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措

现所处位置:位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以北,现属拉萨市城关区加措社区居委会。

汉语拼音:jia cuo

藏语拉丁转写:rgya mtsho

藏语词义:“加措”为藏语音译,大海的意思。

地名由来:因为此地处于流沙河末端,形成了不小的湖泊而夸张地称其为“加措”。

历史沿革:位于罗布林卡北面的加措因为地处流沙河末端,加上拉萨河水泛滥之时经常遭遇水灾。在《噶厦对拉萨蔡地区芝地水上涌冲毁农田请减差事之批复》一文记载:“今年蔡地区芝,地水上涌,藏曲河水上涨,酿成上加措空前之水灾,致使谿卡粮食减产。政府、贵族、寺院所属受灾百姓恳求减差之呈文,已先后收到。……水猪年(公元1863年)九月十二日。”[14]后来,由于流沙河彻底改道治理,原来的大小湖泊逐渐成为草地或农田。和平解放前夕,这里大部分是天然的草垫地,一年四季可以看到奶牛、犏牛等在此放养的情景。还有少量的田地和十几户人家。居住者主要是罗布林卡的清扫工、厨师、杂工等。部分农奴和耕地分属于拉鲁贵族和十四世达赖家族(尧西当采)。从民主改革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带一直属于农区,随着拉萨城市发展的需要,这里陆续建起了学校、企事业单位、退休基地等。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决定内地9省市援建西藏43项重点工程。坐落于“加措”的有拉萨饭店、西藏宾馆等,这些建设给市容、市貌增添了新的光彩和现代化气息。如今的加措社区居委会属于功德林街道办事处。

位于罗布林卡北面的加措居民区


[1] 土登坚赞主编《布达拉宫》(藏文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局内部发行,第61页。

[2] 原文如下:丹增班觉著《多仁家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著作时间为1806年。

[3] 多喀尔策仁旺杰著《噶伦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第6页。

[4] 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第44页。

[5] 廖东凡:《拉萨掌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232页。

[6] 常希武:《国民党在拉萨办学简介》,《西藏文史资料选辑》,1985,第85页。

[7] 当时的驻藏办事处在八廓街东南边的三层楼房(后来叫亚美商店)内,更早的时候此房称之为“吉堆”,三层是国民党驻藏办事处,二层为国立拉萨小学,学生主要是汉族和回族,也有少数藏族大商家的孩子。从这所学校毕业后直接送到内地深造。——强俄巴多吉欧珠访谈

[8] 尹伟先著《明代藏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第94页。

[9] 牙含章著《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第19~20页。

[10] 成崇德著《论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的形成》,《西藏研究》1986年第2期,第119~124页。

[11] 诺章·伍金著《西藏王臣记详释》,民族出版社,1993,第108页。

[12] 东噶·洛桑赤来编纂《东噶藏学大辞典》,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3] 洛桑多吉著《帕蚌卡强巴丹增活佛传记》,传统经书,无出版社,第100~101页(藏文经卷)。

[14] 西藏历史档案馆等编译《灾异志——水灾篇》,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