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西夏历日文献中六十甲子纳音

Инв.No.8085历日文献中,纪年干支下注有纳音,皆为汉字。始于夏崇宗正德六年(1132年)壬子“木”,终于夏桓宗天庆六年(1199年)己未“火”,共计68年。

“六十甲子纳音”是一种从先秦经历朝历代传承至今的择时术之说,其内容自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阐释以后,元代陶宗仪在其笔记体著作《南村辍耕录》的“纳音条”中,完整概括了“六十甲子纳音”的内容。俄藏黑水城出土TK322《六十四卦图歌》,卷尾即附有卜筮者常用的《六十甲子纳音歌》:“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刀刃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石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点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54]

六十甲子纳音表

Инв.No.8085历日文献中,仅注明“金、木、水、火、土”。如“木”,不再区分为“大林木”“杨柳木”“松柏木”“平地木”“桑柘木”“石榴木”等等。纳音与纪年干支有对应关系,因此对残历定年也有一定的帮助。如Инв.No.8085历书从夏崇宗正德六年(1132年)壬子开始标注纪年干支的纳音,本年于右部表头第一列靠近纪年干支下写有“木”字,木分六种:“戊辰己巳大林木,壬午癸未杨柳木,庚寅辛卯松柏木,戊戌己亥平地木,壬子癸丑桑柘木,庚申辛酉石榴木。”其中“壬子癸丑桑柘木”对应的干支有“壬子”,与本年历纪年干支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