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法律法规翻译的统一与规范化研究
- 董晓波
- 629字
- 2025-03-28 19:31:14
第一章 我国法律法规翻译的主要问题1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国家对我国法律法规透明度要求日益提高,中国立法文本的翻译成为中国对外法律交流和对外贸易等活动中的重要保障。首先,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和立法技术,也需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法治现状,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树立“法治国家”形象。其次,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立法文本的对外翻译也是我国兑现对世贸组织承诺,增强我国法律法规的透明化建设,更好吸引外资,促进中国发展。
法律翻译作为法律英语的技能之一,是一种专门用途技能。法律翻译作为一种代表性专门化翻译,横跨语言学、翻译学、法学三大学科的知识。法律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法律文化的转换和解码。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吴邦国,2011)。中国立法文本翻译也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翻译理论体系。现存关于法律翻译的论述多是从翻译技巧、遣词造句层面出发,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全面成熟的法律文本翻译理论体系,翻译水平不高,误译、错译现象较多。本章试图对我国近年来立法文本的英译出现的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可行的翻译策略,旨在为后续针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1 本章的主要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刊物)2014年第3期,题目“我国立法文本规范化英译若干问题探析”,作者为董晓波;“立法文本”就是指“法律法规规章”。