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隐情

时间回到隆安帝刚拟旨,武康帝召见甄太妃和女官元春之时。

“臣妾携女官贾氏拜见上皇,上皇万福。”

甄太妃带着贾元春,给武康帝请安。

“女官贾氏元春拜见上皇,愿上皇万福金安。”贾元春叩首。

其声音温柔婉转,如黄鹂般清脆悦耳,又似橙拙般富有韵律,一开口便令人陶醉。

“嗯!你且抬起头来……”

贾元春心里一惊,但还是缓缓抬起头,让武康帝瞧个究竟。

只见她面容精致,眉若远黛,眼似秋水,粉面含春,五官完美得无可挑剔。

“站起来,走两步给朕瞧瞧。”

贾元春依言,款步姗姗,身形苗条,腰肢如柳,步履轻盈似舞,优雅动人。

武康帝暗道一声好一个美娇娥,如此美人,他应该放在宫中把玩才是,如今倒是便宜那没见过几面的小子了。

“贾氏,朕且问你,朕如果将你赐婚于当今七皇子,你可愿意?”

贾元春一怔:“上皇……”

她刚才一度以为自己要被上皇收入房中,虽然她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但让她一个青葱少女去伺候一耄耋老头,虽然老头乃是全天下最具有权势之人,元春仍不免心中凄苦。

但上皇说,要把她赐婚给七皇子。如今宫中还能有哪个七皇子?可不就是即将开府,当今隆安帝第七子明昀嘛!

武康帝也没等元春考虑,直接决定了:“就这样吧,你且返家,安心待嫁,不日将有旨意下达。”

出了宁寿宫,贾元春仍然迷迷糊糊的,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但很快又感到不安,她已经知道宋皇后给七皇子指婚了。

此时太上皇插一手,背后意欲何为?

聪慧的贾元春已经清楚,自己成为了太上皇和隆安帝斗法的工具。

甄太妃见元春魂不守舍的,还以为她因为出宫而感到伤心,遂宽解道:

“元春啊,此乃天恩浩荡,万世修来的福分啊!咱们入宫之人,可就期盼着这一天了。”

贾元春回过神来,朝甄太妃行了一个万福礼:“元春拜谢上皇,感念太妃娘娘恩德,必时刻铭记在心。

守妇德,尊夫训,侍候好七皇子殿下。”

“这就对了,你且回去准备,出宫去吧!”

看着元春离宫的背影,甄太妃暗暗点头。此女聪慧,有几分她从前的影子,应该明白此次上皇赐婚的意义。

赐婚的圣旨刚拟好,隆安帝就得到消息。

太上皇把荣国府贾政之女贾元春赐婚于七皇子,目前贾元春已经回府,等待赐婚的旨意下达。

“皇爷,这……”

戴权有些不知所措,这一看就是武康帝拿七皇子这个事情和隆安帝斗法。

最近朝中不太平,因黄河决堤的处置问题和九边防线问题皇上和太上皇意见相左,估计这是太上皇拿七皇子婚事和隆安帝别苗头。

“无妨!”

隆安帝示意没有大碍:“对小七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啊,你先退下吧!”

“是。”

戴权缓缓退出,没注意到隆安帝捏着茶杯的手逐渐用力,最后生生捏碎了茶杯。

隆安帝挥挥手,让小太监进来打扫,脸上古井无波,但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透露的情绪证明了他并不是表面那么平静。

且说贾元春返家后,引起荣国府一阵动荡。

其母王夫人问贾元春返家缘由,是宫中给假还是其他。元春却不肯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

“这可如何是好?”

王夫人急得团团转:“莫不是得罪了宫中贵人?因此被赶出宫来?”

比起王夫人,贾母倒是把持得住:“莫要胡乱猜测,想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否则宫中早有旨意。

且等几日,让政儿打探打探消息再说。”

贾政这边还不知道,等下衙回到荣国府之后,贾母叫过来一问,这才知道自己女儿已经返家。

“母亲放心,如若得罪宫中贵人,必不可能让元儿归家。也许是宫中贵人念及元儿许久未曾返家,特赐的恩典也说不定。”

听贾政说完,贾母这才放心,她叮嘱身旁的鸳鸯道:“大姑娘的一应所需,你多盯着点,缺了什么跟我说便是。”

鸳鸯应下:“老太太放心,鸳鸯记下了。”

且说贾元春这边,回府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一应饮食生活都由侍女抱琴照料。

自归家之后,她惶惶不可终日。

宫内危机四伏,她需要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虽然她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宫中度过了相对平安的日子。

但赐婚以及被动参与到两位皇帝之间的斗法这等事情,她一个青葱少女未曾经历过,所以非常害怕和慌张。

这一步不慎,就是万丈深渊,不止她自己,连整个贾府都有可能遭灾。

而这等事情,她也不知道和谁倾诉。只好默默藏在心里,把自己关在房中,好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出求生之道。

贾府一众人等自然不明白元春心中忧虑,既然二老爷贾政说没事,府中自然为大姑娘返家欢庆一番。

“今儿一早我道怎会有喜鹊临门,原来是大姑娘回来了。”

王熙凤伶牙俐齿,哄贾母开心:“瞧老祖宗这气色红润,必是大姑娘返家,心中高兴。”

贾母被王熙凤说得开心,指着王熙凤道:“你这皮猴子,一贯会哄老身开心。”

贾母又问鸳鸯:“大姑娘那里怎么样了?”

鸳鸯答道:“大姑娘还是不肯出门,不过已经用过晚饭了,请老太太放心。”

一旁的王夫人还有些埋怨:“回到家怎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出来见个礼。”

“许是一时不舒服,咱就别管她了。去看看,宝玉回来了没有?”

正说着呢,贾母关心的宝玉就回来了。

人未至声先到:“听闻大姐姐回来了?这等好事你们怎么不早点告诉我?我先去看看大姐姐。”

“等等……”

还未等贾母叫住他,宝玉就已经奔去贾元春住的房间。

“大姐姐,是我,宝玉!”

听到宝玉的声音,贾元春终于从思虑中醒过来。

“是宝玉?”

“大姐姐,是我,开门啊!”

贾元春大喜,忙把门打开,只见门外站着一俊俏男儿。

其面若冠玉,眉目含情,唇红齿白似敷胭脂。鬓若刀裁,眸如点漆,一袭猩红箭袖衬得肤白胜雪。

颈悬通灵宝玉莹莹生辉,笑时梨涡隐现,贵气中透出几分痴顽风流。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她数年前进宫之前最疼爱的弟弟,贾宝玉。

元春大喜,忙抱住宝玉,语带哽咽,眼角流下泪水。

“宝玉,我的宝玉,几年不见你已这般大了,让姐姐好好看看你。”

宝玉见元春落泪,拿出帕子为元春擦眼泪:“姐姐怎么哭了?是不是宫中有人欺负你。”

“没有没有,姐姐这是许久不见宝玉,心里高兴,因而落下了泪水。”

贾元春擦擦眼泪,见到了她最疼爱的宝玉,心中的郁结之气仿佛都消散了一些。

有宝玉陪着,贾元春终于肯出屋子,和老太太王夫人见礼。

只是看着荣禧堂高乐的一众贾府人等,元春只觉得恍若隔世。她很清楚,自己再也回不去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了。

从此以后惊涛骇浪,任她如何挣扎也只能随波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