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浊浪在锁江楼塔下呜咽奔流,卷动着尚未散尽的、来自小孤山血祭遗迹的悲凉气息。鄱阳湖深处的水族精怪们刚刚摆脱次声波的折磨,惊魂未定。白鹿洞书院千年沉淀的文气在陆文渊以血为引的临时刻碑下艰难回稳,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文魂灼烧的微焦味。九江城,在蚀渊会无声的侵蚀下,如同一个被蛀空了部分根基的巨人,表面繁华依旧,内里却暗流汹涌。就在这风雨欲来、危机四伏的关头,一封带着特殊灵力印记的请柬,几乎同时送到了五人手中。地点,并非隐秘的山洞或古老的秘境,而是——烟水亭。这座位于甘棠湖心、九曲回廊相连的古典园林,曾是三国周瑜点将台旧址,承载着历史的烟云,如今更是JJ市民休闲赏景之所。同盟选择此地举行仪式,其意不言自明:守护者,立于尘世之间,守护的正是这万家灯火。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平日里的喧嚣游客早已散去,烟水亭被一层薄纱般的法术结界笼罩,隔绝了凡俗的窥探。亭台楼阁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灯火阑珊,更添几分神秘与庄重。陆文渊脸色依旧苍白,指尖包裹着纱布,那是强行引动书院文魂反噬的伤痕,但他腰背挺直,眼神中多了一份历经淬炼的沉静。董小暖换下了白大褂,一身素雅的改良汉服,药箱斜挎,眉宇间医者的仁心与战士的坚毅交织。云渺依旧是那身素净茶服,手中的曜变天目盏在夜色中流转着深邃的星光,气度从容,仿佛已与这“三界通”融为一体。苏音未施粉黛,简单的马尾,颈间隐约可见那枚小巧的“镇魂戏铃”,周身气场凝练,如同即将登台的将军。陈默则穿着利落的工装夹克,“百工匣”用特制的帆布包斜挎在身侧,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如同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哨兵。他们被引导至烟水亭主厅。厅内陈设古朴,檀香袅袅。早已有数十位身影静候。这些人形貌各异:有须发皆白、身着古式儒袍或道袍的老者(如白鹿洞守阁人、青岚先生);有气质精悍、穿着现代作战服或中山装的协调处骨干(如老刀);有带着山林气息的精壮汉子(石大力等精怪代表);有气质温婉却目光如炬的女子(漪澜代表的水族);还有几位身着传统服饰、周身散发着独特匠人气场的老者(如剪婆、石佛等非遗传承人代表)。这便是“九江守护同盟”的核心力量,一个因危机而暂时放下隔阂、汇聚在一起的松散联盟。一位身形瘦削、穿着朴素灰色长衫的老者立于厅堂中央。他面容清癯,眼神却深邃如渊,仿佛能洞悉时空。正是协调处的最高负责人,同盟的发起者与精神领袖——周老。“诸位同道,”周老的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蚀渊之影,已如跗骨之蛆,深入浔阳肌理。小孤山血祭,石钟山邪音,文脉节点被蚀…桩桩件件,皆昭示其灭我灵枢、乱我山河之祸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厅堂中央的五位年轻人身上。“然,天不绝我浔阳!五圣印记重现,应劫之人已至!”周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陆文渊、董小暖、云渺、苏音、陈默!尔等于危机中觉醒,于磨难中成长,以文脉、医心、茶韵、戏魂、俗骨,护一方水土,显守护之志!今日,以烟水亭为证,以九江山河为凭,邀尔等正式入我‘九江守护同盟’!”厅堂内一片肃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五人身上。无形的压力与期许如同实质。“同盟之责,非止杀伐。”周老的声音转为深沉,“护灵枢之平衡,守文化之根脉,安众生之福祉,御外邪之侵袭!此路艰险,九死一生。尔等,可愿担此重任,与吾等共护浔阳?”五人彼此对视,无需言语,眼中是同样的坚定与决绝。从白鹿洞的考验到杏林秘境的馈赠,从三界茶铺的升级到锁江楼前的镇魂绝唱,从天花井下的生死搏杀到百工窑中的千锤百炼…一路走来,他们早已不是孤身一人,更早已将守护刻入骨髓。“愿!”五人齐声,声音不高,却如金铁交鸣,掷地有声!“善!”周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微微颔首。五位身着不同服饰(分别代表文、医、茶、戏、俗)的同盟执事,手捧古朴托盘,缓步上前,立于五人面前。“赐信物,定身份,立契约!”陆文渊面前,托盘中是一枚长约三寸、通体如墨玉、却温润内敛的细针。针身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极其微小的、如同活字印刷般的金色凸点,细看竟是无数微缩的典籍文字!