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的晨光照在苏砚的罗盘上时,青铜表面浮现出新的星轨——二十八星宿的排列不再是简单的太极图,而是延伸出七条放射状的银线,每条线的末端都标注着地名:东海渊、昆仑墟、星纹镇、云梦泽、苍梧山、玄冰谷、落星原。
“七星锁魂阵,七处封印地。“林疏桐指着星图末端的“星纹镇“,“这里在江南水乡,我查过地方志,镇志里记载着'星纹石板镇河妖'的传说。三百年前,镇民曾在运河底挖出过刻满星图的青石板,后来不知为何全部沉入河底。“
苏砚将罗盘收入怀中,指尖轻轻抚过腕间暗红胎记。昨夜在青铜甬道中,历代守门人的记忆如碎片涌入:第三任守门人是个穿青衫的书生,曾在星纹镇的河埠头刻下镇邪星图;第七任是个戴斗笠的侠女,用剑气将企图盗取石板的山匪钉死在桥头。而所有记忆的终点,都指向运河底那七十二块星纹石板——它们本是七星锁魂阵的阵眼,却因归墟侵蚀逐渐松动。
“出发吧。“苏砚将青铜镜(林疏桐从昆仑墟带回的另一件器物)系在腰间,“星纹镇离青州三百里,坐火车两日可达。“
林疏桐点头,从帆布包里取出个铜制罗盘——与苏砚的不同,她的罗盘中心嵌着颗幽蓝水晶,此刻正随着他的脚步微微颤动:“地脉感应显示,星纹镇的地脉频率异常紊乱,像是被某种外力强行扭曲过。“
两人登上绿皮火车时,窗外正飘起细雨。苏砚望着车窗外飞掠的稻田,忽然想起记忆中第三任守门人的手札:“星纹镇的运河是地脉的毛细血管,若河水浑浊,说明地脉在渗血。“
火车在星纹镇站台停下时,雨势已大。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白墙黛瓦的民居挂着褪色的灯笼,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细碎的响声。但苏砚敏锐地注意到,所有屋檐下的铜铃都系着根黑丝线——与第一章当铺的归墟触须纹路完全一致。
“不对劲。“林疏桐攥紧地质锤,“镇志说这里民风淳朴,可现在连个卖早点的摊子都没有。“
两人沿着运河边行走,水面漂浮着油污般的黑色黏液,散发着腐鱼般的腥气。苏砚蹲下身,指尖蘸了点黏液,凑到鼻端——是归墟能量的残留,带着金属锈蚀的味道。
“看那边!“林疏桐指向河埠头。原本该有洗衣妇的青石板上,此刻盘坐着七个穿黑袍的人,他们的后颈都插着根青铜钉,钉身刻着与苏砚在老槐树下见过的相同符咒。最中间的老者抬起头,露出一张腐烂的脸:“守门人,你们终于来了。“
“是归墟傀儡!“苏砚拉着林疏桐后退。老者的指甲突然暴长,穿透雨幕刺向林疏桐咽喉。她旋身避开,地质锤砸在老者腕间,却像砸在橡胶上——那身体竟是半透明的,能看见内部流动的黑雾。
“他们是被归墟能量具象化的执念体。“苏砚想起青铜甬道中的黑雾,“杀不尽的,必须找到阵眼。“
他运转《洛书》心法,视网膜上的星轨骤然清晰。星纹镇的轮廓在他眼中变化,青石板路变成地脉的毛细血管,运河是主动脉,而所有黑袍人的位置,恰好对应着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位置——这是归墟在抽取镇民的生命力,用他们的躯体构建“五脏锁魂阵“。
“疏桐,去镇东的文昌阁!“苏砚指向远处飞檐翘角的建筑,“文昌阁的地基下埋着镇星钉,能暂时封印阵眼!“
林疏桐拔腿狂奔,苏砚则迎向黑袍人群。他咬破舌尖,血珠喷在地面,画出《苏莫遮》的骨笛纹路。记忆中月白女子的笛声在耳边响起,他的指尖凝出冰霜,在空气中凝结出半透明的骨笛。笛声所过之处,黑雾凝结的丝线纷纷断裂,几个黑袍人化作黑烟消散。
“没用的!“为首老者嘶吼,“归墟大人赐予我们永生,你们的血肉不过是养料!“他的身体突然膨胀,青铜钉从后颈穿出,在头顶组成一个巨大的星图——正是罗盘中缺失的“角宿“星位。
