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我们为什么会贫血

经常有女孩子认为自己气色不好就是贫血,但是验血指标又都是正常的。所以,有头晕目眩、脸色苍白症状的不一定是贫血;但如果贫血的话,是一定有上面这些症状的。

那如何判断是不是贫血呢?

可以通过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判断是否有贫血,那就是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如果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就能诊断为贫血了。

那贫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人体如同一个大的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激素、身体必需的各种元素,当然也包括血液。

工厂造不出血液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造血原料不足,第二种是工厂里面出了问题,还有就是造出的东西被消耗得太快了。

先来说说造血原料不足。

造血原料有很多种,最关键的是铁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归于一类的。

缺铁肯定会引起贫血,这就是常说的“缺铁性贫血”。如果验血发现血红蛋白低,男性需要考虑痔疮,女性需要询问月经量大不大,这些都是慢性持续失血的原因。血液中含有铁元素,在失血的同时铁元素也丢失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那化验单上要怎么看是不是缺铁性贫血呢?有一个叫细胞体积的指标,代表了红细胞的大小,如果小于80(单位fl)就表示红细胞特别小,因为缺铁红细胞长不大,这种就是缺铁性贫血,只要补铁就可以改善。

古人认为吃啥补啥,因为血液是红色的,那吃点红色东西就能补血,经验认为这是可行的,而实际上也确实可行。虽然不是所有的红色食物都含铁,但含铁量高的食物因为氧化铁的原因颜色会发红,很多中医补血的东西未必含铁量很高,但在实践中发现其富含促进铁元素吸收的东西。

另外要说一说菠菜,以前人们误以为菠菜含铁量很高,而且菠菜的根是红的。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误会,当时的小数点点错一位,导致菠菜被误认为含有大量的铁,虽然菠菜含铁量并不高但营养很丰富,也可以经常吃。

含铁量高的是动物的肝或血。所以,缺铁性贫血不严重,不需要吃药的话,吃动物肝脏和鸡鸭血都是很好的补铁方法,蘑菇、大豆也是含铁的食物。

还有一种情况正好和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相反,细胞体积大于100,红细胞特别大,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的不是铁而是叶酸和维生素B12。怀孕的女性对叶酸很敏感,因为怀孕早期需要补充大量叶酸来预防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的畸形。其实平时叶酸也是必需的,它是很重要的造血原料,一般在深色的蔬菜和动物的肝脏中含量高。

还有一种造血原料是维生素B12,它的发现比较曲折。

20世纪的欧洲曾经流行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病人往往在两三年当中就会死去,他们的血红蛋白含量只有正常人的1/3,当时称之为“恶性贫血”。一直到1929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助理教授乔治·迈诺特和他的助手威廉·墨菲,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对45位患有恶性贫血的病人,每天给他吃半磅的生牛肝或者稍微煮过的牛肝,发现贫血症状显著减轻,一下子引起了轰动。这个思路是受到另一位科学家发表的文章的启发。1925年,美国病理学家乔治·惠普尔报告他们的实验用狗由于连续放血而导致慢性贫血,给狗的饲料里加了肝脏后,狗的贫血就恢复了。乔治·迈诺特用这个方法治疗恶性贫血取得了成功,其实是歪打正着,放血引起的贫血跟恶性贫血的病因是不同的,恶性贫血补充的不是铁,是维生素B12

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医生叫坎索,他查文献发现恶性贫血的病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舌头特别红,没有舌苔,胃里面的消化腺都萎缩了,没有胃液,于是他考虑会不会是胃的问题引起了贫血,就做了一个实验,吃300g瘦牛肉,过1个小时拍X线片看还有2/3的食物在胃里面,就通过刺激咽部的方法吐出食物,获得200g半消化的牛肉。这里面就混合了正常人的消化液,加点稀盐酸,把它配置成溶液,给患有恶性贫血的人吃。再与只吃牛肉的另一组恶性贫血病人相对照,结果发现吃混有消化液的牛肉能治疗恶性贫血。于是,坎索就认为牛肉是外因子,人体的消化液里面肯定含有内因子。

后来,逐渐发现牛肝里其实含有的成分是维生素B12,而内因子是一种能保护维生素B12不被人体蛋白水解酶分解,并且能让它在肠道加快吸收的物质。随着治疗方法的推进,现在有了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维生素B12,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改善贫血。

肝脏里面有很多造血原料,中国古代认为“肝藏血”“肝生血”,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是骨髓造血,跟肝没有什么关系,但古人是看到实际的结果推理出的结论,肝脏确实对贫血有治疗作用。所以,不要害怕动物内脏含胆固醇高,适当食用一点动物内脏对补充人体必需的元素是非常有好处的。

再说说工厂里面出了问题。

如果把造血比作工厂生产,造血原料不足只是第一步。

如果工厂的生产率低下或者生产的全是伪劣产品,或者它根本造不出血,那也会出现问题。

而造血是由人体的骨髓进行的,小时候全身的骨髓都能造血,而长大以后只在扁平骨(胸骨、骨盆、肋骨、颅骨)造血,像四肢的骨骼都是长骨,长骨的骨髓被脂肪代替。如果骨髓出现问题,造血就出问题了。

第一种情况就是生产力低下,造不出血。可以在化验单上看到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都是低的,再查一下骨髓,发现它没有旺盛的造血表现,功能是低下的,这种叫“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根本就造不出东西来。

一般分两种情况来考虑:第一种是骨髓里面的东西好比种子,种子不好当然不能很好地发芽长出很好的庄稼。第二种是种子很好,但是环境不好,土壤里面都是有毒的东西自然就会把种子都弄坏了。治疗方案可以用雄激素来促进它的造血,就是培育好的种子;还可以用对抗免疫的方法把压制种子发芽生长的免疫因素去掉,还能用补肾填精的中药来治疗。

其中还有一种特别的例子,叫“纯红再障”,就是整个化验单里面白细胞、血小板都不低,就是红细胞低,这就是纯的红细胞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它跟胸腺有关,胸腺位于胸骨后,是免疫器官。幼年时发达,可以提供免疫力,但是长大以后就会萎缩,有些人会长肿瘤或者胸腺增生,过度亢进的免疫力就会针对自身,破坏骨髓,如果针对胸腺通过手术或者药物也是可以治疗的。

另外一种是工厂的造血功能特别好,但是生产的东西是假冒伪劣产品,这种情况就是“白血病”。也就是说白细胞很多,正常人少于1万,这些病人可以到10万、20万个,生产线全部都在造坏的白细胞,就没有场地去造红细胞和血小板了,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制造就被抑制了,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贫血。

还有一种情况是消耗过快。

如果原料没问题,制造过程也没问题,造出来也是正常的,还是会出现贫血,这就是被消耗或者是丢失了,比如肝硬化的病人或者车祸以后大出血,肯定会贫血。还有一种是慢性的消耗,比如慢性炎症、肺结核、肿瘤或者持续发热,本来每天根据需要消耗这点东西就够了,但是如果每天不停地消耗,需要量太大,血红蛋白也会减少。

总结一下: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前期的原料不够;工厂的生产力不够,或者生产力很好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是失血、慢性消耗太多。

img

扫码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