此乃“文心砚针”!取材自白鹿洞千年古砚之精粹,融文脉之力于方寸,可破邪祟禁制,可引浩然正气,更是指引文脉地脉的“定星针”!董小暖面前,托盘中是一枚青翠欲滴、形如一片舒展灵茶叶的玉符。叶脉清晰,流淌着温润的碧光,散发着令人心神宁静的草木清香。此为“杏林茶符”!以庐山灵茶树王之心叶为基,浸润杏林秘境生机本源,持之可清心辟秽,沟通灵植,更能增幅医道之力,调和五行生机!云渺面前,托盘中是一枚非金非木、形似倒扣茶盏的玄色令牌。令牌表面光滑如镜,内里却仿佛蕴藏着一片旋转的云雾星海,与她的三界盏隐隐共鸣。此为“三界通符”!同盟情报中枢的象征,持此符可借同盟之力稳固茶铺空间,更能在危急时刻向所有同盟成员及精怪盟友发出跨界求援信号!苏音面前,托盘中是一枚小巧玲珑、呈水滴状的玉佩。玉佩色泽温润如象牙,一面浮雕着锁江楼塔的微缩图景,另一面则刻着一个小小的戏台图案,隐隐有风铃清音流转。此为“镇魂戏佩”!由锁江楼塔千年风铃精魄与苏音的镇魂戏铃共鸣所化,能稳固神魂,抵御精神侵蚀,大幅增幅音律之力,更能与锁江楼塔产生更深层次的守护共鸣!陈默面前,托盘中是一枚沉甸甸、呈暗金色、造型古朴如古代令箭的令牌。令牌上并无繁复花纹,只有中央一个苍劲有力的“俗”字,周围环绕着极其细微的瑞昌剪纸纹路、修水金星砚点、草编索的绞股痕迹等九江非遗元素。此为“百工令”!代表着同盟对其“俗骨”之道的认可,持此令可调动同盟部分资源用于民俗法器炼制与修复,更可凭此令请求各地非遗传承人协助,是整合、激活民间守护力量的枢纽!五人郑重地接过属于自己的信物。在指尖触碰到信物的刹那,一股温润而强大的力量瞬间涌入体内,与他们的本源之力水乳交融!信物微微发光,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与他们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联系。“信物在身,契约已成!”周老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厅堂内回荡,“自今日起,尔等便是‘九江守护同盟’之‘五卫’!文脉卫、医心卫、茶韵卫、戏魂卫、俗骨卫!当以身为盾,以命为烛,共守浔阳灵枢,护我山河无恙!”“共守浔阳,护我山河!”厅堂内,所有同盟成员,无论人、妖、隐世者,齐声应和!声音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洪流,冲破了烟水亭的结界,在甘棠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仿佛宣告着一个新时代守护力量的正式崛起!仪式结束,众人并未散去。五位新晋的“五卫”被同盟核心成员围住,或勉励,或交代任务,或交换情报。石大力拍着陈默的肩膀哈哈大笑;漪澜向云渺低语着最新的水族动向;剪婆和石佛看着陈默腰间的“百工令”,眼中满是期许;董小暖则被几位隐世医修拉着探讨净化血毒的心得;陆文渊则与白鹿洞的守阁人低声交流着文脉节点后续的稳固方案…夜色渐深,烟水亭的灯火依旧明亮。同盟的成立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更宏大、更艰难征程的起点。蚀渊会的阴影依旧浓重,灵枢的危机远未解除。当五人终于走出烟水亭,站在九曲回廊上回望夜色中静谧的甘棠湖时,城中喧嚣的霓虹在不远处闪烁,寻常百姓家的灯火星星点点。“真安静啊…”云渺轻声感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三界通符”光滑的表面。“是啊,他们还不知道,黑暗离得有多近。”陈默握紧了腰间的“百工令”,那粗糙的质感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感。董小暖望着远处医院大楼隐约的轮廓,低声道:“所以,才需要我们站在暗处。”苏音颈间的“镇魂戏佩”在夜风中发出微不可闻的清音,她眼神坚定:“那就守好这万家灯火。”陆文渊没有言语,他摊开手掌,那枚墨玉般的“文心砚针”静静地躺在掌心,温润微凉,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又仿佛连接着脚下这片土地绵延不绝的文脉心跳。他抬头,望向九江城璀璨而平凡的夜空,轻轻握紧了手掌。砚针、茶符、戏佩、俗令,还有董小暖贴身收好的杏林针…五件信物在夜色中流转着各自独特而内敛的光芒,如同五颗在暗夜中悄然点亮的星辰。烟水亭的倒影在湖面轻轻摇曳,第一卷的故事,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无声的誓言中,画上了句号。而守护浔阳的漫漫长路,正从这灯火阑珊处,正式启程。前方,是更加汹涌的暗流,是蚀渊会狰狞的獠牙,是灵枢深处更深的秘密,也是属于“浔阳五卫”并肩作战、书写传奇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