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我们这本《孙子兵法》,兼采众家之长,由原典、注释、译文、名家注解、解读五个部分组成。原典保留了经典原著的核心内容,可以让读者领略《孙子兵法》的原典精华。注释、译文这两部分是将原典翻译成白话文,让读者更直接地理解原典的意思。名家注解、解读则是进一步阐述这些兵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代社会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而《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原理就非常适合这些需要。在本书中,我们不
    国学普及读物14.2万字
    13.2万人气
  • 会员
    《增广贤文》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几乎囊括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传统的蒙学读物,它长句和短句交错排列,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读来朗朗上口,让人记忆犹新;它又是一本格言集,融汇了诸子百家、历代文人的名言警句,句句闪耀着中国人思想智慧的光芒!
    国学普及读物6.8万字
    12.4万人气
  • 会员
    《易经》,即《周易》,是一部被视作代表儒家思想的重要文学经典,在内容体系上,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先民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易经》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理论的重要根源,也成为古代帝王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表现上是占卜,实际上是在以占卜为载体,阐明治学修身的道理。
    国学普及读物8.7万字
    11.7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阐述了个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袁了凡以毕生所学,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高超的为人处世哲学,以他本人由信命认命到积德改命的经历来勉励世人奋发向上。“命由己作,福自己求”,当个人的心性状态发生改变,人生也会随之而改变。
    国学普及读物4.6万字
    10.2万人气
  • 会员
    陈寿的《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脉络分明、文章简练,“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三国志》体系庞大,相对独立地记录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读者概括了解陈寿的《三国志》,需要做合理而讲究的取舍;此次对《三国志》的编写,以魏、蜀、吴三国全部君主作为纲领,再挑选具代表的人物,反复考量,确定篇章。定为曹魏六帝、蜀汉二帝、孙吴四帝,共十二帝及二十五个传记。对曹操、刘备、孙权三地的内容稍加删节,以说明他们的关键
    国学普及读物20.5万字
    10万人气
  • 会员
    《易经》是洁静精微的学说。我们知道,莲藕生长在淤泥之中,可莲花却洁静美丽,生活的现实红尘滚滚,但生活的真理却洁静精微。《易经》帮助我们在人世的红尘和泥泞之中找出洁静的真理,在浮躁粗俗的社会现象中呈现精微的智慧。《易经》六十四卦,可以视为社会、人生中的六十四种变化现象,代表了世界万事万象的典型,它们喻示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明智对策。《易经》
    国学普及读物33.4万字
    9.5万人气
  • 会员
    《素书》《黄帝阴符经》是两部鲜为人知的道家秘典。书中渗透着古代圣贤“天人同源”“天人一贯”“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贯串着古人对整个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思考。告诫人们应按“道”的原理行事,否则必遭凶祸和失败。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国学普及读物4.8万字
    9.4万人气
  • 会员
    《淮南子》语言如行云流水,文章富于变化,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很多神话传说: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颇有趣味。中国许多传统神话故事均是因此书而得以流传,也因此,它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典。本书以全新的解读方式,以大量的历史典故丰富哲学思想;语言精练、通俗易懂,让您轻松领略古代圣贤的智慧精华,使之古为今用。
    国学普及读物18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
    国学普及读物28.1万字
    9.2万人气
  • 会员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根本典籍。它主张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反对渐修,提倡顿悟佛性。它把印度佛教中蕴含对人或人生的关注及肯定作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精神的影响下,形成和其特有的重现实和人生的特点。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国学普及读物7.7万字
    8.8万人气
  • 会员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
    国学普及读物35.3万字
    7.9万人气
  • 会员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
    国学普及读物33.6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是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教育之书。《了凡四训》一部历久弥新,为人生磊落生活的智慧之书。净空法师的浅析深入浅出、蕴含生命哲学,给人以心灵的滋养。内容简介:《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
    国学普及读物14.4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国学普及读物2.5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
    国学普及读物4.3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为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本书将了凡四训四篇分为若干章节编写,每一章另外提炼标题,如第一篇立命之学,其章节为:第一章解题,第二章孔先生算命……除了解题这一章外,其他每一章都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名言哲语五个部分。本书的通俗性表现在注释、译文,一般读者读完这两部分就弄懂了原文的含义,注
    国学普及读物5.8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不读《大学》,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不读《中庸》,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并称“四书”,是两篇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经典。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这回终于读懂《大学》《中庸》!逐字逐句讲透《大学》《中庸》,由浅入深领悟儒家智慧。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三十多年。他已经创作出版了《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两本解读“四书”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国学普及读物14.4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三十六计》是古代兵家计中国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译注》对《三国志》进行白话的翻译和注释,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内容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
    国学普及读物4.7万字
    6.9万人气
  • 会员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一部研究汉字的经典作,对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来说,是不必可少的重要资料。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性格淳朴诚信,博览群书。从古至今,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们既推崇这部经典,也敬重许慎的为人,均尊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国学普及读物20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在思想和内容上有着独有的特色,和唐宋诗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特此精心策划了国学经典——《元曲全鉴》。该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帮助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元曲的精髓有着极好的帮助。
    国学普及读物15.2万字
    6.7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