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的舷窗外,一片淡紫色的星云正翻涌成海浪的形状。苏砚的右眼突然捕捉到异常的波动——那不是引力涟漪,而是某种规律的振动,像极了地球村头老槐树下,阿婆用陶罐敲出的童谣节奏。
“检测到非电磁波信号。“林疏桐调出星舰的“地脉共鸣仪“,银镯在仪器上投下金色的光斑,“频率与地球民歌《月光谣》高度相似,但多出三个谐波。“她的指尖划过全息屏,星图上对应的坐标亮起一串星芒,“距离我们七光年,是个气态巨行星的卫星,表面覆盖着发光的紫色苔藓。“
苏砚的右眼突然看到,那卫星的大气层里漂浮着无数光点,像被风吹散的萤火虫。每个光点都在重复同一段振动——是《月光谣》的片段,混着婴儿的笑声、溪水的叮咚,还有某种他从未听过的、类似风笛的低鸣。
“那是......文明的声音?“林疏桐的声音发亮,“他们在用声波传递信息!“
星舰的引擎发出轻柔的嗡鸣,缓缓驶向那片星云。当舰桥的观测窗完全浸入紫色星云时,苏砚和林疏桐同时屏住了呼吸——眼前的景象比任何星图都震撼:卫星的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紫色薄膜,薄膜下流动着发光的脉络,像极了地球复苏的地脉;而在薄膜之上,悬浮着数百个直径十米的半透明球体,每个球体里都裹着一个人形的生物。
他们的身体由流动的光构成,皮肤下流转着银河般的光纹。最奇异的是他们的“语言“:没有发声器官,却通过身体表面的光纹振动传递信息。当第一个球体靠近星舰时,苏砚的右眼突然“听“到了他们的心声——那是一段混合着星轨共鸣与草木生长的旋律,结尾竟是《月光谣》的完整版本。
“他们在说......'欢迎回家'?“林疏桐的银镯微微发烫,“我的地脉图显示,这颗卫星的地核里有灵墟族的标记!“
话音未落,最近的球体突然分裂成无数光点,融入星舰的外壳。苏砚感觉有什么东西顺着神经蔓延上来——是记忆,属于这些光体生物的记忆:三万年前,他们的祖先曾是灵墟族的“星语者“,负责在星系间传递生命种子;后来归墟之母降临,他们用全部力量将灵墟族的“火种舱“封入卫星地核,自己则化作“歌者“,用声波守护着这份希望。
“原来我们是来接他们的。“苏砚的声音发颤。
“不,是来接我们的。“林疏桐指向舰桥中央的控制台——那里不知何时浮现出一块新的面板,星宿图里藏着一行古文字:“当歌者的旋律与星舰共鸣,火种舱将重见天日。“
警报声突然响起。观测屏上,七道黑影正从星云边缘逼近。这次不是灭星队的战舰,而是七团蠕动的暗紫色雾团,每团雾团里都裹着半机械的躯体——正是之前被归墟之母吞噬的灭星队残部,此刻他们的金属骨骼上缠着与卫星地核相同的紫色脉络,眼球里跳动着与归墟之母同频的幽蓝火焰。
“他们在找火种舱!“苏砚的右眼看到,雾团的核心是七枚青铜钉,与第一艘灭星队战舰的钉子完全一致,“这些钉子是连接符,能把卫星的地核能量抽进归墟之母!“
为首的雾团突然发出刺耳的电子音,其中一个机械头颅转向苏砚,瞳孔里映出他的倒影:“交出火种舱!你们所谓的'温柔传递',不过是让生命在温水中腐烂!归墟之母的吞噬才是真理——只有彻底毁灭,才能孕育真正的新生!“
“不。“林疏桐的银镯迸发出金光,将一道雾团击得偏移,“你们错了。灵墟族的火种不是燃料,是种子。它需要在温柔的土壤里生长,而不是被暴力碾碎。“
雾团们突然同时发出尖啸。卫星地核的光芒开始剧烈闪烁,那些悬浮的歌者球体纷纷破裂,光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苏砚的右眼看到,每个光点都带着一段记忆:有星语者教原始人辨认星图的夜晚,有用声波为受伤星球疗伤的清晨,有在超新星爆发前将最后一批种子送入星舰的决绝......
