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本书的贡献和创新点

虽然国内外关于战略成本动因、管理控制和企业竞争力各个层面的单独研究不少,但是,鲜有学者探讨如何将战略成本动因融合到企业日常的管理控制体系中,鲜有学者探讨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效果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尚未有学者对这三个层面展开实证研究。关于这三个层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证问题尚待研究。本书拟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预计会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作出以下几方面的学术贡献。

第一,本书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汽车行业提出了六大结构性成本动因和八大执行性成本动因,对以往文献提出的战略成本动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并以协同管理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战略成本动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价值链、管理控制系统之间的成本协同管理。这为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和实务界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战略成本控制方法。

第二,传统文献认为,对战略成本动因进行管控可以形成成本竞争优势。本书突破了这种观点,认为战略成本动因能够给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直接或间接效应,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和各种费用,提高盈利能力,形成财务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开拓市场、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升市场与客户竞争力;有利于改善企业内部关系,优化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内部管理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公司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技术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学习与成长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如何对战略成本动因进行管控呢?本书将管理控制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引入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模型中,探讨了结果控制、行为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四种常见的控制机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详细阐述了如何立足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将这四种管控机制融合在各个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过程中,并构建了战略成本动因的管理控制框架。

第四,本书选择汽车行业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以下论点:①证实了在企业的战略成本动因中,结构性成本动因的作用比执行性成本动因的作用更大;②战略成本动因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管控越好,越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③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对财务竞争力、市场与客户竞争力、内部管理竞争力、学习与成长竞争力的作用力存在差别,分别通过不同的影响路径影响企业竞争力;④管理控制机制作为完全中介变量,影响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⑤在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中,结果控制、人员控制、行为控制、文化控制四种管控机制均能产生中介作用,但文化控制的中介作用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