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 序

5年前曾拜读何莉娜《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并请作序,今又推出续集赠余,先睹为快,感慨良多。

何莉娜医师孜孜不倦师承工作精神可嘉,老师的临床经验、认证经验、医论经验、用药经验……悉加记录整理,并进一步效仿,体悟经方,所谓亦步亦趋,叙说着两代人对经方事业的效力,对中医学术的追求,对中医事业做出的贡献。

本书有一突出特点,即重点论述了“方证对应”,出版家刘观涛看完本著,给予高度评价,大呼:“若想领略‘方证对应’经方临床家的风采和神韵,请读者诸君凝神细读著名经方临床家黄仕沛先生的这本《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

亦步亦趋亦影示了经方发展史,即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始用单方治病,那时用八纲辨证和辨药,治病有效,但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能口传心授,其经验亦步亦趋代代相传,直至殷商以后有了文字,才集单方经验成书,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后来发展为复方治病,积累了复方方证治病的经验,其代表著作即《汤液经法》《伤寒论》,这些经方著作,皆是以积累历代医家亦步亦趋通过历史循证产生的经验而成,这些经验是历代经方家以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的经验,并且由于这些经验的积累,产生了六经辨证科学理论体系,即形成了经方医学体系。这里亦说明,《伤寒论》是经方代表著作,并非先有理论后有方证而成书,更绝非根据《黄帝内经》撰写而成书。经方医学和《伤寒论》是临床医学,是一代一代人亦步亦趋地用方证治病,最后经总结而形成的治病理论体系。经方是我们祖辈亦步亦趋总结创建的医学体系,今后仍须我们亦步亦趋地继承和弘扬。

冯世纶

2016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