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比萨大教堂和比萨斜塔:奇迹广场上的建筑奇观
从10世纪开始,伴随战争的缓解、社会经济的复苏,在罗马帝国曾经的领土上(包括德国、法国南部和意大利),一些新修的教堂开始了新风格的实验,从古罗马、拜占庭和加洛林建筑传统中汲取各种元素加以融合。新风格由于具有古罗马建筑的某些特点,主要是拱券的运用,所以被后来的学者称为“罗马风”。随着石匠流动到别的地方工作以及信徒们的朝圣活动,罗马风建筑很快扩展到了西欧其他的地方,其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建筑实例之一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比萨城的比萨大教堂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位于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包括大型巴西利卡式主教堂、洗礼堂、钟楼和墓园等。由于伽利略实验而被人熟知的比萨斜塔正是比萨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
比萨在11世纪是意大利最为繁荣的四个海上共和国之一。1062年比萨海军在西西里岛战胜了撒克逊人。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比萨人在1063年开始修建这个宏伟的建筑群。根据铭文的记载,希腊人布斯凯托是教堂的第一位建筑师,不过关于这位大师个人情况的文献记载很少。1118年,教皇格拉修斯二世主持了教堂的祝圣仪式。之后建筑师改为莱纳尔托,他向西扩建了教堂的中厅,扩大了耳堂,修建了西立面。建筑群的三座主要建筑最终在13世纪后半叶建成。14世纪又补建了洗礼堂的穹顶和钟楼最高一层。建筑群中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白色大理石以及拱券柱廊装饰,风格统一,是那个时期最为精美的罗马风建筑之一。一位当地作家在评价这些建筑的时候说:“比萨人始终都会为自己当初的艺术追求充满自豪感,并且将永远心怀热情。”
比萨大教堂为整个建筑群的主体,规模较大,平面是典型的拉丁十字式,全长95米。中厅非常高大宽敞,左右两侧各有两条侧廊。中厅高27米,采用了双层连拱廊支撑木构架平屋顶。侧廊有两层,下层每开间采用了十字拱,上层仍然是木结构。侧廊整体比较低,以便中厅通过高侧窗采光。耳堂部分左右各有一条侧廊,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半圆形室。十字交叉部则受到拜占庭建筑的影响,采用了抹角拱支撑的椭圆形穹顶。

比萨大教堂建筑群鸟瞰 比萨大教堂位于奇迹广场,包括大型巴西利卡式主教堂、洗礼堂、钟楼和墓园等
教堂内部装饰得非常奢华,天花板镀金,大理石雕塑也非常多。这些雕塑作品主要是尼可洛·皮萨诺的作品,这位著名雕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基督教古罗马早期发展时的风格。尼可洛·皮萨诺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继续为这座教堂工作,完成了其他装饰工作。教堂里面有一座大理石制的讲坛,是神职人员读经用的。这座讲坛呈哥特式,上面有大量浮雕,十分精美,是当时皮萨诺父子合作完成的。此外,祭坛中还有高大的耶稣雕像。1596年,教堂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火,内部的装饰损毁严重。
比萨大教堂的正西立面并不像同时代德国和法国的教堂那样矗立高耸的钟塔,而是保留了意大利传统的阶梯式,不过上面层叠的连续券装饰是比萨特有的。地面层用连续假券分为七间,其中三间比较宽一点,作为入口大门。大门上方没有雕塑,只是镶嵌了马赛克。入口上方是四层的连续空券柱廊,具有丰富的光影效果。立面的这种连续券装饰绕行整个建筑一圈。底层假券内的菱形花饰、华美的柱头和檐口带花纹的装饰都让整个建筑显得非常华丽。这座教堂在艺术风格上已经呈现出了文艺复兴的影子。
比萨墓园建于比萨大教堂北侧,埋葬着几位名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德意志皇帝亨利七世。
大教堂的前方是洗礼堂,由建筑师狄奥蒂·萨尔维设计,兼有罗马式和哥特式两种风格。平面呈圆形,整个直径达39米。四个墩柱和八个圆柱将中心直径18.3米的中厅和周围两道侧廊分隔开。为了呼应大教堂,洗礼堂的顶端同样采用了高耸的穹顶,外部也装饰着层叠的连续假券,底层和二层均为罗马风格,但由于建筑完工时已经是13世纪,外立面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拱券上部采用了尖券造型,带有明显的哥特式特点。
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便是有名的比萨斜塔,它并未与教堂相连,而是独立位于教堂的东北方。这座钟楼共8层,高56米。平面和洗礼堂一样采用了圆形构图,直径16米。内部有294级台阶通往塔顶。塔楼于1174年开始动工兴建。外观采用了类似教堂上层和洗礼堂底层的手法,底层是实墙,上面装饰了壁柱和连续假券。底层之上除了顶层之外,每一层也都有连续的拱廊装饰。整座钟楼看上去就像是一块石头刻出来的,整体性非常强。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因为地基下沉不均匀。这种情况在施工到第四层的时候便发生了。工匠们担心它会加速倾斜,最终倒塌,所以中间停工了很多年,直到1301年才建好最后一层。修建最后几层的时候,工匠们把中心往另外一侧挪动,对整座建筑的倾斜做一定平衡。即便如此,谁也不能阻止比萨斜塔继续倾斜,虽然这座建筑物已经偏离了垂线4.2米,但是还在以每年7~10毫米的速度倾斜。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有800多年历史。之所以会出现倾斜,是因为当初在修建时地基下沉不均匀与土层松软所致
据说伽利略在这座主教堂做礼拜时观察吊灯的摆动从而发现了钟摆原理。名人逸事让比萨大教堂为世人所熟知。这个建筑群以其雄伟的气势、完整而统一的风格成为中世纪最美的建筑群之一,也是托斯卡纳其他建筑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