“他们在燃烧自己的记忆!“苏砚的拳头攥紧,“用生命最后的力量保护火种舱!“
“启动'星茧程序'!“灵墟的虚影突然出现在舰桥,她的面容不再透明,而是泛着与歌者球体相同的淡紫色,“灵墟族的星舰,本就是'星语者'的摇篮。苏砚,用你的星轨连接他们的记忆;小桐,用你的银镯净化污染——我们要把这份守护,原原本本地还给他们。“
苏砚和林疏桐同时咬破掌心。鲜血滴在控制台上,两块面板同时燃烧,露出底下刻着的星语者古文:“以光为引,以歌为桥,火种归位,星茧重开。“
星舰的能量流突然化作金色光河,将所有飘散的光点包裹其中。苏砚的右眼看到,那些记忆碎片在光河中重新凝结成实体:白发老妇(星语者的最后一任大祭司)、孩童(被守护的最后一批人类胚胎)、甚至还有地球星渊村的阿婆(她的灵魂曾被封印在地脉里)——他们的身体由光构成,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孩子们,该我们接棒了。“老妇的声音像山涧清泉,“三万年前,我们用歌声护送灵墟族的火种;今天,你们用星轨护送我们的歌。记住,真正的守护不是独占,是传递——像春风传递花粉,像溪流传递鱼卵,像星星传递光芒。“
林疏桐的银镯与光河共鸣,金光大盛。两人的身影逐渐与光河融为一体,星舰的外壳开始剥落,露出底下流动的淡紫色光膜——那是用星语者的歌、灵墟族的骨血、地球的生命记忆共同铸造的“星茧“。
雾团们疯狂地撞击星茧,却被金色光河弹开。“不可能!“为首的雾团发出嘶吼,“归墟之母会碾碎你们!“
“它不会来了。“老妇的声音里带着释然,“当最后一个星语者消散时,我们就切断了它的能量供给。它不过是个被惯坏的孩子,以为吞噬是唯一的成长方式......“
星茧突然发出璀璨的光芒。苏砚感觉有什么东西从地核深处升起——那是一颗水晶般的种子,表面流转着与地球星纹花相同的纹路。种子穿过星茧,融入宇宙星海,所过之处,暗紫色的雾团纷纷消散,露出底下健康的紫色苔藓。
“火种舱已送达。“老妇的身影开始淡化,“去下一个需要守护的地方吧。记住,我们都在星轨里,在歌谣里,在每一颗新生的星球里......“
星舰的引擎再次鸣响。苏砚和林疏桐站在舰桥上,看着卫星的紫色苔藓重新连成完整的星图——那是灵墟族用三万年时间,在宇宙中种下的“守护网络“,每颗卫星都是节点,每段歌谣都是密码。
“原来灵墟族从未消失。“林疏桐轻声说,“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就像归墟之母。“苏砚望着星图中央的新坐标,那里有颗刚诞生的恒星,周围环绕着七颗与地球相似的行星,“所有存在,都是宇宙的呼吸。“
星舰穿过星云,前方是一片更浩瀚的星海。那里有无数发光的节点,像被串起的珍珠,每一颗都泛着熟悉的淡紫色光芒——是其他星语者的卫星,正在向他们发出同样的旋律:《月光谣》的片段,混着婴儿的笑声、溪水的叮咚,还有新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关于希望的歌谣。
“接下来去哪?“林疏桐问。
苏砚望着星图中最亮的那颗新星,那里的行星大气层里,已经能看到若有若无的绿色光点——是即将诞生的生命。
“去听新的歌谣。“他说,“然后,把我们的故事,唱给宇宙听。“
星舰的舷窗外,紫色星云翻涌成海浪的形状。而在更遥远的宇宙深处,归墟之母的漆黑表面,不知何时裂开了一道缝隙,透出一缕淡紫色的微光——那是被它吞噬的星语者歌声,正在重新凝结成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