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庭教育多年,我接触过很多家长,听到最多的家长心声是:“现在做家长太难了!”

的确,现在的家长面临的养育孩子的挑战是巨大的。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与家长童年的成长环境相比已经完全不同,家长需要面对很多未知的问题:如家庭单位不断被切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又如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对孩子造成的困扰。我常开玩笑说,以前养孩子是“散养”,现在养孩子是“圈养”;“散养”靠环境,“圈养”靠技术。

新时代、新环境对家长养育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家长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家庭教育理论已经发展出完善的教育体系,既包括父母的身教、言教、境教,还包括三观教育、志向教育、在场教育、离场教育和爱的教育等。

作为有人生阅历的成年人,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小时候怎么长,长大了怎么活。也就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学校教育决定个体如何成才,那么家庭教育就决定个体的人格。在人格培养中,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检验家庭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在一个没有教育规划的家庭中,孩子成长的问题会很多;在一个有教育规划的家庭中,孩子的成长问题往往可以被预见,并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了解教育理论知识的家长不会通过命令、控制,甚至发脾气的方式教育孩子。他们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变成孩子自己的决定。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并用爱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吴昊臻老师和吴冕老师合著的这本书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写就的,这本书不仅介绍了家长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分享了方法背后的理论体系。

我认识吴昊臻老师已经多年,当年他为了自家孩子的成长进入家庭教育领域,并坚持到现在,已深耕十年。他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本书既有他多年来培养孩子的真实案例,也有他作为一名父亲,帮助孩子成长的教育心法。我相信,吴老师的这本书会带给读者朋友们很多启发。

林青贤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庭文化建设专委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