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公司金融》第一版面世后,承蒙读者朋友们厚爱,两年多时间重印了4次。去年年底,北京大学出版社徐冰老师嘱我修订《公司金融》教材,并约定2013年推出《公司金融》第二版。其实,自《公司金融》第一版出版之后,我一直在对该教材进行补充和修正。回看《公司金融》教材的修订工作底稿,我颇感欣慰,并多了一份推出《公司金融》第二版的底气。但我深知,教材修订最费心思的是究竟应该保留什么以及舍弃什么。

第一,继续进行有益的尝试。在第一版中,我试图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强调《公司金融》的微观金融学基础;二是突出公司各种金融行为或活动的理论解释;三是以“公司理财第一法则”为主线串联全书内容。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尝试是有意义的,它能够使读者在微观金融学的平台上来认识、思考公司的诸多金融活动。

第二,保留了第一版的基本框架。目前,《公司金融》已是一门成熟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学界在《公司金融》的知识点、基本教学内容、授课顺序等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本书第一版就是基于这样的认知确立了基本框架。因此,在确定第二版的基本框架时,保留第一版的章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保留了第一版的所有栏目。为增加趣味性以及链接性,在第一版中设置了人物专栏、知识专栏和案例三个栏目。从读者的反馈信息看,这样的安排得到了肯定。因此,第二版仍继续保留这些栏目。

对《公司金融》第一版的补充和修订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所有的章节。本次修订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更加强调理论解释。第二版在阐述《公司金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等的同时,将更加强调公司各种金融行为的理论解释。同行们对第一版中“强调理论解释”的特点给予了积极反馈,这坚定了我继续进行这一尝试的信心,并在第二版的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中加大了这方面的篇幅。

第二,力求完整。在第一版中,某些章节没有完全展开,有些细节没有完全交代清楚。它们既影响了全书内容的完整性,也对读者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为此,第二版在这些章节上均增加了一定的篇幅。

第三,增加可读性。鉴于受众越来越多元化,为此,教材的内容、行文等应该兼顾教学和自学。《公司金融》第二版力求增加可读性,在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同时,兼顾广大自学者的要求。

在《公司金融》第二版出版之际,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广大读者是我最该感谢的人,因为你们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才是我推出第二版的原动力。

朱叶

2012年9月于复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