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古代肿瘤名论名方名案
- 柴可群主编
- 4字
- 2022-04-24 11:10:42
四、翻胃
概述
翻胃是古老的病名,又称胃反、反胃。临床症状以脘腹痞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为主要特点。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中,就提出了胃反这个病症的证治,后世医家多有发挥。
朱丹溪曰:“膈噎,即翻胃也,噎病也。大概因血液俱耗,胃脘亦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食,人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名翻胃,大便秘少如羊矢。名虽不同,病本一也。”又曰:“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
当然也有医家认为朱丹溪认识不足。如尤怡《医学读书记》载:“噎膈、反胃,自是二病,世医每称而并举之者,丹溪实作之俑也……以噎膈分上下二病,而以反胃属之膈,殊欠分明。愚谓噎膈之所以反胃者,以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若不噎则并不反矣;其反胃之病,则全不噎食,或迟或速,自然吐出,与膈病何相干哉?二者病本不同,治法亦异,不可不辨。”
这里的翻胃包括了现代胃癌在内的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变与幽门梗阻关系最为密切。
本篇收录翻胃、反胃、胃反等古代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