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1.一般行业和汽车行业战略成本动因的识别和分析

Porter(1985)、Riley(1987)、Cooper & Kaplan(1998)等学者站在战略的高度识别和分析了企业成本动因,其中Riley(1987)将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 Cost Driver)与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ve Cost Driver)。但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战略成本动因存在巨大差别,工业企业强调全面质量管理、产能利用率,而金融企业更多的是强调服务的质量。即使是同一产业中的不同行业,它们的战略成本动因也有所区别,例如采掘业和电子行业,前者属于粗放型企业,对劳动者技术水平要求较低;而电子行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汽车企业作为制造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将在国内外学者对一般行业战略成本动因研究的基础上,识别中国汽车行业的战略成本动因,并从多角度分析各战略成本动因对企业的影响路径。

2.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分析

各个战略成本动因数目众多、性质迥异,有些动因之间还可能此消彼长。目前在中国汽车企业的实践中,对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要么忽视,要么各自为政,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本书将在理论上探讨战略成本动因如何融入结果控制、行为控制、人员控制和文化控制四种最常见的管控机制中,从而达到“1+1﹥2”的协同管控效果。

3.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

为了研究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本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研究逻辑框架。

①在战略成本动因中,结构性成本动因作用比执行性成本动因作用更大。②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在不同层面产生作用,所以它们的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③管理控制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结果控制、行为控制、人员控制和文化控制通过不同的影响方式,都能产生正的协同效应。

4.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

本书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验证各个假说。被调查企业涵盖了国内几大汽车集群中的主要整车制造厂,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二 论文逻辑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的介绍,本书的整体研究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框架及研究路径

三 本书章节安排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书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展开研究,具体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问题、框架及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战略成本动因、管理控制与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介绍国内外关于战略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动因的相关研究;其次,归纳、总结和评述国外几种经典的管理控制模式和国内外关于管理控制方式或者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第三章: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理论分析。首先,本章以一般行业的战略成本动因为出发点,结合对福建东南汽车城实地调研的相关资料,探讨了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的战略成本动因;其次,探讨了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价值链、管理控制系统、各个动因之间的协同关系,分析如何充分发挥结果控制、行为控制、人员控制和文化控制的积极作用;最后,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中国汽车企业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讨论了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第四章:战略成本动因的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假说的提出。本章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战略成本动因、管理控制机制和企业竞争力研究三个模块的研究逻辑框架,并提出各个假说。

第五章: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设计战略成本动因、管理控制机制和企业竞争力三类研究变量及其各个一级变量的问卷调查表,设计和安排调查问卷、抽样方案,并简单介绍本书采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和分析指标。

第六章:中国汽车行业的战略成本动因管控机制与企业竞争力:实证分析。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汇总,分别进行基本的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检验本书提出的各个假说,最后探讨本章实证研究的结论。

第七章:研究结果与启示。本章将进一步总结本书的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四 研究方法

本书将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从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的文献出发,探讨了一般行业战略成本动因及其管控机制,并结合实地调研的资料,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战略成本动因及其管控机制,以及构建了汽车行业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理论上构建了文章的研究逻辑框架,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基于本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构建各个变量要素的研究问卷调查表,设计问卷,并针对汽车行业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AMOS等统计软件展开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比较分析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的作用力,验证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系,检验管理控制机制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从而验证本书的各个假说,提出本书实证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