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 序

时隔6年,黄仕沛先生的《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又出版续集了!风格依然如故———质朴无华的文字,具有现场感的案例,承接经典与临床的思考以及鲜活独到的经验。让我读后不忍掩卷。

我和黄仕沛先生的经历相仿,都是中医学徒出身,都坚持多年的临床,都先学温病后入经方,都有过“今是而昨非”的感觉,现在都主张“仲景书必跳出旁门方可读”。所以,读黄仕沛先生的书,听他的讲座,看他的帖子,我都会会心地赞赏,有一种寻到知音的满足感。

中医难学,难就难在不规范。但是,中医学流传数千年,不可能没有规范。规范在哪里?在经典。开方,不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不行。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专注经方不行。经方是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系统性规律性特别强,必须严格执行,方能取效。这就是黄仕沛先生反复强调“仲景步亦步,仲景趋亦趋”的原因。这句话,只有临床久了,才能体悟其中深刻的含义。

如何理解经典原文?如何正确应用经方?我们可以从黄仕沛先生的治学体会和临床经验中寻得答案。他对《伤寒论》原文的认识,他对方证相应学说的理解,他对《温病条辨》学术价值的分析和批评,有理有据,思想深刻,促人深思。他应用续命汤、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汤、乌梅丸、风引汤、防己地黄汤等经方,思路独到,指证明确,经验实用,没有虚言。他的医案,从方证识别到治疗经过及体会,从处方用药剂量到煎服法,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毫无保留。当今中医界,如此的著作不多,如此的名中医也不多。

此书是黄仕沛先生与爱徒何莉娜医师合作写就,有案有论,观点鲜明,犹如当年曹颖甫先生与姜佐景先生合作编著的《经方实验录》。当年曹颖甫先生在江南振臂高呼“仲师之法,今古咸宜”,今朝黄仕沛先生在岭南精究经方,用临床实绩告诉世人“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经方实验录》唤醒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则用临床实绩给中医人以自信,给后学者以学习经方的途径与方法。我坚信,《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的出版发行,一定能为这几年中国大地上的经方热再加一把火,为经方医学的传承助一把力!

黄 煌

2016年11月20日于南京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