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研究

仝相卿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19.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5 18:30:5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通过对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的研究,认为墓志碑铭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撰写者因个人写作习惯、政治因素和个人立场的影响,导致或表意不明、或有所隐晦、或有所侧重。同时,墓志碑铭的撰写也会受到来自丧家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碑志文的定型。总体而言,书稿把北宋墓志碑铭作为“文本”进行分析,作为一种书写活动,墓志碑铭相关内容并非“隐恶扬善”所能完全涵盖,明晰此问题,不仅有益于全面把握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的方式、内容和特色,从而有助于深化对墓志碑铭本身的研究,而且对客观认识作为资料的墓志碑铭亦大有助益。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面对西北边郡少数民族的侵扰,汉王朝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屯兵。汉代西北地区的军事发展水平,代表了汉代最先进的军事发展水平。汉代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水平,是军事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热点问题。《肩水金关汉简》是出土于西北边塞的汉简,是汉王朝在西北屯军留下的珍贵资料。这批汉简有不少军政文书,记录了大量军事内容。作为第一手资料,其信息量大,可信度高,利用出土于西北边塞的《肩水金关汉简》研究汉代西北屯军的
    聂丹历史26.8万字
  • 会员
    本书对殷墟甲骨刻辞的文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卜辞的类型研究,包括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大版龟甲卜辞的类型和对贞卜辞的类型统计分析;卜辞文例专题研究,对重贞、对贞、选贞暨补贞四种在甲骨卜辞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卜辞类型进行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卜辞的对称与不对称、正负关系、布局位置、行款方向等;对三角关系的卜辞、三卜式卜辞、三角形式排列的卜辞暨“千里路”进行专题研究;两种主要甲骨卜辞类型对贞和重复对贞
    刘新民 章念历史9.7万字
  •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西方与日本的公共博物馆中总共收藏了约160万件中国古代艺术品,但这只是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从大英博物馆的敦煌绢画,到巴黎吉美博物馆的佛教雕塑,再到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吐鲁番壁画,这些文物不仅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它们如何在战乱、探险与贸易中流落他乡?它们如何在异国的博物馆中继续讲述着中国的故事?作者常青用三十年时间,深度探访25个世界知名博物馆
    常青历史23.4万字
  • 会员
    本著作为对部分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所作的专题研究,涉及西北边疆史地、民族关系、归义军史等领域,许多问题还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全书由十三篇文章构成,前三篇为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涉及到敦博58号文书的重要价值与《沙州都督府图经》、唐蕃道路等;四、五两篇是对几篇发愿文与《河西巡抚使判集》(旧称)的研究,涉及肃代之际沙州及河西军政局势的重大变化;六、七两篇为利用敦煌变文及系列书信文书,对回纥等西北民族史及民
    李宗俊历史24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上编,商代考古的论文14篇,既从宏观上总结数十年来殷墟地区商代考古发掘的收获,也从微观上对殷墟发掘中发现的一些遗迹(如基址、墓葬、车马坑等)及遗物(如青铜礼器、兵器、刀等)进行具体的研究。下编,甲骨学与文字学的论文26篇,内容涉及甲骨的整治与占卜;甲骨文的分期断代;殷墟新出土的甲骨文的考释、研究;论述甲骨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并将二者结合来研究甲骨文的字义及卜辞中的相关内容,
    刘一曼历史44.7万字
  • 会员
    敦煌遗书指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为主体,在敦煌全境出土的古代文献。作为敦煌遗书的重要部分,敦煌叙事文献讲释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哲学,载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间文学和社会文化。20世纪以来,敦煌叙事文献在西方文化语境中逐渐被译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本书基于活动理论框架,采用描写翻译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敦煌叙事文献英译活动的产品、过程与功能,重构了制约该活动的翻译规范,提出了叙事文献翻译活动的
    桑仲刚历史16.1万字
  • 会员
    通过对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的研究,认为墓志碑铭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撰写者因个人写作习惯、政治因素和个人立场的影响,导致或表意不明、或有所隐晦、或有所侧重。同时,墓志碑铭的撰写也会受到来自丧家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碑志文的定型。总体而言,书稿把北宋墓志碑铭作为“文本”进行分析,作为一种书写活动,墓志碑铭相关内容并非“隐恶扬善”所能完全涵盖,明晰此问题,不仅有益于全面把握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的方式、内容
    仝相卿历史19.6万字
  • 会员
    秦封泥是复原秦代职官制度、地理制度极为重要的出土文献。由于其多为盗掘出土,分散收藏于国内外公私藏家,陆续发表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网页,造成学者利用的巨大困难。有鉴于此,《秦封泥集存》对已公布的秦封泥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并根据封泥拓片、照片等内容进行去重处理,以求获得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封泥品种、数量等信息,这将对秦的职官郡县构成、变化以及秦的历史研究等产生重要影响。
    刘瑞编著历史18.1万字
  • 会员
    自從20世紀40年代,郭沫若先生提出“儒家八派”的概念之後,由於文獻不足徵,關於孔門後學的研究,雖聚訟紛紜卻並不充分。隨著馬王堆帛書尤其是郭店簡、上博簡等出土簡帛的問世,孔門後學研究才有了新的契機。本書聚焦孔門後學,以出土簡帛與傳世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對孔子之後孔門後學分化的原因,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漆雕氏之儒及子貢、仲弓的思想貢獻及學派特徵、影響等進行了辨析,力圖廓清重重迷霧,逐漸
    宋立林历史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