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朝会

谢润一听,心里恼怒,但面上却是不能表现出来。

“唉,一夜未眠,还请叔父教教我。”

谢润叹到,显出一副心力交瘁的样子。

“一点家事都处理不好,如何成事?!及早让皇上赐婚吧,面上好看些,外面那些都是在等看你笑话,自己思量吧。”

高明生将东西塞入谢润手中,便不理他了,率着人便朝里走去。

谢润此时看着手里的这个东西,内心满是感慨,虽然昨天皇上说叫他去取,但却远不如这种人脉之间的互相帮衬。

定了定神,左右看了看,谢润将东西收好,立刻也跟着赶了上去。

他现在是吏部侍郎,但吏部却是工部的的死对头,他被夹在中间,两头都难。

若是谢宁知道,也不好再怪这个便宜爹了。

在自己关系的死对头手下做事,这不摆明就是告诉对方,这是来抢地盘了吗?

受个气都是夹板气,等会下了朝,不必说,谢润已经猜到,吏部尚书对自己要怎样夹枪带棒的讥讽了。

“乖女儿啊乖女儿,老父亲的前途可全都在你手上了,你可一定要在后宫出人头地啊。”

谢润一边走,一边承受来自周围异样的目光,心里委屈巴巴的想到。

很快,众臣工都是走进了金殿之中,而卯时三刻也在他们站好的时候,准时到达。

身穿龙袍的的永定帝,龙精虎猛,威武不凡的步入其上,待坐稳后,贴身大太监和安,宣喊之后。

只听下面齐声山呼喊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永定帝说到,平和的声音通过工部制作的扩音器,也很好的传入了各个臣工耳中。

很快,浩浩荡荡的近百位大臣,便站了起来,等待永定帝给他们开会。

“每日早起,虽无大事,但见诸位爱卿能齐聚于此,朕心甚悦。日以入冬,百姓衣食当为重中之重,户部。”

“臣在。”

只见领头一人踏出,此人圆脸大耳,葫芦身材,面对永定帝点名,神色镇定,有清廉之风。

“每年此时,地方应急奏疏应该早到你案前,为何还迟迟不到朕的跟前。”

“回禀圣上,胶州一地今年大旱,颗粒少收,入冬时却报无恙,臣早已通知吏部派人查看,算来应该早已到京,或有延迟,但两日内,所有地方条陈便可汇总,呈与皇上。”

“嗯,大旱之后或有大涝,工部来年多派人勘察,以预防水患,又劳民伤财。”

“臣遵旨……”

似乎是在打瞌睡的高明生瞬间清醒了过来,他喊到,其声中气十足,比之壮年还有过之。

“吏部是谁在负责此事?”

永定帝又问到,顿时场中变得微妙起来。

永定帝心中也知道了,顿时就想转移话题,却是被吏部尚书抢先一步。

“回皇上,是谢侍郎在负责此事。”

这种得罪人的活,向来吏部都是谢润在负责,有时就连永定帝都看不下去了,会主动为他开脱。

亭侯是他亲封,却总是办事不利,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但是他身为英君,这种事偶尔一下,臣子们会说皇上体恤下属,多了就只会说他刻意偏袒。

且看谢润如何回答吧。

此时谢润脑袋里有些浆糊,昨天是连轴转,心情跌宕起伏,脑力都消耗完了,哪里有时间去衙门管公务。

只是这屋漏偏逢连夜雨,该要怎么回答才好呢。

谢润下意识站了出来,行礼说到。

“公文应该昨夜晚间就到了,容臣下朝之后,便立刻处理此事。”

谢润说到,这个回答还算圆润。

但偏偏就怕有人找事。

只见这时有人顿时站出来说到。

“启禀圣上,胶州的公文昨日就已经到了,还请圣上明察。”

开会最怕遇到这种事了,几个臣子在那互怼,就算是小事也不好收场。

永定帝脸色瞬间就不开心了,于是很快大殿中就开始冷场起来。

他用手指敲了敲龙椅,有节奏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一直飘到这些臣子的心中,让他们猜想,皇帝现在是在想什么呢?

“谢卿的事,朕知道,昨日朕还驾临侯府参观了一下,相谈甚欢,谢卿当时还给我说……说什么来着?”

永定帝无奈,他原本不想主动提起这件事的。

“是说小女赐婚的事,臣最近相中了京城才子李修文,他又与小女情投意合。臣就想择日不如撞日,恳请皇上为他俩赐婚……”

谢润说到,此时内心万分无奈。

满大京城,谁不知道亭侯谢润一心想要将娇娇宝贝嫁给皇上为妃。

但现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却说为了一个区区没有背景的才子,将自己的嫡女下嫁,这不就是笑话吗!

于是只听“噗嗤”,大殿末尾的两个大臣顿时忍不住了。

这声噗嗤是如此刺耳,谢润只感觉自己心绞痛,痛的不行。

但大殿之上还得忍着,白先生也说过,此时谢润顿时心领神会。

他做出夸张的动作,来表示自己真的忍得好辛苦。

看见谢润的夸张表情,永定帝心头也是一口邪火,亦有些同情谢润。

难道这些人是要把事情搞大说穿,说京城有个才子,还是朕看重的,给朕戴了绿帽吗!

这个才子未来还可能是朕的臣子?!

越想越难受,永定帝虽然自诩胸怀广博,但他也是个男人,还是天下最尊贵的男人。

彼此心照不宣还好说,现在这一笑是什么意思?

“何人在笑?”

他平淡问到,无人回答。

“何人在笑?!”

他加重语气问到,还是无人回答。

“何人在笑……!”

永定帝终于忍不住了,他咆哮出声,冰冷的杀气在此刻汇聚,令下面的大臣不由不寒而栗。

连忙齐齐跪下,以免触了霉头。

“不说,今天就不要退朝了。”

永定帝强忍心头的隔阂说到,随后离开了这里,去往了一旁的隔间专门休息的地方,那里常备日用,甚至还有一道小门,直通外间,方便妃嫔们的出入。

半个时辰后,永定帝又回到龙庭上,此时下面大臣脸上多是已经异色一片,个中原因很难描述。

然后只见末尾两个大臣颤颤巍巍的爬了出来。

再不出来,莫说官职没了,一家老小吃饭都是问题。

“是你们在笑?缘何发笑?是亭侯嫡女下嫁寒酸书生,你们在嘲笑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