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门第三

叙曰:六气袭人,深者为中,次者为伤,轻者为感冒,今世人之论也。古昔明医未尝析此。昆也,生乎今之世,则亦趋时人之论矣,故考五方以治感冒。

香苏散

紫苏 香附醋制,各二两 陈皮去白,一两 甘草半两

四时感冒风邪,头痛发热者,此方主之。

南方风气柔弱,伤于风寒,俗称感冒。感冒者,受邪肤浅之名也。《内经》曰:卑下之地,春气常存。故东南卑下之区,感风之证居多,所以令人头痛发热,而无六经之证可求者。所感人也,由鼻而入,实于上部,不在六经,故令头痛发热而已。是方也,紫苏、香附、陈皮之辛芬,所以疏邪而正气,甘草之甘平,所以和中而辅正尔。

芎苏散

川芎七钱 半夏六钱,制 柴胡去芦 茯苓各五钱 紫苏叶 干葛各三钱五分 陈皮去白 枳壳去穰 桔梗 甘草各三钱

外有头痛,发热恶寒,内有咳嗽吐痰气汹者,此方主之。

川芎、苏叶、干葛、柴胡,解表药也。表解则头痛发热恶寒自愈。桔梗、半夏、陈皮、枳壳、茯苓、甘草,和里药也,里和则咳嗽吐痰气汹自除。

十神汤

川芎 甘草 麻黄 干葛 赤芍药 升麻 白芷 陈皮 香附 紫苏等分

此治外感风寒之套剂也。

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只是发热头痛,恶寒鼻塞,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故亦总以疏表利气之药主之而已。是方也,川芎、麻黄、干葛、升麻、白芷、紫苏、香附、陈皮,皆辛香利气之品,故可以解感冒气塞之证。乃赤芍者,所以和阴气于发汗之中,而甘草者,所以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

参苏饮

人参去芦 紫苏 半夏 陈皮去白 茯苓去皮 木香 枳壳 干葛 前胡去芦 桔梗 甘草各五钱

劳倦感冒,妊娠感冒,并宜此方主之。

感冒宜解表,故用紫苏、干葛、前胡。劳倦、妊娠宜补里,故用人参、茯苓、甘草。乃木香、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所以和利表里之气。气和则神和,神和则无病矣。

藿香正气散

大腹皮净洗 白芷 茯苓去皮 苏茎叶 藿香各三两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姜汤炒 桔梗 半夏各三两 炙甘草一两

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此方主之。

风寒客于皮毛,理宜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苦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