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陈斌开、林毅夫,2013,《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陈军,2016,《中国山地地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都阳、朴之水,2003,《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段忠贤、黄其松,2017,《要素禀赋、制度质量与区域贫困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http://gzsrmzfgb.gzgov.gov.cn/show.aspx?id=12442,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3日。

洪业应,2014,《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关系——基于贵州省的实证检验》,《改革与战略》第9期。

贾朋、都阳、王美艳,2017,《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减贫的分析》,《中国劳动保障报》2月18日,第3版。

林闽钢,2016,《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群众·决策资讯》第2期。

林毅夫,2002,《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刘华珂、何春、崔万田,2017,《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农村经济》第11期。

宋扬、赵君,2015,《中国的贫困现状与特征:基于等值规模调整后的再分析》,《管理世界》第10期。

覃志敏、陆汉文,2014,《农耕藏区的劳动力转移与贫困治理——以川西俄市坝村为例》,《开发研究》第4期。

王瑞彭、祝宏辉,2016,《新疆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统计决策》第12期。

夏玉莲、匡远配、曾福生,2017,《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减贫》,《经济经纬》第5期。

颜银根,2014,《劳动力流动与非农产业集聚》,《世界经济研究》第2期。

张永丽、黄祖辉,2008,《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中央党校农村改革调查课题组,2016,《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探索——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工作调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11期。

周萍,2006,《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区经济》第12期。

Rozelle,S.,J.E.Taylor & A.Debrauw.1999.“Migration,Remittanc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2).


[1]洪业应,男,汉族,安徽舒城县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社会政策。

[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00~2013年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2014年之后主要统计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http://gzsrmzfgb.gzgov.gov.cn/show.aspx?id=12442,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