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影视:打造多屏时代的影视生态圈
- 尤解平
- 26字
- 2020-06-25 15:40:49
Part 2 决战多屏时代:移动互联网引领影视产业的变革与创新
多屏合一VS三网融合:视频行业全面进入“多屏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切换不同的终端设备,比如在公交车上用手机浏览新闻,午休时间在办公室用PC追肥皂剧,吃完晚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睡前用平板电脑打个游戏……这些行为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生活常态,多屏时代已然来临。

图:多屏时代
多屏合一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归功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手机、平板、电视、PC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各种终端共同构成了这种服务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多屏合一打造“新人类”
多屏合一服务里面每一屏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衍生出一批特定的人群,造就一批“新人类”。比如:伴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多赖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这类人被叫做“沙发一族”;个人电脑普及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窝在家里上网,于是出现了“宅男腐女”群体;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人们开始忙于低头玩手机应用,再次变身为“拇指一族”……
多屏合一的到来和普及,也将催生出一大批的“多屏人”,多屏人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多屏合一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总结。
2000年以前,电视还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传播的信息;电脑普及以后,人们开始通过电脑屏幕与世界进行互动沟通,主动接收并且参与信息传播与制造,数字化媒体时代到来;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后,手机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硬件设备,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通过这块小小的屏幕与世界相连。
近几年来,各种终端设备都变得越来越智能,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电视可以直接播放网络视频,PC端与移动端设备的互动越来越简便易行,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之后,所有这些设备也随之融合,实现多屏合一,一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图:Google一项针对人们使用电子设备习惯的调查
现在,多屏合一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这项服务的多屏人所占比例高达90%,也就是说,每十个人里面,平均有九个人拥有两样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使用不同的设备,无论是网购、刷朋友圈、阅读新闻、玩游戏还是看视频都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之间自由切换。
多屏切换最常用于观看视频,比如在电视上看一个节目没有看完,用户可能会切换到平板上继续浏览,充分享受三网融合带来的多屏合一服务,在各种终端之间自由切换。
多途径打造多屏合一
多屏合一给人们带来了更便利的服务享受,当然,在这种服务的背后,是各种高科技和创意思想的支撑,无数企业为它的实现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多屏合一最早出现于PC、平板和手机设备之间的自由切换,很多互联网企业和视频企业通过积极研发支持此项功能的硬件设备,有力推动了多屏合一的发展。
在2014年新推出的移动端4.3版本和PC端7.3.2版本中,QQ浏览器增加了“跨屏穿越”功能,只要用户登录账号,就可以在PC端和移动端进行自由穿越,将当前浏览的页面同步穿越到其他设备,给用户提供更完整的、无缝连接的阅读、观影体验。比如下班时候,用户可以将PC端没看完的网页信息穿越到手机上,在下班路上继续浏览,用户在手机上发现的视频,也可以穿越到平板屏幕上继续观看。
在云存储以及各种扫一扫等应用的支撑下,如果跨屏穿越能够覆盖到全部内容范围,那么这种跨屏穿越功能就能够迸发出巨大的价值,引领互联网企业和视频内容服务商的发展方向。
类似跨屏穿越的多屏合一服务,在技术上距离实现已经不远,但是要达到覆盖社交、视频、游戏等多种内容的无缝切换,同时还要操作简便,目前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推出了相对成熟的跨屏产品,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多屏合一。
为了迎合用户对不同屏幕的不同需求,让用户在观看视频时能够实现多屏幕之间的无缝衔接,2013年,优酷土豆移动端APP开通了“二维码跨屏追剧”功能,拿手机扫描一下就可以将观看信息保存起来带走,换到别的屏幕继续观看。
除了“跨屏”追剧之外,在云端服务的支持下,用户还能够进行多屏幕同步和联动。
2015年,乐视全终端智能操作系统LeUI的发布,标志着乐视完成了一云多屏的生态系统架构,在该系统中,电视、手机、平板甚至汽车等智能设备都能够进行无缝衔接,互联互通,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终端接入。
实现多屏合一的阻碍
多屏合一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遭遇了很多挫折和困难,尽管多屏合一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函待完善。

图:实现多屏合一的阻碍
1)三网还未彻底融合,主要是电视网尚未完全开放
多屏合一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主要局限于平板、PC与手机之间,电视端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程度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广播电视网络没有完全开放,与互联网、电信网没有彻底融合。智能电视已经实现了简单的视频、游戏等应用下载,但是电视仅靠遥控器操控系统并不方便,而且智能电视的保有量和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与其他设备端屏幕的无缝切换。
如何将电视网络早一步放开,这不是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电视企业确实可以努力解决其他问题,比如打造更好的智能电视系统,而不是仅仅将移动端的Android系统移植到电视上,比如开发便捷的操控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操作体验等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壮大,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到那时电视将重新回归到生活中第一屏的位置。
2)多个屏幕终端的无缝切换技术有待进步
在技术层面,多屏之间的无缝切换技术还有待提高,目前主要依靠二维码和云计算技术,前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将视频或者网页的进度复制到新的屏幕,这样操作有一点麻烦,而且切换速度有一点迟滞;后者只需要登录同一账号,就可以在不同终端同步切换,未来这一技术还将在多屏合一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让用户在不同终端享受同步服务。
3)用户在多屏转换中容易产生割裂感
即便做到了多屏之间的无缝转换,也不表示用户能够在不同终端得到同样的观赏体验,不同终端之间只有从内容、风格、交互各方面实现完全一致的体验,用户才能够舒适的在各个屏幕之间转换,而不需要重新适应,否则容易让用户产生割裂感,从而对多屏合一产生抵触,阻碍多屏合一的发展。
因此,电视企业需要从每一处细节着手,仔细修正产生割裂感的因素,确保用户在不同屏幕之间切换时能够得到一致的体验。
多屏合一,看得见的未来
尽管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是多屏合一已然是大势所趋,未来,多屏合一的覆盖内容将逐渐扩大,视频、社交、游戏以及其他类型的应用都将实现多终端之间的、体验一致的无缝切换,多屏人群体将进一步扩张,互联网企业、电视企业等将建立完整的多屏合一商业生态,每个屏幕都会有不同的功用,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选择合适的终端屏幕,让用户充分享受到多屏合一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