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余烬纪元
- 开局家没了,成了宇宙街溜子!
- 流沐恩
- 3385字
- 2025-06-27 23:06:09
星历 2157年。太阳系。最后的黄昏。
柯伊伯带边缘,“瞭望者七号”深空观测站。刺耳的、撕裂灵魂般的警报声,淹没了所有仪器低沉的嗡鸣。主屏幕上,那片人类诞生并仰望了数百万年的金色恒星——太阳——其核心区域,正发生着科学无法解释、逻辑无法承受的畸变。
观测员李哲的瞳孔在头盔面罩后急剧收缩,倒映着屏幕上扭曲的数据流。那不是耀斑,不是日冕物质抛射…那是一种…空间的哀鸣。
“曲率读数…爆表了!我的天啊…空间结构…它…它在…解压?!”李哲的声音因极致的恐惧而失真,手指在冰冷的控制台上徒劳地抓挠,仿佛想抓住某种不存在的依靠。
数据不会说谎。太阳核心处,一个无形的“奇点”被触发了。它没有质量,没有能量特征,只有一种纯粹的、对物理法则的绝对否定。太阳系的空间结构,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揉皱又强行拉平的纸张,正经历着无法想象的维度级畸变。
水星,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第一个承受了无法理解的冲击。它没有爆炸,没有碎裂。它就像投影在幕布上的影像被粗暴地抹除,在不到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连同其轨道空间一起,被彻底“熨平”,还原为宇宙背景辐射中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仿佛它从未存在过。
金星紧随其后。它那厚重的大气层甚至来不及翻滚,整个行星连同其轨道空间,如同被投入强酸的画布,瞬间溶解、消失。
“不——!”李哲的嘶吼淹没在观测站结构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呻吟中。空间畸变的涟漪,正以光速向外扩散!
地球。人类的摇篮。蔚蓝的母星。
轨道上,星罗棋布的太空城、空间站、防御平台,在无声的绝望中,连警报都来不及拉响。扭曲的空间波动扫过它们。坚固的合金骨架如同脆弱的玻璃玩具般扭曲、折叠、然后…彻底崩解为最基础的粒子流。没有火光,没有爆炸,只有一种冰冷的、绝对的抹除。
地球本身。壮阔的太平洋、巍峨的喜马拉雅、繁华的都市群…在空间畸变的伟力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大陆板块被无形的力量强行挤压、拉伸、撕裂。大气层被瞬间抽离,还原为宇宙尘埃。蓝色的星球,在亿万双通过卫星直播目睹这一切、充满绝望与不信的眼睛注视下,如同被投入碎纸机的照片,在极致的空间扭曲中,被彻底“抹平”。
火星基地上,最后的求救信号只传输了一半,便戛然而止。小行星带的矿场、木星的轨道哨站、土星的光环城…太阳系内所有人类存在的痕迹,在那道冰冷无情的空间畸变涟漪扫过之后,只留下了一片死寂的、被彻底“熨平”的空旷。行星消失,轨道湮灭,只剩下太阳这颗孤零零的恒星,其光芒在扭曲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怪异而扭曲。
太阳系,人类文明辉煌的家园,在短短数分钟内,被一种超越认知的力量,从宇宙的画卷上,彻底“擦除”了。留下的,只有一片被暴力“抚平”后、残留着诡异空间褶皱和微弱引力涟漪的死寂虚空。以及…那道指向深空、冰冷、毫无情感的未知能量签名。
干预者。
这个名字,带着刻骨的恐惧和血泪,如同最后的墓志铭,烙印在每一个幸存者的灵魂深处。
---
星历 2157年。地球轨道废墟边缘。“方舟”舰队旗舰,“昆仑号”。
旗舰舰桥内,死一般的寂静。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血浆。舰队总司令林振邦,这位曾叱咤星海、指挥过人类最辉煌战役的铁血军人,此刻却像被抽走了脊梁,死死抓着指挥台边缘,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舷窗外那片…空无一物的黑暗。
那里,本应是地球的位置。如今,只剩下一片令人绝望的虚无。
屏幕上,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数十亿生命信号…瞬间归零。无数个代表着城市、基地、家园的光点…永久熄灭。
“报告…总司令…”副官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深空探测器…全频段扫描…无…无生还信号。太阳系…确认…消失。”
“消失”两个字,像两把冰锥,狠狠扎进舰桥内每一个人的心脏。
林振邦猛地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种被烈火淬炼过的、近乎疯狂的决绝。他挺直了脊背,仿佛要将整个文明的重量扛在肩上。
“全舰队通告!”他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响彻每一艘伤痕累累的星舰,带着一种撕裂绝望的金属质感,“这里是林振邦!太阳系…没了!我们的家…没了!”
