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病毒性肝炎的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极强的DNA病毒。人HBV只感染人及高等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等),不感染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哺乳类实验动物,亦不易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株。HBV感染具有组织特异性,特异性地感染人类原代肝细胞。由于体外条件下,肝细胞表面HBV受体丢失或细胞结构和生长环境的改变,一直难以建立稳定的肝脏源性细胞HBV体外感染模型。因此,建立高效的体外细胞模型成为HBV研究的关键。

一、HBV的细胞研究模型

目前建立的HBV细胞模型主要分三类:可直接感染HBV的细胞模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肝癌细胞基因获得的可感染HBV的重组细胞模型和HBV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酸共转运蛋白高表达的新型细胞模型。

人肝癌细胞(如PLC/PRF/5、Huh7、HepaRG)及永生化肝细胞HepG2的转染与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为HBV的研究提供了体外试验条件。不同模型各有优缺点,具体见表1-7-1。

表1-7-1 不同HBV细胞模型的使用范畴及局限性

续表

二、HBV感染的动物模型

黑猩猩等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感染模型是评价HBV疫苗和治疗药物的可靠动物模型。此外,低灵长类的树鼩、禽类的鸭、啮齿动物土拨鼠及HBV转基因小鼠等均证实可以作为HBV感染模型,用于等研究病毒感染细胞、病毒的复制及生活周期、抗病毒药物的评价等。

不同HBV动物感染模型的使用范畴、优点及局限性见表1-7-2。

表1-7-2 不同HBV动物感染模型的使用范畴、优点及局限性

续表

(张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