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灵的震荡

齐永年跪坐在纯白空间的地面上,呼吸沉重。

刚才的体验太过真实——他不再是虚无的观测者,而是切切实实地站在历史之中。稷下学宫的竹简重量、焚书台的灼热温度、未央宫校场的尘土气息、长生殿内的琵琶琴音……所有感官记忆如潮水般冲击着他的意识。

“我……到底是谁?“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指节分明,皮肤纹理清晰可辨,不再是半透明的虚影。

光球缓缓降落到他面前,光芒柔和如烛火。

“你是齐永年。“它的声音不再冰冷,“一个曾经的外卖员,一个死去的灵魂,一个被选中观测历史的旅人——但现在,你正在成为更多。“

齐永年闭上眼,试图整理混乱的思绪。

人类的本能让他想要抗拒——抗拒这种被历史吞噬的感觉,抗拒自己不再只是“旁观者“的事实。他的潜意识在尖叫,警告他危险:如果继续这样沉入历史,他可能会彻底迷失,忘记自己原本是谁。

“我……害怕。“他终于承认,声音沙哑。

光球沉默片刻,随后轻轻说道:“恐惧是正常的。你的意识正在适应一个远超你认知的真相——你不仅仅是历史的看客,你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可我只是个普通人!“齐永年猛地抬头,眼中带着挣扎,“我没有孟子的智慧,没有霍去病的勇气,没有杨贵妃的……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光球的光芒微微闪烁,像是在思考。

“普通人才是历史的基石。“它最终回答,“孟子也曾是普通人,霍去病也曾是少年,杨贵妃也曾只是蜀地的一个女孩。历史的伟大,不在于英雄,而在于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如何被选择、被铭记。“

齐永年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跳。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又好像没有弄清楚,他缓缓地站起身,低着头思考,之前的经历,而就在他思考的时候,光球在他的身边演示了齐永年的一生,在家里百无聊赖的躺着玩手机、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和父母喜笑颜开的画面、又展现出他送外卖时担心超时,在街道上驾驶电动单车飞速狂奔时的画面。

紧接着画面一转,稷下学宫、焚书台、未央宫校场这些穿越的历史画面,历史和今生两种画面交替流转,不知道经过了多长的时间,也许很漫长,也许又很短促,齐永年缓缓站起身来,身体比之前更加坚实。说出了一句话:“也许生活确实不应该是这样。”他的眼神不再迷茫,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坚定。

他回想起自己在稷下学宫时,听到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时的震撼;想起在咸阳焚书台前,看着竹简燃烧时内心的矛盾;想起未央宫校场上,霍去病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热血;想起长生殿内,杨贵妃指尖轻抚金步摇时的哀伤。

这些情感,这些选择,这些瞬间——他不再是隔着时空的玻璃去观察,而是真正站在其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共鸣?“他低声问。

光球的光芒微微扩大,像是微笑。

“是的。真正的思想觉醒,不是站在高处俯瞰,而是走进人群,感受他们的呼吸。“

“那么,接下来呢?“他看向光球,“如果我不再只是观测者,而是参与者……历史会因我改变吗?“

光球轻轻旋转,光芒洒向纯白空间的边缘。一扇朴素的木门缓缓浮现。

“历史不会因你改变。“光球的声音平静而深邃,“但你会因历史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