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胃,可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劳模”,是一个谁都离不开,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器官。只有当胃不舒服或者不能正常吃喝时,人们才会留意它的存在,每当此时,个中痛苦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脱口而出的便会是:“我今天胃怎么这么不舒服……”有一位亲自手术治疗过患者的事儿一直都让我难以忘怀。她是一位干练漂亮的公司白领,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因为胃癌不得不做全胃切除,虽然手术获得了成功,她也获得了长期生存的权利,但生活质量却非常之低,只因为她的胃没有了,饮食习惯不得不改变,长期需要少食多餐,一天要吃五六顿饭。上班时,当团队要开会了,她却到点儿该去吃东西了,不得不说这确实影响了团队和她个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另外一个难言之隐也一直苦苦困扰着她,就是自从手术以后,她排气(俗称放屁)不仅次数多,而且奇臭无比。每每此时,她都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犯罪嫌疑人!单说这两点困扰,就让她非常痛苦,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可以毁掉她的职业生涯,让她随时想到退出职场。
胃,又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玻璃”器官,极易受到磕碰伤害,甚至多种貌似毫不相干的事儿也可能会伤及到它。比如吸烟,按照常理理解,受伤的不言而喻会是呼吸道。我在这里非常确切地告诉大家,吸烟同样会造成食管和胃的伤害以及贲门的松弛,更与胃癌、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更重要的,常常有人说,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确实不无道理。不管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证明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中枢及体液免疫等全身系统的改变最终造成胃黏膜组织的受伤,甚至癌变。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别人怒目圆睁大吵一架,或者因与对方的观点相左而争个面红耳赤,愤怒之余,会感觉血脉偾张,头晕耳鸣,胸口“怦怦”跳?重点是您再想想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儿。中国有句古话,叫“气急攻心”,愤怒争执之后,您是否感觉自己的胃口变得很差,无论面对何种美食都感到索然无味兴致全无?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主观感受,实际上,人处于愤怒、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中时,胃黏膜也会受伤。因为胃肠道其实是人体情绪的一面“镜子”,人体的情绪状态与机体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紧密联系。当人出现愤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机体就会不可避免的经历一次“炎症风暴”,胃肠道受到冲击后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内在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出血,消化蠕动功能紊乱,甚至停摆;外在则表现为反酸、嗳气等等自己可以体会得到的一系列的症状。
三十多年的消化肿瘤外科的工作生涯,亲眼目睹了太多的鲜活事例,我深深体会到对于胃的养护,人们确实存在诸多的误区。比如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就是一旦出现胃部症状,不去想想诱因或者问题在哪,而是过多本能地想到依靠药物解决。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大夫,我得吃点啥药?”其实,多数情况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者面临一些重大变故等造成的胃暂时的不舒服,只要去除诱因,比如工作生活中着急上火的事儿解决了,胃自然而然就舒服了;一些与消化不良相关的坏习惯戒掉了,比如大酒不喝了,一天一包烟不吸了,胃也就舒服了。我刚刚在我的头条号“暖胃大叔田艳涛主任”上发表了一篇题目叫作《胃病竟然是“精神病”!您信吗?》的科普小文,发布不到24小时,阅读量突破了5万人次,留言数百条,究其原因,就是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和痛点。其中一位叫“细品人生五味杂陈”的网友,写了一段话让我感慨万分:“这篇文章的惊艳不亚于九阴真经,这位暖胃大叔道出了胃病真谛。读懂了这篇文章,至少应该有50%胃病患者会脱离苦海,并免于胃镜检查。在追求治愈癌症的各类方法中,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才是正解。必须为您点赞,因为您有良好的医德,敢于讲真话!”我真的受宠若惊,可爱的网友给我拔了高,上升了层次,其实,我只是说出了一位肿瘤外科医生的切身体会罢了。类似这样的互动会时时让我感动不已,更是我科普创作的不竭动力。
我本人是心甘情愿甚至是有些痴迷做医学科普的,我是从事胃癌胰腺癌外科专业的,见惯了中晚期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多方的努力付出与艰辛,而发病率位居前三的胃癌又是一个典型的生活方式癌,完全可以通过科普改变大家的认知,比如改变吃饭的习惯,比如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就可以斩断多数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但是要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何其容易?我曾悄悄留意过,单说每次聚会使用公筷公勺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就因为餐厅服务员、聚会的朋友,当然还有自己,不用心去做,而在聚会接近尾声,往往最终功亏一篑,完全乱了套。所以,有关生活方式改变的科普,真的需要天天讲,时时讲,结合身边的生动案例,才有可能逐渐起到些作用。科普,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不断总结、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受众的不同需要。比如围绕胃癌的防治要点,如何变得既通俗易懂,又好学易记,经过多次修改,我终于提炼出《做到“五心”防胃癌》这样一个理念,分别是,情绪管理要“开心”,分餐用筷要“用心”,高危因素要“留心”,需做胃镜莫“担心”,胃癌患者有“信心”,比较巧妙地涵盖了胃癌防治的几乎全部要点。《做到“五心”防胃癌》在中央电视台、各大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传播,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同与共鸣。
我之前创作出版的《漫画胃癌防治》和《你所不了解的胃癌》两本科普书获得了很多的社会关注和大家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奖项,有许多朋友通过这两本书收获了关于胃癌防治的实用知识,对胃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这两本读物基础上,我希望将读者群体扩大到饱受胃病困扰的普通大众,用有趣又不乏干货的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喜欢阅读、乐于接受。希望《胃,你好吗》作为胃癌防治科普三部曲的第三部,可以进一步为普通大众发挥更实际的科普作用。书中问题的来源很多都是网络中各位网友最关心点击量最高的问题,相信您对有关胃的各种困扰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读此书,暖胃更暖心!
最后,感谢北京市科协出版基金的资助和时间表的提醒与督促,也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老师的辛苦付出,才使得这本书如期问世。同时也感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师稳再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田桢医生和我的博士生胡海涛、马帅、刘昊、马福海、邵欣欣、李维坤、李洋、熊建平、康文哲等对文献资料的及时搜集查阅和整理。感谢钟宇新教授、和芳护士长在前期策划给予了诸多帮助与建议,大家的齐心努力,才让这本书及时与大家见面。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书稿即将成形,准备交付出版社排版印刷之时,得到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亲自作序,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院士和海军军医大学国家消化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李兆申院士,以及我的好朋友著名癌症科普作家菠萝的真情推介。院士恩师前辈和网红科普达人的倾情推介令我深感激动的同时,更使我感觉到了做好科普的巨大压力与肩上的责任。最后一定要说,由于平时外科工作的繁忙、成书时间仓促、知识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出现一些错误也在所难免,请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