹槽里的物资。灵石和毒素不能动。沉灵铁精粹太珍贵,量也太少。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份吞噬蚀骨甲虫后获得的【金属精华(微量)】上!这些碎片蕴含着精纯的金属本源力量!

同时,他感受着自己技能树中那强化的【腐沼菌液】。这种液体具有强大的粘合性和腐蚀性…如果…

一个大胆的构思在脑海中成型!

“用【腐沼菌液】作为粘合剂,融入【金属精华】碎片作为强化剂和填充物,制造一种…‘生物焊接剂’?用来填补缝隙,加固薄弱点?”

想法一出,林墨立刻行动!林墨伸出菌丝小心翼翼地从储藏凹槽中取出那份【金属精华(微量)】。它并非实体金属,而是一团凝聚的、闪烁着微弱金属光泽的能量流质。同时,几根菌丝开始分泌出粘稠的、深紫色的【腐沼菌液(强化)】。

林墨控制着一小滴【腐沼菌液】,缓缓靠近那团【金属精华】,尝试融合。两者接触的瞬间!

嗡!奇异的变化发生了!深紫色的菌液仿佛遇到了催化剂,颜色瞬间变得更加深邃,近乎墨黑!而金属精华则如同融化般,迅速渗入菌液之中!原本粘稠的液体,质地开始变得如同融化的金属焊锡,散发出一种兼具强腐蚀性、强粘合性和微弱金属灵光的奇异气息!原本刺鼻的酸腐味中,也混入了一丝金属的锋锐感!

林墨控制着这团新生的、粘稠如沥青、闪烁着金属碎芒的“生物焊接剂”,将其涂抹在炉壁上一道细微的锈蚀裂缝上。

滋滋…“焊接剂”接触到裂缝边缘的铜锈,立刻发出轻微的腐蚀声,但速度极其缓慢,更主要的是展现出强大的浸润和粘附特性!它如同有生命的胶泥,迅速填满了裂缝的每一个细微角落,并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带着金属光泽的硬化膜!

林墨用菌丝轻轻触碰测试。硬!韧!与周围炉壁的融合度极高!效果远超预期!

【成功创造:生物焊接剂(初级)!】

【效果:利用腐沼菌液的强粘合/腐蚀性融合金属精华的填充/强化特性,可有效填补金属缝隙、加固薄弱点、修复细微破损。固化后具备优良的物理强度和一定的能量传导性(微弱)。】

“还真的可以!”林墨心中振奋!这简直是基建的神技!林墨看到有效果,而且还是杠杠的好,于是立刻投入菌巢的整体加固工作。

林墨不断融合生成“生物焊接剂”,并将新生的“生物焊接剂”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主菌室、储藏凹槽、培育凹槽与炉壁主体连接的边缘缝隙处,填补凹槽缝隙,确保无缝连接,消除应力集中点。

林墨还利用菌丝不断探查,找到炉体上几处细小的锈蚀裂缝和孔洞,然后用“焊接剂”仔细填补、封堵,内部腐蚀外部加固,彻底消除隐患。

将炉体的缝隙、孔洞修补完成,林墨又将“目光”投在了炉口,炉口作为最可能的入口,其边缘也是受力点。林墨用较多的“焊接剂”在炉口内侧边缘涂抹、加厚,形成一道微凸的强化环带。

整个加固过程细致而繁琐,如同最精密的修补匠。当最后一处薄弱点被“生物焊接剂”覆盖、硬化后,整个炉内空间仿佛都变得更加稳固、坚实!一种浑然一体、固若金汤的感觉油然而生。

林墨的菌核核心在主菌室中微微舒展,感受着这片由自己亲手打造、亲手加固的领地。储藏凹槽里是积累的资源,培育凹槽是未来的希望,坚固的壁垒是生存的保障。

猩红菌巢一期工程——主控室、储藏区、培育区、整体加固——至此,宣告圆满竣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菌类林墨的初始基地,在这腐泥潭的废弃丹炉中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