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器官移植是过去100余年来医学史上的重大科学成就之一。1952年,Michon等人为一名16岁的男孩进行了世界首例儿童亲属活体肾移植,由此揭开了人类儿童肾移植临床应用的序幕。1979年,章咏裳教授为一例1岁半双侧肾胚胎瘤切除患儿进行了成人供肾的肾脏移植术,完成了我国首例儿童肾移植,患儿随访5年以上且存活良好。近30年来,我国儿童肾移植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后,随着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大力发展,儿童器官捐献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推动,我国儿童肾移植发展至儿童捐献-儿童移植新阶段,儿童肾移植例数逐年增长。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儿童供肾的功能维护、评估及应用操作规范(2019版)》《中国儿童肾移植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等多项儿童肾移植技术规范,为我国儿童肾移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儿童肾移植不仅提高了儿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的救治率,且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能够改善其心理缺陷,公平享有教育与工作的权利与机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型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在儿童肾移植中先后使用,显著提高了儿童受者远期存活率,减少了大剂量激素的应用,更有利于儿童受者的生长发育。20世纪90年代,多种生物免疫制剂被批准并应用于临床,如白介素-2受体拮抗剂、达克珠单抗和巴利昔单抗、T细胞清除剂等,有效降低了儿童肾移植围手术期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我国多家肾移植中心先后在儿童供-受者匹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优化、外科技术改进及术后肾病复发与长期存活等方面开展了原创性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9—2021年,3年来我国累计完成儿童肾移植1 314例,移植例数仅次于美国,移植效果达到国际水平。我国儿童肾移植领域的成就日益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

然而,我国儿童肾移植发展很不均衡,在科学化、规范化、临床管理等方面仍需提高和完善。自2018年以来,我国儿童供者器官分配新规定发布并开始实施,至此我国儿童肾移植进入大力发展、规范发展和良性发展的新阶段。有鉴于此,我们邀集国内外一批在小儿内科、遗传、药学、伦理、肾移植等多领域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儿童肾移植的专业书籍——《儿童肾移植》。

全书共五十二章,120余万字,其内容涵盖了儿童泌尿系统的发生发育,儿童肾脏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儿童肾脏病替代治疗,儿童供肾的评估、获取与保存,儿童肾移植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本专著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以满足从事儿童肾脏疾病一体化诊疗的医务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医学生之所需。作为本书的编写者,能够为更加规范并提高我国儿童肾移植水平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甚感欣慰。

最后,还要对仔细审阅本书、参加撰写和修改的各位专家、教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鉴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本书内容难免会有不完善和疏漏之处,殷切希望医学同道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丰贵文 王长希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