短暂的死寂,然后是无数压抑的、从通讯频道中泄露出的抽泣与哽咽。
“但人类!还没亡!”林振邦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我们!就是人类最后的火种!这‘方舟’舰队,就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墓碑…和摇篮!”
他猛地指向深邃的、群星闪烁的黑暗深空,那方向,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目标:比邻星域!最高速度!抛弃所有非必要负重!唤醒所有休眠专家!整合所有资源!舰队…即刻启航!”命令如同淬火的钢钉,砸落,“我们…去为人类,找一个新家!哪怕…要航行一百年!一千年!”
“瞭望者七号”最后的残骸信号,在舰队启航的瞬间彻底消失。它传回了太阳系毁灭时,那道冰冷能量签名的最后一丝微弱回波。在旗舰的绝密数据库中,它被标注为:“干预者·抹除印记”。
---
星历 2207年。比邻星b轨道。“方舟”舰队。
五十年的深空漂泊,耗尽了舰队最初的悲壮与锐气。资源短缺、冬眠故障、技术断层、内部冲突…如同一把把钝刀,不断切割着这支疲惫之师的生机。原本庞大的舰队,如今只剩下不到出发时三分之一的数量,舰体上布满陨石撞击和能量匮乏导致的锈蚀痕迹。
旗舰舰桥内,气氛凝重如铁。总司令林振邦已白发苍苍,皱纹深刻如刀刻,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面前,是首席科学家陈海,以及他的妻子、生态学家苏云。两人同样满面风霜,眼中布满血丝,但神情却异常坚定。
“总司令,比邻星b的环境数据…比预想的更糟。”苏云的声音带着疲惫,“重力异常,大气剧毒且稀薄,恒星耀斑活动剧烈到足以穿透任何常规护盾。建立永久性、可自我维持的殖民地的可能性…低于5%。”
“但这是我们唯一能短暂停靠喘息的地方!”陈海补充道,手指在全息星图上划过,指向那片混乱的橙红色行星,“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伴星轨道附近,以及该星域深空方向,多次捕捉到…极其微弱、但特征与‘抹除印记’高度吻合的能量残留!”
“干预者?!”林振邦眼中寒光爆射。
“无法确认是本体还是遗留物。但足以证明,它们的阴影…笼罩着这片星域!”陈海语气沉重,“舰队继续停留,风险太大!它们可能循迹而来!”
沉默。沉重的沉默笼罩着舰桥。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文明的存续。
许久,林振邦缓缓开口,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舰队…不能停。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深空,寻找真正的家园。但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的目光扫过陈海和苏云:“陈博士,苏博士。你们…愿意留下吗?带领一部分人,在比邻星b建立一座…‘避风港’基地。为我们保留最后的火种,作为预警的前哨,也…为可能走投无路的舰队,留下一线归途的希望。”
陈海与苏云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同样的决然。他们没有犹豫。
“为了人类。”陈海沉声道。
“为了…可能回家的路。”苏云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好!”林振邦重重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陈海博士,苏云博士,你们将作为‘避风港’基地的最高负责人!舰队会留下必要的资源、技术和…一艘处于绝密封存状态的HL300型高速侦察舰!它藏在最危险的地方——比邻星的日冕层深处!代号:‘星火’!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只有你们,掌握启动它的最终密钥!”
“记住!”林振邦的目光穿透舷窗,望向那颗橙红色的炼狱行星,也望向更深的宇宙,“如果…如果‘干预者’的威胁再次降临…如果基地无法坚守…那么,点燃那点‘星火’!追上我们!或者…为人类,寻找另一条生路!”
“方舟”舰队庞大的身躯,在比邻星微弱的光芒下,再次喷吐出幽蓝的尾焰,如同离群的孤雁,缓缓调转方向,向着更加深邃、更加未知的黑暗驶去,渐渐消失在群星的背景之中。
陈海和苏云站在一艘即将降向比邻星b的登陆舰舷窗前,手紧紧相握。他们身后,是数百名自愿留下的科学家、工程师、军人和他们的家人。人群中,他们年幼的儿子,陈楚生,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稚嫩的脸上带着对未知的茫然和对离开舰队的困惑。人们沉默地望着远去的舰队,眼中充满了离别的悲伤和对未知炼狱的恐惧。
陈海紧紧搂住妻子和儿子的肩膀,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会活下去。为了楚生,为了…人类真正的遗产。总有一天…我们会点燃星火,照亮归途。”
登陆舰,如同投入炼狱熔炉的微小石子,承载着陈海、苏云和他们唯一的儿子陈楚生,以及数百名自愿留下的同胞,向着那颗橙红色的、风暴永不停息的行星——人类最后的“避风港”,也是最后的钢铁坟墓——义无反顾地降落下去。
而在遥远的、舰队航向的深空彼岸,那道冰冷的、如同墓碑般的“抹除印记”,在宇宙的黑暗背景中,似乎…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