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中总结创立的并随着生产发展、会计管理活动的复杂化而逐渐地完善和提高的。
一般认为,现代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监督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基础,会计核算所生成的信息既是会计分析的对象,同时也是会计监督的内容。
一、会计核算方法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经济信息,将经济信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会成为会计信息,这个信息转换的过程就是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方法就是会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会计主体发生的资金活动以统一的货币量度单位,连续、系统、全面、系统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它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是其他各种方法的基础。
会计核算方法运用于会计循环过程当中,包括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填制会计凭证、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填制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三)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四)登记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方法,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和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确定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再通过一定的审批程序,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和实存数保持一致,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当发现积压或残损物资以及往来款项中的呆账、坏账时,要及时进行清理。财产清查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准确的一种手段。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是以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作为主要依据编制的书面报告文件。财务会计报告能够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是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方式。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编报及时。
以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如图3-1所示。如对于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平时应在凭证、账簿中进行准确记录和成本计算,期末应在保证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图3-1 会计核算方法逻辑关系图
二、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分析是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料,结合其他有关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分析研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选定项目,明确对象;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抓住关键,提出结论。常用的会计分析方法有指标对比法、因素对比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
三、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检查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以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及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会计检查方法可通过核对、审阅、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
上述会计方法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会计专业教育中分别在不同的课程进行详细介绍。其中,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在会计学课程中介绍,会计分析方法主要在财务分析课程中介绍,而会计检查方法则主要在审计学课程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