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命运轨迹的偏移!佛道兼修!

“汪汪!”

大黄的吠声打断了张小凡的思绪。

田灵儿走了。

但大黄没跟去,一直在附近撒欢。

此刻闻到包子香,立刻扑了过来,口水淌了满嘴。

张小凡见着这般,不由哑然失笑。

顺手丢给它一个肉包,看着大黄三口吞下。

忽然,他想到了小灰——

不,准确地说,是想到了小灰栖身的幽谷!

那幽谷自然不是普通的地方。

摄魂棒就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它地处偏僻荒凉,大竹峰弟子几乎无人踏足,正是开辟药田的绝佳之地!

想通这点,张小凡微笑着摸了摸大黄的狗头,却没有立刻动身。

并非疲惫,也非贪恋休息,而是出于谨慎。

幽谷之所以幽谷人迹罕至,自然是有原因。

谷中松柏野树成林,幽深难测。

当年大竹峰一脉的祖师,也曾有人御剑去那深谷里探查过。

但那里只是原始森林,无甚奇异之事。

倒是猛兽毒虫多了些。

幸运的是这些猛兽毒虫几乎从不出谷。

所以一直相安无事。

可他要进入幽谷之中,开田种药。

情况大不相同。

需要面对这些从不出谷的猛兽毒虫。

以他眼下炼气期一层的微末修为,连《眨眼剑法》也才重新捡起来。

贸然深入绝非明智之举!

张小凡沉得住气,决定等待时机。

稍作休息,他才重新拿起柴刀,继续劈砍黑节竹。

“不错。”

日头升至半空时。

宋大仁御剑“十虎”而来,看着竹干上的缺口,温和笑道:

“第一次砍这黑节竹,能留下这么深的缺口,已经很好了。”

对于张小凡未能完成入门功课,宋大仁并不意外。

毕竟。

他还从未听说过,刚入门的弟子,谁能第一次砍断黑节竹。

张小凡笑了笑,正要回应。

“汪!”

大黄猛地又扑向竹筐想偷包子!

半人多高的体型带起一阵风,刮得旁边竹子微微一晃。

“咔嚓!”

一声脆响!

那被砍出缺口的黑节竹,竟应声断裂!

宋大仁顿时愣住了。

张小凡挑了挑眉,并不意外。

他虽在重练《眨眼剑法》,却非真正从头开始。

千万年的修炼经验,让他在短短几个时辰内便掌握了这门杀人技的精髓!

当那细竹被砍出第一道裂痕时,崩溃便已注定。

阳光洒在断落的竹子上,清晰地映出竹筒内部蛛网般的裂痕。

“这……”

宋大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看看张小凡,又看看那截断竹。

都是过来人,他十分明白,哪怕只是很细的一节竹子!

可第一天能砍断,还是十一岁的孩童,当真实在不易!

“好好好!”

惊讶迅速转为由衷的喜悦,宋大仁捡起断竹,笑容满面,

“咱们资质不够,可以慢慢修炼,但身子骨好,怎么也是好事!”

张小凡不禁一笑。

这也能找到优点,夸上几句,大师兄日后一定会是个好师父。

“走,咱们找师父去!他老人家知道了,肯定也高兴。”

“是,大师兄。”

张小凡背上竹筐,随他踏上“十虎”,御剑离去。

“什么?!”

“看不出来老七瘦瘦弱弱的,还有这把子力气!”

“小师弟,你可是创造了大竹峰入门功课,史无前例的记录啊!”

厨房。

当宋大仁笑着拿出那截断竹,说出张小凡今日的功课时。

等待开饭的师兄们惊讶过后,纷纷眉开眼笑。

杜必书更是嚷嚷着要加个菜庆祝。

“内部裂缝横生,捡了个便宜罢了。”

田不易轻描淡写地评价道。

话音刚落,立刻招来苏茹一个嗔怪的白眼。

“小凡,别听你师父的!你师父当年还不如你呢!”

被妻子拆台,田不易老脸一红,尴尬地咳了几声:

“咳咳咳!”

连忙转向宋大仁叮嘱,“下午记得传授小凡本门道法。”

这顿饭,大竹峰难得洋溢着喜气。

张小凡觉得,若田灵儿那双一直瞪着他的大眼睛能收敛些,就更完美了。

饭后,田不易一家离去。

其余师兄纷纷前往太极洞修炼。

张小凡也随宋大仁离开,准备学习青云门的基础道法。

“大师兄!小师弟!等等!”

杜必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快步追上,手里拎着一把崭新锃亮的柴刀。

“师父交代的,给小师弟换把新的!”

张小凡接过新的柴刀,眼眸闪烁。

毫无疑问,这是与记忆中的命运,截然不同的变化!

尽管微不足道!

但也代表着,他可以去一抒那些痛苦遗憾!

传功阁。

“本门奇术,精深神妙,邪魔妖人,多有窥探。”

“小师弟,你切记,学成之后,若非本门弟子,决不传于外人!”

当宋大仁教导如何打坐,冥想,讲解人体经脉和精气运行。

以及传授《太极玄清道》第一层的修行法门后……

张小凡点点头,接受对方面容严肃的再三叮嘱!

等宋大仁离去,他独自静坐,最后微微摇头。

《太极玄清道》是青云门诸般奇术妙法的根本。

是与天音寺的《大梵般若》,焚香谷的《焚香玉册》并驾齐驱,为神州三大顶级修真功法!

修行很难!

青云门中,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困顿于玉清境!

能突破玉清境进入上清境界的,包括七脉首座在内,也不过十人出头而已。

至于传说中的太清境界,相传只有当年不世出的奇才青叶祖师修到过。

他原以为青云门中没几人能突破玉清境的《太极玄清道》,会有多么的晦涩玄奥!

可透过第一层的修行法门,张小凡明白,真不过如此!

千万年的修炼,更是让他推测得出——

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个境界,也只是相当于练气,筑基和金丹!

如此一来,修行到太清境界的青叶祖师,最后只高寿七百余岁,也就合理了。

因为只有元婴修士,方才能够享寿千年!

这也让张小凡,对于普智传授的《大梵般若》毫无兴致。

一来,他不可能再以普智为师!

二来,已经毫无意义!

真要佛道双修,我身为一代天尊,何必放着佛门锻体法门《明王决》,来修炼这《大梵般若》?

张小凡哂然一笑,盘腿闭目,运转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