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闷声发财,方是长久之道(求收藏)

“正是在下,不知苏老板有何吩咐?”陈渊不卑不亢地回应。

苏晴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物,轻轻放在柜台上。

那是一尊巴掌大小的丹炉,通体赤铜,造型古朴,但炉壁上却布满了细密的裂纹。

一股淡淡的药香,混合着焦糊的气息,从丹炉上传来。

“此物名为‘赤阳炉’,一件下品法器。”

苏晴的指尖轻轻划过炉身上的裂纹。

“我那不成器的男人,炼丹时炸了炉,伤了根本。”

“我找过镇上其他的炼器师,他们都说此炉核心的聚火阵纹已毁,修复不了,只能回炉重炼。”

“我听说,你得了魏和的真传。”

她抬起头,清澈的眸子注视着陈渊。

“我只有一个要求,修复它,不能改变它原有的特性。”

“价钱,你开。”

赵书源在旁边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一件报废的法器,还要求原样修复,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陈渊拿起那尊小巧的丹炉,一丝法力探入其中。

炉内结构复杂,聚火阵纹确实已经碎裂成了十几块,但核心的几个符文节点尚存一丝灵性。

修复很难,但并非不可能。

【炼器初解】的知识,在他脑海中飞速流转,数种修复方案已然成型。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丹炉的材料和炼制手法中,嗅到了一丝魏和日记里提到过的,独属于魔道的阴火淬炼痕迹。

这丹炉,不干净。

这位俏妇人,也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苏老板信得过,在下自当尽力一试。”

陈渊放下丹炉,神情平静。

“只是修复此等法器,颇为耗费心神。而且,要将破碎的阵纹重新熔炼归一,且不伤其根本,需要一种特殊的灵材作为引子。”

“工钱,五十块下品灵石。”

“除此之外,我还需要三钱‘凝火寒晶’。此物能中和炉内狂暴的火灵力,防止阵纹在修复时二次崩毁。这东西坊市里可买不到,若是苏老板能提供,可以试试”

他话音落下,苏晴那清冷的脸上,忽然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却不达眼底。

“五十灵石,外加凝火寒晶。”

“三个月后,我来取。”

她留下丹炉,转身便走,干脆利落,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直到那道青色身影消失在街角,赵书源才长出了一口气,凑到陈渊身边,压着嗓子,神情复杂。

“陈老弟,你……你可真敢接啊!”

“这女人的生意,可不好做。凝火寒晶那可是炼制中品法器才用得上的宝贝,她眼睛都不眨就答应了,这来头……”

陈渊没理会他的大惊小怪,只是摩挲着那尊小小的赤阳炉。

“赵哥,你人脉广,帮我打听打听,这丹心阁和苏老板,究竟是什么来头。”

“事成之后,给你这个数。”

陈渊伸出了两根手指。

赵书源眼睛一亮,把所有担忧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包在我身上!”

送走了赵书源,陈渊关上铺门,拿着那尊赤阳炉,走进了内屋密室。

他眼中再无半分谦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沉的思索。

这苏晴,果然有问题。

用一件沾染了魔道气息的法器来试探他这个“魏和传人”,既是考验他的炼器术,也是在看他会不会对魔道的东西有特殊反应。

和苏晴初次接触,他就隐隐有一种怪异的感觉,说不出的不对劲。

美则美矣,可就是有一点僵硬?

可问题是,如果此女真的是魔道,那陆青云怎么没找她麻烦?

“有意思。”

陈渊冷笑一声。

“看来这望海镇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再深一些。”

…………

密室之内,那尊布满裂纹的赤阳炉被陈渊随手搁在一旁,用一块黑布盖了起来。

这笔生意是烫手的山芋,也是送上门的把柄,但陈渊不急。

他如今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的视线落在身前那口大箱子上,里面是魏和留下的三百多块下品灵石,和一堆散发着阴寒气息的炼器材料。

这是他如今全部的本钱。

可坐吃山空,不是他的风格。

一个稳定的,能够源源不断产生收益,又能完美掩饰自己秘密的营生,才是立足之本。

打打杀杀,那是最后的手段。

闷声发财,才是王道。

炼制法器?

动静太大,也太扎眼。

他一个刚入门的“炼器学徒”,要是隔三差五就拿出成品法器售卖,怕是第二天陆青云就得找上门来“喝茶”。

必须另辟蹊径。

陈渊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望海镇坊市的景象。

来来往往的散修,大多是练气初期的修为,为了几块灵石奔波劳碌,与天争,与地斗,更要与海斗。

海。

一个字,点醒了陈渊。

他骤然睁开双眼,那枚青色玉符上的【渔感】、【操舟】、【泅渡】等一系列与水相关的莹白词条,在他心头微微一亮。

他最懂的,就是海。

他最熟悉的,就是那些靠海吃海的渔夫和低阶修士,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痛点又在哪里。

一个绝妙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型。

他不做高高在上的法器生意,他要做的是一个完整的渔具、船具体系。从鱼钩、渔网、浮漂,到船帆、船锚、乃至修补船只的铆钉和木板,他全都要做!

“也不知李小栓,赵四叔他们怎样了……离开也快半年了。”

他甚至动过一个念头,凭着自己对海的理解,将那些散修渔夫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渔帮,效仿之前的模式,逐渐垄断这片海域的低阶产出。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他立刻掐灭。

不行,太招摇了。

帮派意味着纷争与责任,会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躲在幕后,闷声发财。

他起身走出密室,来到锻造台前。没有动用地火炉,只是燃起了一盆小小的炭火。

他取来一截凡品精铁,以法力包裹着小锤,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

精铁在他的锤下,很快被拉成细长的铁条,又被截成数寸长短。他手法娴熟,将一截截铁条烧红,弯曲,打磨出锋利的倒刺。

转眼间,一排大小、形制各不相同的鱼钩,便整齐地摆在了台面上。

这些,只是凡物。真正的点睛之笔,在下一步。

陈渊屏住呼吸,取出一根比绣花针还细的刻刀,拈起一枚鱼钩。他将一丝微弱的水行法力,注入刻刀尖端。

而后,手腕稳定得像一块岩石,在那小小的鱼钩上,铭刻下了一个极其简化的基础符文——“引灵”。

这是【炼器初解】中最粗浅的法门,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让器物对天地间的某种灵气,产生一丝微乎其微的吸引力。

当最后一笔落下,鱼钩轻轻一颤。一缕若有似无的灵性,在上面流转。

可若是用它去钓鱼,尤其是去钓那些蕴含灵气的海鱼,效果将天差地别。

成了。

陈渊拿起那枚鱼钩,嘴角翘起。

他给这东西起了个名字——“灵犀钩”。

而且,这只是开始。

同样的原理,完全可以应用在渔网的铅坠上,让网沉得更快;可以应用在船舵的轴承上,让掌舵更省力;甚至可以将一些耐水的灵木削成薄片,刻上微型“固化”符文,作为修补船只漏水的‘灵犀板’。

成本,不过几文钱的凡铁,和一丝法力。

售价,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开到几十个大钱,甚至一块下品灵石。

这才是真正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