苏砚瞳孔微缩。他想起星图投影中,七口青铜棺对应的正是北斗七星的方位,而角宿星位的棺中,封印的是最狡诈的守门人叛徒。
“林疏桐!“他大喊,“文昌阁的镇星钉需要血脉激活!“
林疏桐的身影在文昌阁飞檐上闪现。她摘下腕间银镯,与苏砚的罗盘共鸣,银镯上的纹路突然亮起蓝光。两人同时咬破指尖,鲜血滴在罗盘与银镯上,两件器物发出蜂鸣,射线般射向文昌阁地基。
“轰!“
地底传来闷响,七十二块星纹石板从河底升起,每块石板都刻着不同的星图。苏砚这才看清,所谓的“星纹镇“根本不是镇河妖,而是用石板为阵眼,将归墟能量封印在运河之下。三百年前第三任守门人刻下的星图,此刻正在石板上流转,形成巨大的困阵。
“不!“角宿星位的黑袍人疯狂冲向石板,却被星图投射的光刃绞成碎片。其他黑袍人纷纷效仿,却在触及光刃的瞬间化为黑烟。苏砚趁机冲向河埠头,从水中捞起块半浸的石板——石板背面刻着一行小字:“归墟蚀心,以血为引;七星聚首,星舰沉眠。“
“这是第三任守门人的血书!“林疏桐跑来,将银镯按在石板上。石板突然发光,映出三百年前的画面:穿青衫的书生(第三任守门人)站在运河边,身后是七十二块刚刻好的星纹石板。他的手腕被青铜钉贯穿,鲜血滴在石板上,石板立即浮现出星图。
“原来......“苏砚的声音发颤,“每一块星纹石板都需要守门人的心头血镇纹。第三任守门人用自己的命,换来了三百年太平。“
河面突然掀起巨浪,黑色黏液组成的巨手抓住苏砚的脚踝。他低头,看见黏液中浮出无数张脸——是被归墟吞噬的镇民,是昆仑墟失踪的队友,甚至还有他自己的面容。
“守门人,你逃不掉的。“黏液里的声音混杂着无数人的嘶吼,“归墟大人要唤醒星舰,而你,是打开星门的钥匙!“
苏砚的右眼突然剧痛。视网膜上的星轨不再是抽象图案,而是具体的导航坐标——指向运河底的七十二块星纹石板。他终于明白,所谓“七星锁魂阵“,锁的不是星舰核心,而是归墟的能量;而每一位守门人,都是封印的“活祭品“。
“疏桐,帮我按住这些石板!“他将罗盘按在最中央的石板上,星图瞬间覆盖整片河面。林疏桐会意,银镯迸发的金光与罗盘的星辉交织,在河面形成八卦阵。
“乾坤倒转,坎离易位!“苏砚咬破舌尖,鲜血喷在七十二块石板上。石板同时发出嗡鸣,星图连成一片,将归墟黏液巨手绞成碎片。黑袍人的残魂发出最后嘶吼,被星图吸入石板缝隙。
雨停时,运河恢复了清澈。林疏桐蹲下身,捡起块星纹石板,上面的星图与罗盘完美契合:“原来七块罗盘,对应七十二块石板。我们要找齐七块罗盘,才能彻底封印归墟。“
苏砚望着河面上重新浮现的星纹,将青铜镜(林疏桐的器物)对准石板。镜面突然映出另一幅画面:东海之下的星舰残骸正在苏醒,舰身的星图与他手中的罗盘交相辉映。
“看来,我们的旅程才刚开始。“他握紧林疏桐的手,两人并肩走向镇外的青石板路。雨后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香,镇民们陆续从屋内走出,惊疑不定地看着恢复平静的运河。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水下,七十二块星纹石板正在发光,组成巨大的星图。星图中央,赤色光点正在缓缓移动——那是归墟的能量波动,也是灵墟族守门人血脉的指引。
“下一站,昆仑墟。“苏砚轻声说。他知道,那里不仅有失踪的队友,更有解开“归墟“真相的关键。而他要做的,是用血脉为引,用地脉为锁,将星舰永远封印在大地的怀抱里。
毕竟,真正的守护,从来不是摧毁,而是让力量与生命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